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付言坤 张黎) 春风十里,两岸花香。漫步罗田县白庙河镇罗田河畔,河面碧波荡漾,时有白鹭戏水,岸边花木交融,风景美不胜收。
白庙河镇,位于罗田县西北部,地处半山区,境内纵横交错流淌着60多条河流。
看着河水潋滟清丽绕村而过,村民依然记得那不堪回首的过去:污水乱排,垃圾乱倒,母亲河变成了垃圾河,让人“闻河色变”。
水系治理,理念先行。白庙河镇党委、政府大力探索建立巡查、保洁、养护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同时,通过“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控源截污、水岸同治等举措,实施中小河道整治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等四大工程,基础设施做“加法”,污水垃圾做“减法”,全方位整治辖区河流,还水于民、还岸线于民。
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如今走进白庙河,悠悠罗田河,如玉带般穿境而过,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3月2日,艳阳高照。白庙河镇乍暖还寒,春意萌动。
鸡鸣河畔,20多个志愿者拿着夹子、拎着垃圾袋,在河段旁进行“地毯式”清理垃圾,不放过一处卫生死角。
在清理垃圾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当宣传员,积极宣传河长制工作,倡导群众不要将垃圾扔进河道内。
据了解,志愿者清河活动是白庙河镇常态化开展的工作。
自前两年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白庙河镇把河长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河长办,定目标、建制度,一张张路线图、时间表密集出炉; 一项项常态化的管理制度,严考核,严监督,严处理,让“河长制”成为“河长治”的重要手段。目前,该镇已经全面建成三级“河长制”,从镇党委书记、镇长开始,100多名名镇、村、组三级河长(库长),管住了包括河库塘沟渠等在内的所有水域,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同时, 结合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推行“河长制+精准扶贫”,在全镇聘用130名巡河员、保洁员长期清理河段垃圾、制止污水乱排、乱占河道等行为,实现河道与扶贫共治。
自实行河长制以来,白庙河镇从源头发力、从治污破题,“一河一长”“一河一策”、责任到人,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累计关闭6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完成30公里的管网铺设,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彻底杜绝雨污混排、直排进河流现象。
如今,白庙镇不管是大河小河,还是支流塘库,河河有人看,库库有人管,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在白庙河镇徐徐展开。
百余村民争当“义务河长”
“昨晚是星期天,游客多,河面上可能会有些脏东西,我去把它清理干净。”3月2日大一早,白庙河村4组村民王锦卫便出门了。他拿着自制的简易打捞工具,来到罗田河河道中把漂浮物打捞上岸。
去年10月,王锦卫主动担任起了“义务河长”,负责巡查和维护该村境内2公里长的河道。从此,巡河、护河融入他的生活,每天早晚去巡河成为他生活中一个习惯。
“每天不去河边看看,就感觉这一条少了点什么。”王锦卫边捡起岸边的垃圾边说道。
没有编制,也不拿一分钱报酬,每天义务奋战在几十公里的河岸线上……如今在白庙河镇,像王锦卫这样的“义务河长”共有110余名,实现了全镇所有河库沟渠塘“义务河长”全覆盖。
白庙河镇的罗田河,是白庙河、大河岸以及县城10万余人的饮用水水源地。为了让河流水清岸绿,白庙河镇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积极发挥广大群众的作用,用好用活社会力量,在建立镇、村、组三级河长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河长治水触角,一批“义务河长”“党员河长”“巾帼河长”等民间河长涌现了出来,形成了“政府河长”与“民间河长”共同治理河道的喜人局面。
目前,白庙河镇形成了“全民治水”的新格局,“人人护河、净河、爱河”的氛围日益浓厚。“河长”“义务河长”,巡河成常态 ;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全镇各村里组织党员群众和志愿者,一起清理水渠和河岸垃圾,每次参与人员数百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碧水清波入画来
走进鸡鸣河流域河岸,迎面扑来阵阵清香,目之所及是迷人的美:白墙黛瓦,碧水清波,绿植葱茏,花香阵阵。
“鸡鸣河,水清岸绿景美,就像公园一样漂亮。”村民们笑着说道。
“生态立镇,绿富双赢。”白庙河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张绿色的请柬!一些投资兴业的“贵客”也纷至沓来。眠牛地村农业综合体总经理周卫红,在该村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观光农业。目前,一个山上林果园、山下花卉带、沿线农家乐、河边古树群、沿河亲水游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已初具规模。
“眠牛地村毗邻鸡鸣河,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我相信在这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周卫红信心满满地说。
来到鸡鸣河下游的付家庙村,水清岸绿的生态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留住了乡愁和风情。
得益于自然生态好“颜值”,前来观光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依溪水而建的外婆桥度假山庄的房间在春夏天几乎是供不应求。
展望未来,白庙河镇总河长、镇党委书记张鑫表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将鸡鸣河流域建设成为水生态文明示范带、乡村振兴和旅游产业示范带,以水促旅、以旅促收,形成良性循环,让鸡鸣河一河碧水流,两岸秀色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