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阅读提要
奋斗强军,我在路上。12月30日,2022年湖北省军区先进事迹报告会将举行。本期《国防在线》介绍10名优秀代表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在强军路上勇于求索、奋斗拼搏的精神,敬请关注。
奋斗没有终点站
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武部部长 左立峰
2017年,我交流到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武部任部长。面对组织的关心厚爱,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感恩思进、尽责有为,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我常对自己说:“为官一任,决不能当见矛盾就躲、遇难题就推的太平官、安稳官,要当为组织分忧、对单位负责的奋斗者、创业者。”几年来,我先后协调地方政府投入1200余万元,改造升级战备基础设施,配齐民兵应急装备。5年来,人武部先后被省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团级党委”,我个人2次被省军区表彰为“优秀人武部主官”。
红岩坪上“巾帼红”
鹤峰县贺英女子民兵连连长 田兴娥
2020年5月,贺英女子民兵连正式成立。两年多来,在军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队伍由当初的33人发展到了现在的49人。
我们积极配合村党支部的工作,累计宣讲红色文化500余场,为300多名乡亲解决饮水难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5起,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女子民兵连”的担当作为。
有付出,终有收获。我们村成功摘掉“软弱涣散”帽子,队员彭玉兰被评为“最美鹤峰人”,连队先后获得“恩施州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恩施楷模”“荆楚楷模”等荣誉。
石榴花开巾帼红,红色精神代代传。我们将继续当好村党支部的助手,以忠诚践行初心、用实绩回报荣誉,把红岩坪村建设得更红、更美、更宜居。
向着光坚定前行
黄冈军分区动员处处长 姚红波
我2000年从武大毕业后应征入伍,2007年从作战部队交流回到省军区,当过干事、干过参谋,任过人武部主官,当过处长。回望20多年从军路,我经历过顺境,也遭遇过逆境,甚至走过弯路,但每一段经历告诉我,前行路上的矛盾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怕黑”畏缩不前,只要保持一颗滚烫的心,朝着正确的方向摸索前进,总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
针对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痛点难点问题,我探索建立“精准掌握、征集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机制,在征兵实施5个关键节点上,推行“确认备案制”,全程把控工作节奏和兵员质量。今年按照“三方便一净化”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征兵工作服务站”, 4年来,黄冈市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实现了每年翻一番。
奋斗自成芳华
武汉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主任 姜晓英
作为门诊部负责人,我抓紧学习老年病人护理救治的特点规律,较为系统掌握了老年疾病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综合管理以及营养膳食、心理服务综合知识。我们定期开展急救专业培训,完善急救处置流程,加强急救实案化演练,筹建应急呼救系统,有效提升了门诊部的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2021年,我个人连续两年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门诊部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服务窗口”。
青春不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近四年的磨砺,我完成了从地方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到合格军队文职人员的转变,成为一名成长在党旗军旗下、投身绿色军营中、担起白衣天使重任的“孔雀蓝”。
活着的意义在奉献
荆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职工 文家成
2016年4月,我查出患膀胱癌。军分区党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我联系医院手术。出院之后,我一直想着通过勤奋工作来回报单位。
2017年“十一”前夕,得知军分区要派人驻村扶贫,我毅然递交请战书。驻村之后,我每天走村串户了解情况,步行3万步以上。慢慢地,工作局面打开了,我的干劲也更足了。
2020年7月,我又查出患甲状腺癌。手术出院后,我仅在家休息了15天便返回村里。脱贫攻坚任务结束后,分区需要1名队员继续驻村帮扶,我再次提出留守申请。
坚守本分不分军地、赤诚奉献不论岗位。尽管身患癌症、做过两次大手术,但只要组织需要,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奔赴阵地、贡献力量。
当好部队官兵的“娘家人”
十堰市茅箭区人武部政委 汪精灵
这些年,我先后协调解决官兵家属随调安置16名,专项招考安置25名,105名军人子女享受中考加分和就近就便入学优待,协调解决人武部职工待遇问题,在全省率先完成省编和县编职工合编,并统一明确工资发放和奖励工资。
