-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全国228所高校、257支代表队、2800余名运动员、160余名裁判员、300余名教练员参赛。参赛高校、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这是国家级武术赛事首次在县级市举行,同时首次在一个地方连续举办三项全国性大学生武术比赛。
——中国武术九段名家吴彬、江百龙、邱丕相、蔡仲林到赛,现场观摩指导。
——赛事首次启用智能计分设备进行评判,为中国武术走向奥运会打下基础。
展竞技之美
扬文明之光
聚团结之力
这是一届亮点突出、令人难忘的盛会
是体育盛会
更是城市荣光
3月31日—4月19日,20天的赛期里,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都由衷点赞城市风貌、场馆设施以及赛事服务保障。小城市办大赛事,安陆交出了精彩圆满的答卷。
武术套路比赛现场。柴安成 摄
花落安陆,奥秘何在
——坚定的决心和出众的软硬件
中国大学生武术系列赛是由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简称中国大体协)主办的、每年最高级别的赛事。
此次包括2022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丙组、丁组)、第6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第2届中国大学生长短兵和太极推手锦标赛。
开赛前的武术表演。柴安成 摄
全国性的重要赛事
何以能花落安陆?
“选定安陆是综合考量的结果。”中国大体协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副秘书长彭鹏说,安陆虽是小城,但人文底蕴深厚,城市功能完善,对教育、体育和文化事业充满热情。
安陆素有“武术之乡”美名。1992年,孝感举办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时,安陆承办武术比赛的分会场。这不仅为安陆市承办全国性体育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进一步激发安陆市全民学武、练武的热情。
在多年的武术熏陶下,安陆市涌现出孙春华、蒋剑、潘红梅等一批武术名家,安陆市武术协会、安陆市太乙五行拳协会、湖北省武当太极协会安陆分会等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引会员212人。
相比文化体育氛围的给力
这里过硬的硬件配备
也让中国大体协很满意
这次系列比赛全部在孝感市弘极体育艺术学校的体育场馆里进行。这是一所新建学校,位于安陆市洑水镇双路社区。它是安陆市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也是该市唯一一所集文化教育与体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普通高中。
该校2021年被湖北省体育局评为“湖北省体育菁英培养基地”。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有16片室内体育场馆。彭鹏介绍,中国大体协曾多次来弘极学校,就软硬件设施进行严格考核。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他们接触过的全国最大室内武术体育场馆,附属设施很完备,完全可保障多项赛事同时进行。体育场馆的观赛区域也达到了国际标准,一次可容纳700名观众。另外,学校还有56人教师团队,其中研究生学历13人、国家健将级运动员2名、国家一级运动员10名,部分教师具备教练员、裁判员资质。
“最让中国大体协感动的,是孝感市委、市政府和安陆市委、市政府举办这次赛事的决心。”彭鹏表示,这次系列赛原定时间为2022年11月举行,因受多重因素影响,赛事先后经历两次延期,给筹备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但是,两级市委、市政府初心不变、支持不减。抓住“延期窗口期”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和中国大体协保持联系沟通,以函做桥“陪伴”赛事落地安陆。
开赛前的武术表演。柴安成 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彭鹏表示,赛事落地安陆不是偶然,背后是两级政府部门兴全民体育、补基础短板、抓项目建设的不懈努力。
小城大赛,如何出彩
——500余人的服务保障队伍绘就“安全色”
赛场上,运动员们闪展腾挪,进退有度,行云流水的招式、飘逸潇洒的身姿令人眼花缭乱,带来一场精彩的武术盛宴;
赛场外,安陆市民将赛事精彩镜头及相关报道分享在朋友圈,涢城大地,刮起一股武术健身、全民参与的运动热潮。
太极推手比赛现场。柴安成 摄
一个赛事
三个“首次”亮点
如何办得出彩、办出形象、办出影响?
安陆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武术散打比赛现场。柴安成 摄
本次赛事有选手、教练、领队、裁判、工作人员、队医、领导和嘉宾、食宿场所服务人员8类涉赛人员参加。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大高等院校及各地机关单位。
安陆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正勇表示,此次系列赛既是安陆历史上的大事,也是对市民素质、行政队伍服务能力、营商环境等全方位的检验。
安陆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赛事领导小组,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做好各项工作,以赛事倒逼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综合协调、接待、竞赛与场地、后勤财务、赛事保障、安全保卫、宣传报道等方面均设专班负责,出台并细化各项应急方案、预案,确保交通顺畅、深化志愿服务、强化食宿保障、注重外事礼仪、提升城市文明、加强应急管理、细化赛事宣传统筹推进。
长兵比赛现场。比赛首次采用护具式智能计分设备。柴安成 摄
为了这场盛会
多少人无数次挑灯夜战、
无数次如切如磋
23个部门单位联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用智慧和汗水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展示了安陆人民的热情、豪情与真情。
青海民族大学一名参赛队员的表演鞋丢失,全体服务人员从体育场馆里的角落找起,到用餐间、入住酒店……找回“失踪”的鞋子。
北京大学运动员眼睛受伤,志愿者找来猪油,用偏方为运动员消肿。
清华大学一名队员参赛间隙不慎摔伤。医疗保障人员迅速展开应急救护,并把他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会诊和处置,还对其因无法参赛展开心理疏导。因处置得当,清华大学代表队给医护人员送去锦旗。
志愿红、医护白、警察蓝……来自安陆各个机关、单位超过500人的服务保障队伍,用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绘就了2022年中国大学生武术系列赛的“安全色”。
盛宴落幕,再启新程
——深化体教融合传递孝感“脉动”
“太美了,连绵的青山、浓郁的风土人情、热情的安陆人民,我喜欢这里。”赛事临近结束时,一名大学生运动员满意地留言道。
这,也是对这场国家级赛事
最直观的评分
以赛事为契机
安陆向全国展现了
“安居思进、陆通致远”的城市精神
和深化体教融合的探索
不经意之间,这场赛事悄然改变着一座城,影响着一城人。吸引了数千人次到访安陆,其中六成以上人员会选择在参赛、观赛之余流连各大商圈、景点,对安陆来讲,在收获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的同时,同步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多赢之效。
安陆白兆山。毛峰 摄
安陆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赛事为平台,打造独具安陆特色的形象,把安陆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内涵推介出去,让全国人民认识安陆,了解安陆。
本次赛事之于孝感、安陆,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城市的盛会、发展的盛会,更多的人因此了解孝感、安陆,从而向往。
这场专业的赛事注定继续牵引安陆“武术之乡”重新崛起,这张运动名片终将发挥更大效应。
而安陆“小城办大赛”的经验,未来会成为孝感及下辖各县(市、区)继续承办全国性赛事的底气。
参赛运动员集结。柴安成 摄
向未来,激情涌动
看这里,千帆竞发
近几年,孝感各地高度重视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在优化提升城市体育空间方面同步发力,高水准的体育赛事场馆、大众健身休闲场地遍地开花,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城市的磁吸效应越来越强。如何将办赛、谋赛融入城市发展“大势”,探索运动场馆利用“最优解”,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安陆的母亲河——府河。朱加国 摄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艳 黄佐君 程荣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