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走进武昌中北路碳汇大厦,感受双碳经济新脉动——沙湖之畔响起“碳的交响曲”
湖北日报 2023-03-22 08:52:07

3月16日,距离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正好满一年零八个月。

沙湖之畔,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的碳汇大厦,来自全国各地的碳市场数据汇聚于此,争相入驻的双碳企业一派繁忙,“零碳社区”研讨活动档期不断,“碳的交响曲”此起彼伏。

作为全国首个双碳产业楼宇,这里是中国“双碳”经济的先行区,彰显着绿色发展新理念,牵动着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大家增添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武昌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作为双碳产业的先行者,将把这份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的决策部署,做好“碳文章”、当好“排头兵”。

循着他所指的方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碳汇大厦,感受“双碳”新赛道上的湖北新活力、荆楚新气象。

位于武汉中北路的中碳登大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中碳登首个履约周期

累计清算超200亿元


碳汇大厦内的核心企业,是负责注册、登记、结算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被誉为全国的“碳大脑”。

去年10月,中碳登正式入驻该楼,使得武昌区成为全国碳市场“神经中枢”的实际承载地。

位于武汉中北路的中碳登大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我们高质量完成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建设任务,支撑全国碳市场顺利启动,并实现至今连续无中断安全运行,受到生态环境部点赞。”中碳登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全力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外,还为武昌区开展碳金融创新、申报气候投融资试点、带动产业聚集等领域积极发力,为擦亮湖北“碳名片”不断努力。

中碳登大厦3楼登记结算大厅内,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一组数据,见证这只“头雁”作为——

2021年7月16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碳登无一日出现交易清结算异常,系统可用性与连续性均达到99.99%。

首个履约周期内,中碳登累计开通企业账户2508户,实现开户率100%;累计完成356个工作日的清结算,累计清算5.97万笔、209.5亿元,碳排放配额成交量突破两亿吨大关。

“中碳登落户武昌区以来,我们出台了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建成启用了全国首个碳金融集聚示范楼宇,成功获批了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招引落地了一批碳产业链企业……”谈及与中碳登的“双向奔赴”,武昌区地方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自2014年湖北启动碳交易试点、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落户武昌知音大厦以来,武昌区“与碳共舞”已有10个年头。尽管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陪跑”,但在做好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赢得了先机。

去年以来,武昌先后开展“碳共识”“碳招商”“碳创新”“碳述职”等一系列行动,为推进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凝心聚力。

中碳登大厦3楼登记结算大厅内,彩色大屏上显示着全国碳市场行情K线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150余家“双碳”企业

慕名前来谋发展


碳汇大厦32楼,有一幅武昌区碳金融招商专班的“作战图”:哪些楼层主打什么功能、规划入驻什么企业、已经入驻多少企业一目了然。

这个专班由武昌区属国企——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去年9月率先入驻,为产业聚集打前站、做服务。

“最近半年,我们在大厦接待了全国各地150多家双碳企业,邀请了80家企业来大厦考察,上门拜访了40家企业。”专班负责人说,与这些企业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发达地区双碳企业众多,但聚集效应不明显、开展业务不方便。

基于此,武昌区提出将碳汇大厦打造成全国首个专门承载双碳产业的商务楼宇,吸引双碳产业链头部企业聚集,构建“双碳生态圈”。

去年底,全省唯一一家取得中国证监会资信评级机构备案资质的法人资信评级机构安泰信用签约入驻大厦。

“大厦里都是双碳产业上下游企业,足不出楼就能开展业务,非常方便。”公司评级总监袁辰云说。入驻不久,安泰信用就与中碳登、国检集团湖北分公司等机构、企业建立联系,为合作谋篇布局。

大楼内,有的企业忙着与左邻右舍洽谈合作,有的企业则是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同行一起入驻。

中财荃兴绿碳科技湖北有限公司2月入驻,目前正在加紧装修。公司总裁陶宏玲向招商专班引荐了永业行碳中和研究中心、武汉本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高新创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家头部企业。“我们希望尽微薄之力,与同行团结携手开创发展新篇章,助力武昌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双碳产业发展。”

武昌区碳金融招商专班相关负责人说,碳汇大厦首批已经入驻10家企业。该区将整合更多的发展空间,引导愿意扎根武昌发展的双碳企业在碳汇大厦及周边商务楼宇安家,共建全国碳金融聚集区。

中碳登大厦3楼登记结算大厅内,工作人员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碳普惠”让低碳离百姓生活

越来越近


绿色低碳,关系着产业发展,也关联着百姓生活。

3月16日,碳汇大厦33层活动室,一场“零碳社区 益起共建”研讨活动火热举行。

来自中国(武汉)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筹)(简称“研究院”)、武昌区民政局、武昌区各街道社区、双碳企业以及NGO组织的30多位代表,围绕武汉市创建“零碳社区”现状、挑战以及路径等议题开展“头脑风暴”。

“未来的智能电表能提醒家庭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降低用电量,省下电或供给公共场所惠及更多老百姓,或让电力部门降低资源外购压力,家庭用户因此获得碳积分,可用于兑换礼物、票券。”研究院执行院长阎忠宁说,“零碳社区”建设要靠相关各方献计献策,举办研讨活动是有益尝试。

今年2月以来,在研究院的主导下,碳汇大厦已经举办了近10次双碳主题研讨活动,主题包括“绿色建筑与减碳”“低碳社区建设”“碳金融法制建设”“全国两会‘双碳’议题大家谈”等。

这些活动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首义论碳。

阎忠宁说,首义论碳就是要打造成双碳版的“百家讲坛”,无论是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干部、普通百姓,只要有意愿对“双碳”发表“真知灼见”,首义论碳都将敞开大门。

“只有让双碳理念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才能加快实现双碳目标。”武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为让更多人民群众认识双碳、了解双碳、参与双碳,武昌区、武汉市、湖北省正积极探索“碳普惠”系统。

据悉,湖北宏泰集团已与武汉市和武昌区的碳产业平台共同成立碳普惠管理公司,该公司将建立并运营集个人碳普惠、企业碳核算、碳账户登记于一体的统一碳普惠平台。企业和群众入驻该平台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植树造林等低碳行为将会被量化并计入“碳账户”,成为一笔“有形资产”,惠及日后的生产生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邓伟 通讯员 况昕昀 方霄 刘丽莎 实习生 刘健豪)

中碳登大厦3楼登记结算大厅内,彩色大屏上显示着全国碳市场行情K线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短评 | 当好先行者 走好实干路

□ 李源 邓伟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明“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从武昌区与中碳登的“10年陪跑”,到如今碳汇大厦内的一派欣欣向荣,实践再一次证明,只要找准先机、勇于先行、实干当先,就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关键之年。不久前胜利召开的全国两会,进一步为湖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当好先行者,走好实干路,奋进的湖北必将谱写出更加“荆”彩的时代篇章。

责任编辑:杜宇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省委常委活动报道集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