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1月29日,沙洋县拾回桥镇周店村六组,一块块方正的水田,排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田”字,一眼不见尽头。
“这是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耕种方便、稳产高产。”村民谭宗政面带笑容说。
沙洋虽是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但土地碎片化严重、无机耕道耕种不便、灌溉渠系少且淤积严重等因素影响当地耕地稳产高产。
粮安天下,耕地为基。去年,沙洋启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周店村3974亩田被纳入其中。
平整土地,小田改成大田,按户连片耕种。平整后大的8亩一块,最小的2亩一块。
修灌排渠道5400米,堰塘63口,蓄水能力30万立方米。记者现场看到,新修的水泥渠随弯就势,通过PE管与每块田连通,灌排自如。堰塘护坡铺的是格子砖,格子内种草,既满足了灌溉,又美化了村庄。
新修3.5米宽机耕道11公里,与村主干道相连,路网循环,随便哪条路,都可以从田间到村湾。
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孝玉介绍,拾回桥镇此轮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63万亩,土地平整、沟渠建设等已基本完成,后期将用有机肥改良土壤。沙洋去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0.5万亩,当地抢抓秋冬季黄金期施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田大了,路通了,耕作方便又省钱。”肖祥发说,改造后按户连片,耕种不用四处跑,以前几天干的活儿,现在一天就能干完。以前田块小,水稻收割农机主按块收费,50-80元/块不等,16亩田22块,收割费1400多元,改成大田后,按面积收费,只需1000元。
“田平了,渠畅了,粮田变良田,收成有保障。”谭宗政说,沟渠配套完善后,精准放水灌溉,既保丰收又节约用水。沙洋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高标准农田后,水稻亩均产量预计现在的从1200斤增至1400斤,增产1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蔡代明 沈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