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大米实现私人订制 巴东牛洞坪推行稻田认养
湖北日报 2023-03-30 15:17:15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谭晓萍 谭娜娜

“种子已经准备好了,育秧要加快进度。”近日,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的一块稻田里,牛洞稻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宏伟正在指导一名农户进行早稻育秧工作。这片稻田的“主人”,是巴东县财政局。

去年3月,牛洞坪村实施的“合作社+农户+客户”稻田认养模式。“以前我们都是自产自销,肥料种子各式各样,大米加工出来了,只能自行拖到集镇和县城去散卖,还卖不到好价钱。”曹宏伟说,为解决大米品种不一,销售渠道不稳定的问题,他萌生出集中村民一起发展水稻种植,推行稻田认养模式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成立牛洞稻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协商,与近20户农户签订70亩稻田的种植协议。“合作社统一管理我们的稻田,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并进行加工和销售,既节约成本,也不愁销路。”村民曾维介绍,只需按照合作社的绿色生态模式种植水稻,年底便可领取固定分红。

稻田落实到位后,曹宏伟立马联系镇林业部门专业人员帮忙测量亩数,清晰地划分出曹家老屋、犀牛塘、红军泉等7个片区,制成平面图,对每块稻田进行编号,便于客户认养。被认养的稻田,可以采用亲耕或托管的模式。托管期间,从春种到秋收等各环节,合作社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加工成大米后运送或邮寄到家。认养人可选择感兴趣的生产环节,参与田间管理,体验播种、收获等农耕活动。

“每亩水稻保底生产650斤大米,若产量低于650斤,由合作社补上,超出则全部归属客户。”曹宏伟介绍,在镇政府、村委会及合作社线上线下的宣传下,去年5月,在牛洞坪村稻田认养竞拍仪式上,30名游客现场认养了160多块稻田。随后,陆续有10余个县直部门与合作社签订认养协议。

来自黄梅县的游客张贤志在牛洞坪村游玩期间了解到这一种养模式后,立马认养了1亩稻田。“牛洞大米确实不错,口感很好,平时还能通过视频看到自己认养的稻田,就像自己种的一样,很放心。”张贤志对此赞不绝口。

如今,通过稻田认养模式,牛洞大米走进县内许多餐馆和食堂,销往武汉、宜昌等地。“合作社还会继续改进种植方式,提高大米品质,带动乡亲们把牛洞大米品牌打出去。”曹宏伟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肖欣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