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杜达巍)废旧铝材、线路板等,在这里“点废为金”。2月17日,走进十堰市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多个生产车间里,废旧铝制品经熔铸生产出一根根铝棒,再吊装到生产线上再加工,“变身”为崭新的铝型材。
铝制品加工,只是产业园内再生铝产业链上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房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循环经济产业大致分4步:原材料回收、熔炼金属锭、半成品提纯、产品深加工。前三步利润率约2%,深加工利润率在15%左右。“关键要做全产业链,实现一个园区就是一个生产闭环。”湖北鑫资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津龙介绍,目前鑫资集团在房县总投资已达45亿元,在建或即将启动的项目有6个,均为延链、补链项目。投产项目有7个,产品包括再生铅、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锡、再生金、再生银等。
通过延链补链,集回收、冶炼、再生产于一体的闭环式循环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
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房县出台《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条意见》《关于招商引资十六条优惠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以商引商,招引上下游配套及关联企业,着力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建成面积2650亩,入驻企业12家,其中已投产6家,2022年实现产值240亿元,税收15亿元。房县循环经济已成为百亿级产业集群,年处理废旧物270万吨,年节约矿产资源300万吨,减少废物排放500万吨。预计2023年全年可实现产值348亿元以上,税收28.5亿元以上,带动当地上万人在“家门口”就业。
“十四五”期间,房县还将实施“五横三纵多点”产业发展战略,以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铜、废钢铁和废旧小电子电器产品拆解为“五横”,布局再生金属产业,做强产业链条;以再生金属回收、再生金属加工、再生金属制品为“三纵”,完善产业结构;以再生锡、回用元器件交易、线路板提炼稀贵金属、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等为多点,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产业集聚、链条完整、具备竞争优势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