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向继华、曾章题、梁科)1950年参军,他随志愿军入朝作战,荣获个人三等功和集体三等功各1次。1958年退役回到家乡,他主动请缨担任村民兵连长,不讲条件、不讲待遇,积极奉献、建设家乡,一干就是21年。面对生活的困难,他从不向党和政府提要求,把低保名额让给更有需要的人。他通过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农村巨变,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他就是竹山县宝丰镇东河村“抗美援朝老兵”熊德和。
日前,2022年度“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初评结果揭晓,20名老兵入围候选人名单。其中“抗美援朝老兵”熊德和入围候选人。
当兵八年,在枪林弹雨中立功入党
1950年的冬天,年仅17岁的熊德和正式接到入朝作战命令,部队给他和战友们每人发了4个手榴弹、一杆枪和45发子弹、一床3斤半的被子和大衣,熊德和与战友们一起背上“丰厚”的物资,跨过了鸭绿江。
当问及熊德和老人是否有惧怕时,他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上了战场,就只想多消灭敌人,我就没想着活着回来”。
一次,敌人飞机在熊德和战友们的头顶肆意乱飞,狂轰乱炸,一枚炸弹落在连长的不远处,当时作为通讯员的熊德和看到连长没有卧倒,连忙把连长扑倒,趴在连长身上,炸弹爆炸了,离熊德和和连长只有丈把远,把熊德和震晕了,住院20多天才痊愈,熊德和立了个人三等功。
在抗美援朝战场,熊德和从事保障通讯、工事修建和保卫铁路等工作,参加了多场战役。1953年7月正式停战,在介川与牺牲了的战友告别,熊德和回到国内,他牺牲的战友却永远留在了朝鲜。
“在一次敌机轰炸中,全班12名通讯战士都壮烈牺牲,我也在这次袭击中身负重伤。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身边躺的都是我的战友啊,可是他们醒不过来了,我是代表战友活下来的,我的命永远属于党和国家。”熊德和每每提及这段往事,都是潸然泪下,情难自抑。
熊德和在部队期间,除作战英勇外,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56年8月18日下午5点,熊德和填表入党,这个日子他清楚地记得,部队正在贵州,入党介绍人是指导员邢世昌、战友陈社贵。
走出硝烟,用忠诚书写“老兵新传”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1958年,熊德和复员回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担任村民兵连长,期间,他带头劳动、带头致富,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后来因年事已高,身体受旧伤影响,他辞去了村委会工作,但他在村里一干就是21年。
“党和政府对我很好了,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了,反而我要尽力多为家乡做贡献。”熊德和常说。这也是熊德和内心深处的写照,更是用一生的实际行动来诠释。
其实,熊德和一家并不是没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在村委会工作期间,按照政策规定,熊德和完全可以解决工作问题,为此,家人多次催促他向组织反映,但熊德和依然坚持不向组织开口提要求、谈条件,每次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把机会让给别人。
一如深山里挺立的松,风骨傲然,经霜耐寒,熊德和坚守岗位不畏艰辛,默默奉献。他带队修建的堰渠、塘库和治理的田地,现如今仍在使用。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3月3日,家庭并不富裕的熊德和坐在轮椅上,在孙子熊义红的帮助下来到东河村委会,执意要捐献1000元现金,希望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在他的带动下,东河村党员纷纷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助力疫情防控。
2013年2月,熊德和的老伴王玉英去世,2018年8月,他唯一的儿子熊仁华也因病去世。靠优抚金维持生活的熊德和,生活困难,但从未向党组织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2019年9月,宝丰镇党委政府干部到东河村看望熊德和,考虑到其家庭困难,想把他纳入低保。当他得知镇政府想帮他纳入低保后,他主动提出:“我还有优抚金,没有党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我的日子还能过,请把低保指标留给更需要的人。”
每次,党员干部去到东河村看望慰问熊德和,当询问老人生活是否存在困难时,他总是说“比起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我感到很知足,很幸福。”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永远跟党走,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
“在一次敌机轰炸中,12名通讯战士都壮烈牺牲,我在这次袭击中身负重伤。当我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发现身边躺的都是我的战友啊,可是他们醒不过来了,我是代表战友活下来的,我的命永远属于党和国家。我的很多战友永远留在朝鲜,他们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英雄!”2021年4月19日下午,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东河村抗美援朝老兵熊德和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荣获2020年度十堰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熊德和为宝丰镇80余名党员干部宣讲党史,讲述了他和战友们的英雄事迹。
据悉,竹山各地各单位将聆听红色故事作为各类学习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他们总是邀请熊德和老人讲述革命事迹,熊德和老人总是不遗余力、兴致勃勃地讲,越讲越起劲。熊德和先后向党政机关干部、医护人员、企业人员、学校师生等宣讲党史200余场次,受众达万余人次,感人肺腑的故事让现场的人员进一步坚定了永葆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的决心。同时,熊德和老人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动向家人、群众宣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引导群众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爱国爱家。
如今,91岁的熊德和老人虽然腿脚不方便,但作为老党员,他依然发挥余热积极参加基层党组织生活,通过收音机、电视新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关心时事政治,为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始终感念党恩,坚定信仰,牢记老兵的初心和使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