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以活动促发展,走实全员育人之路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4-17 10:07: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锋 阮双红 张学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五年级学生罗宇轩走上全国短道速滑赛场了!”近日,罗宇轩参加全国短道速滑的消息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年三月,该校二年级学生王翊博,代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射箭运动协会出战2023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暨中国射箭协会大众运动水平认证达级赛(安徽合肥站)的U12反曲弓10米团体淘汰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围绕高质发展作文章,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活动为载体,探索全员育人新路径,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德”文化建设为中心,以“崇德、励学、善为、笃行”8字校训文化为基石,以“校园三节”为抓手,以“四大基地”为支撑,以“五大工程“为载体,全面高位提升办学品质。学校不断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坚持个性张扬特色发展,把活动课的开设与落实作为立德树人、推动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

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学校建立健全了全员育人的机制和职责,进一步明确了育人的方向,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学校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到后勤员工,全员力量整合,关注和服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为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所需的养分和土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恰当、自觉、有效地做着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凝聚成一股持久的、强大的育人合力。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一是坚持德育为首,树人先树德。将德育融入到语、数、英、音、体、美及综合实践等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并结合地域文化和乡土教材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升华课堂效果。二是智育为重,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教研促成长,努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倾尽全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教学质量每年都有新的突破。三是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配齐各学科教师,开足课程,上好体育课、用好大课间、办好阳光体育节 ;重视美育教育,提升审美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增强劳动意识,发展劳动教育。

张扬个性,特色发展。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搞好社团活动,发展个性特长。学校整合土家族、苗族文化元素,不断挖掘和开发校本教材,保障每周一至周四的活动课时间,开设了篮球、足球、射箭、轮滑、羽毛球、傩面艺术、扬琴、木工、竹笛、古筝、葫芦丝、30多门选修课,以及创意编程、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30余种社团活动,让孩子们都会一两项特长、一两项技艺,从而提升生活质量,进而受益终生。同时,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校专门从校外聘请专业教练到校担任特色课程的辅导教师,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据了解,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依托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不断探索全员育人新路径,不断提升全员育人质量,稳步推动学校高质发展。2019年,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玩傩吧”艺术实践工作坊作为湖北省唯一工作坊亮相江南水乡,惊艳姑苏城内外。2021年,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代表湖北省参加“百花齐放’‘艺’心向党”少数民族乐器进京展演专场音乐会,是全场唯一一支业余队伍,年龄最小的演奏者,孩子们激情演奏器乐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恩施扬琴曲牌《高山流水》,2022年,学校两学生获得第八届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另有谢朴斫、罗宇轩、吴宏毅等一大批学生在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全国短道速滑比赛、全国智能机器人比赛上取得骄人成绩。

责任编辑:谢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