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四月阳光明媚,春和景明,洪湖西岸几十里的莲藕已经栽种结束,嫩黄的垂柳树下,黑色的沥青路与河岸辉映。远处几声鸣笛,李小庭的游船准备靠岸。
“这是今天的第一波游客,有9个人。”李小庭熟练的将船靠岸,提醒游客们注意下船安全。
“2017年,我考了驾驶船舶的三类证,现在正好用上。”李小庭曾是王小垸村的渔民,响应“渔民上岸”政策后,李小庭上了岸,干起了导游,免费帮助村里开游船。
“以前做渔民靠天吃饭,在湖上漂泊不定,一年挣不了几个钱,遇到风浪天,还极容易出现事故,每次进湖,全家的心都总是悬着。如今村党总支要发展旅游,我正好赶上这次机会改变以前担惊受怕的日子,于是主动拿出2万元入股旅游公司,主动申请免费为村里开游船,支持村里的旅游项目尽快发展起来。只有发展得越来越好,才能带领我们过上稳定的日子。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除去开支存了3万元。今年家里添置了空调和冰箱,每样都有2个。”李小庭兴奋地说。
“村里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动员我们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我是一名党员,自己家里的事还要村党总支来提醒,挺让人不好意思的。现在我每天出门前都会关注家门口有没有垃圾,也提醒家里人注意房前屋后的卫生,咱丢不起那个人!从村口的桥到游客中心有3里路,平时看到有垃圾我也主动清扫。书记说了,搞旅游,看的就是环境。”李小庭指着游客中心前的道路说。
(村民自发无偿参与村级建设)
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村民们商量一起成立旅游公司,缺少基础设施和资金,村党组织向村民发起号召,村民们踊跃参与,拿出自己房屋参与民宿区改造,无法改造的拿出现金找到村党总支要求入股,很快就凑足了500万元。
“村民们太踊跃、太热情了,一个星期不到就凑足了500万元,我们担心村民利益受损,要求每个村民入股不超过2万元。”村总支书记李花青说。
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成绩,村民们自发参与环境整治,出工出力600人次,每月15日和30日主动清扫门前屋后,不少老党员主动上路清扫垃圾,维护路旁绿化带。
经过村民们一年的共同努力,现在的王小垸村路宽了、灯亮了、水净了、环境美了,来的游客也多了,人均收入从10000元提升到17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3万元上升到了58万元。
村里的财力增加了,群众的生活也要提升。村党总支学习外地共同缔造做法,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起了老年食堂,象征性地收取成本费为老年人提供廉价就餐需求。设立共同缔造积分超市,通过“助村积分”将乡贤们捐赠的生活物品发放到村民手中,激励着每一个村民爱村护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