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全国顶级专家品鉴“武当山茶”新品 点赞竹山茶叶“好品质”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04-03 01:34:17

 

多家中央省市媒体现场采访。(王俊 摄)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许应锋 通讯员袁平安 董武 张华魁)武当山茶,源香竹山。4月2日晚,“武当山茶”系列新品专家品鉴会在竹山县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担任专家组长的鉴评组,对竹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3款茶叶新产品进行品质鉴评,认为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达到中国同类型产品的领先水平。

当晚20时40分,在近期竣工投入使用的竹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厅绚丽的灯光下,品鉴会拉开帷幕。

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担任。(王俊 摄)

专家组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郑国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王岳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制茶大师肖勇等国家顶级茶叶专家和湖北省茶叶协会会长宗庆波、湖北省茶叶学会会长高士伟、湖北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孙冰、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果品办副主任曾维超以及十堰市茶叶产业链专家潘亮等10人组成。

专家们观茶形、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采用感官审评方式,从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方面对3款茶样进行综合评定,分别形成品质鉴评意见。

品鉴会在竹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王俊 摄)

“武当山茶·竹净尖”外形:条索细紧挺直,色泽翠绿鲜活,显毫。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带花香,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明亮。

“武当山茶·竹净芽”外形:条索细圆紧秀,色泽翠绿显毫。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武当山茶·竹净红”外形:条索细紧显锋苗,色泽乌润显金毫。内质:汤色橙红明亮带金圈,甜香持久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红嫩明亮。

专家组同时认为,3款茶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均达到中国同类型产品的领先水平。

高山云雾出好茶。此次评鉴的3款茶,鲜叶原料均出产于北纬32°的黄金产茶区——竹山县,由竹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精选境内海拔700至1000米的高标准茶园早春明前嫩芽,经现代专利技术精制而成。

竹山县是武当山茶的优势产区,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现有茶叶基地面积30万亩,是湖北省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由于昼夜温差大、海拔高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竹山茶叶具有色绿、香高、味醇等独特品质,先后荣获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全国茶叶科技助农示范县域等称号。多年来,竹山县坚持把茶叶作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全产业链推进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主体培育、技术培训、质量监测、品牌营销,加快推动茶叶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变。2022年全县干茶产量7800余吨,生产产值17亿元,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全县茶叶基地连点成线、成块成片,覆盖县内16个乡镇、205个村、4.2万户、15万余人,茶农年均增收7000余元。全县累计培植省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茶叶经营市场主体250余家,全县现已开发绿茶、红茶、黑茶、花茶、茶醋等各类产品,骨干茶企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建有销售网点。

千年武当山,一杯竹茶香。2022年,竹山县招商引资引进中国茶业十强企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萧氏茶业集团落户竹山,组建竹山茶业集团公司和竹山县茶产业联合会,聚力打造茶叶产业化“头部企业”,秉持“标准兴茶、质量兴茶、品牌强茶”的总体思路,本着“做优做强现代茶企业、共创共建竹山茶品牌、走稳走实产业富农路”的发展理念,整合竹山县内茶企资源,实现竹山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提质增效,全面拓展竹山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行业影响力,走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品牌共创、市场共拓的共赢发展之路,推动茶企、茶园、茶基地、茶旅游协同发展,带动15万茶农稳定增收,为竹山县“冲刺百亿茶产值,建设全国茶叶强县”新目标奋斗。

责任编辑:董武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