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0.9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7.1%;工业投资增速、技改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87.4%和115.5%,均位居全州前列;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家,实现海耀科技等95个项目开工建设,峡口塘水电站等42个项目建成投产……
2022年,利川的工业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工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串串喜人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上下过去一年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不断推动利川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提档升级的结果。
“双招双引”
持续跑出“加速度”
2022年,利川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撬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聚焦产业发展,着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路径、提高招商质量。组建了全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招商团队,建立了市级领导挂帅的8支市直战队、5支驻外招商分队、各乡镇协同的全员招商模式,积极开展产业调研、收集研判、项目洽谈和服务对接,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全程服务。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智勇率利川党政代表团赴武汉经开区考察
利川轻纺工业园、五金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多产业链产业集群从无到有,积极承接轻工纺织、五金制造等产业转移,为全市产业发展、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设中的轻纺工业园 张光陆摄
“奋战200天,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在利川轻工产业园,标语醒目,建设正酣。轻工产业园项目建设负责人王志仁介绍,预计整个项目2023年6月全部竣工。
据了解,利川轻工产业园占地100余亩,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3000人就业,年产值超10亿元。
轻工产业园效果图
“7至11月,我们交易额4.1亿,贡献税收约1200万元,12月创造税收预计在1000万,2023年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30亿……”湖北纸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帅说。
2022年6月,利川市人民政府与浙江纸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数字化循环经济产业平台项目投资协议,致力于在利川市打造一个集线上交易、数字仓储、数字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绿色数字化循环经济产业平台,形成优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推动利川市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和传统专业转型升级。
“当好店小二”
支持企业“满格”上路
“我们这边移动信号不大好。”2022年7月,常州大学—利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胡铭向前来走访企业的利川经济开发区党员干部说明困难。
“和客户打电话,对方听不清我们的声音,我们也听不清对方的声音。”“基本上用不了手机流量,网速太慢了。”使用移动电话卡的员工们你一言我一语。
“我来联系!”听到大家都在说手机信号问题,经开区综合办公室主任、分管企业服务负责人雷用军放下笔,掏出手机。经对接协调,半小时后,利川移动分公司副总经理向红莉赶至现场,对该片区进行信号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片区信号确实存在弱覆盖现象。向红莉表示,公司在距离园区500米左右有座铁塔,当天即可安排工人在铁塔上安装基站设备,改善该片区信号强度。
(右一)向红莉与雷用军(右二)实地查看信号增强基站
2023年1月16日下午,利川市航空产业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无人机生产高科技项目正式落户利川,利川通航机场建设将实现突破。
航空项目签约
“我们正常签约一般都需要1-2年才能完成,而利川只用了半年时间,书记、市长都亲自考察我们的项目,利川的营商环境真好。”航空产业项目负责人田林介绍,联创亿航首批集群表演型无人机计划于5月底前组装下线进行初步试飞。“利川解决问题的速度非常快,我们非常感动,每次市长都是带着各个职能部门到现场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熊翔率队到广西贺州考察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产业
2022年,利川党委政府积极“当好店小二”,企业服务全面优化,通过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全市62家规上工业企业,排查安全隐患89条,解决企业困难问题46个。通过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拖欠民营账款等工作,让企业在利川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扭住“关键变量”
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利川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在大与强、稳与进、危与机的纵横博弈中,全市上下形成强烈共识: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将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发展要求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方向上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在发展动力上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利川将持续打造硒食品精深加工、绿色矿山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清洁能源、轻工纺织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实施企业进规入统成长和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目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工业投资增速、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5%、25%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创新型县市。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区调区工作,力争园区市场主体增加20%以上,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页岩气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加大工业用地储备力度,新增工业用地400亩以上。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利川上下正满怀豪情、满怀信心、满怀憧憬,奋勇拼搏、加力提速,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用挺起的“工业脊梁”推动利川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刘铁铮、秦龙)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