近几年,军分区转业干部全部实职安排,少数优秀干部还实现平职安排,士官全部安置全额事业编制。我个人被中部战区和中部七省市政法委表彰为“涉军维权工作先进个人”,3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和“退役军人安置先进个人”。我将尽心尽力解决好官兵“后院、后代、后路”问题,继续当好部队官兵的“娘家人”。
最好的感恩是担当
武汉第十一离职干部休养所所长 张绪全
2019年9月,我从大冶市人武部政委平职交流回汉内干休所任所长。我深知,干休所服务保障的老干部戎马一生、功勋显赫。服务好老干部,承载着党中央和习主席的深情厚谊,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给戎马一生的老干部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我强力推进旧营房改造,改善生活条件,2021年成为第一批正规化建设达标单位。
面对困扰干休所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始终坚持原则、牢牢守住底线,敢于较真碰硬,稳妥处理一系列棘手问题。短短几年时间,将一个负重前行的干休所建成了“四铁”先进单位,所在干休所先后被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优秀基层单位党委”“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个人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级单位主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立三等功2次。
乡村振兴路上
“不走的工作队”
省军区驻小寨帮扶工作队队长 颜坚栋
2015年底,省军区成立驻麻城小寨村工作队,先后派驻3组共12名官兵接续脱产驻村帮扶。我于2017年10月有幸选派到工作队,现任小寨社区第一书记。从聚力脱贫到助力振兴,我们始终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和使命担当,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帮助小寨强基础、兴产业、抓治理、谋发展,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出列、衔接推动乡村振兴。
工作队被军委国防动员部评为“国防动员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先进单位”,1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人荣立三等功。多次接受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国防动员部检查考评,均得到“好”的等级评定。
做战士军旅生涯的引路人
省军区警卫勤务队通信中队政治指导员 何薇
作为政治指导员,我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设学习型中队。中队官兵利用“碎片”时间每年人均读书5本。今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队按照“统一学习进度、不统一学习时间,统一学习内容、不统一学习方式”的形式,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时代在变,带兵遇到的“难”题也在变,但解难帮困的初心不能变。战士们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我一边协调解决休假绿色通道,一边力所能及地提供关心帮助;战士遭遇现实挫折,我一边帮助解决现实问题,一边加油打气帮他们找回自信……这些琐碎的事,在基层却是务必要办好的事。我们叫响“走进通信门、就是一家人”口号,官兵心气顺,工作就有干劲;官兵心连心,就有凝聚力、战斗力。
让尊崇军人成为社会风尚
谷城县人武部政委 张阳
2020年,谷城县时隔17年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摘得桂冠最大的法宝,就是举全县之力,让尊崇军人、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成为社会风尚。
2017年底,我从作战部队交流到谷城县人武部任职,得知老兵熊子勋用60年时间为58名牺牲战友立碑著书的故事。在我的推动下,县里组织专班深入挖掘整理熊子勋的感人事迹,熊子勋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提议推进社会化全民拥军标准化行动,收集整理出优待抚恤、烈士评定、移交安置、就业创业、税收补贴、权益维护等8类81项惠军涉军政策,这套标准化体系被襄阳市认定并报省审定推广。
记者手记
永葆冲锋姿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冲锋,是军人最美的姿态。
从作战部队来到省军区,他们思考最多的依然是打仗,他说“只要穿着军装,就要想着战场;在人武部,他们勇挑重坦……
他们当中,有身患重症坚持驻村的军分区职工,有放弃数万元月薪待遇、执意穿上军装的干休所门诊部主任,还有一次次把立功喜报送到百姓家门口的双拥排头兵。
“奋斗没有终点站”“青春不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活着的意义在奉献”“最好的感恩是担当”……
声声誓言的背后,是一个个冲锋的身影。
只要永葆冲锋姿态,奋斗的人生总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文字整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何武涛 徐晶 孟波
图片 通讯员 粟毅
了解更多湖北省军区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荆楚长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