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袁平凡、程平、华磊)12月10日,竹山县堵河上游发现2只“鸟类中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截至目前,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植物78种,生物多样性明显。
(红腹锦鸡)
近年来,竹山县对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生态修复、天然林停伐管护、小水电关停、生态移民等系列保护措施,日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珍稀野生动物来堵河源安家落户。
2016年,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中华鬣羚在堵河源保护区出现,目前已监测到40多头。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通过红外线照相机先后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结伴出行,累计超过30头。
(羚牛)
堵河源保护区总面积47173公顷,居全省保护区第二。区内有4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58个群系,野生维管束植物283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8种(包括珙桐、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二级71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包括豹、林麝、金雕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Ⅱ级56种),另有鱼类32种,昆虫1456种。
(黄喉貂)
竹山县坚持保护优先,推进“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保护区成立以来无重大森林火灾、重大涉林违法案件、重大环境破坏事件目标。争取中央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保护区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项目,建成28个野外视频监控、11处卡口语音警示等监控设施。启动野生动物本底调查、植物梯度样地调查和地质地貌调查,累计投放红外相机600余台次,拍摄图片20万余张、视频4万余个,获得动物影像资料125种。筹资1亿多元对堵河源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7座水电站永久关停拆除,对实验区10座小水电站全面实施放生态流等方面整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