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龙兵)建成支点,关键在人。针对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眼界不宽、创新不足等突出问题,竹溪县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提能力、强素质,为加快建成“一城四地”、服务支点建设提供坚强的干部人才支持。
精准培训拓宽新视野
按需施教,抓牢干部教育培训“着力点”。竹溪县紧盯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竹溪县通过有效整合各单位培训资源,分层分类组织全县干部学习政策理论、文化知识、业务技能,深化干部经常性教育。
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质量提升等“五大工程”。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上级部门讲政策、专家教授讲理论、先进代表讲事迹、一线干部讲经验“五讲”活动。通过上级组织调训、县级主体培训、部门专题培训、单位全员培训等方式,全年计划举办县级培训43期,覆盖5000人次。
聚焦组织需求,重点开设中国式现代化竹溪实践“强县讲坛”、科级干部进修班、年轻干部培训班、干部专题研讨班等17个班次,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聚焦发展需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针对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既有“点菜式”课程,又注重新思路的借鉴、新经验的传播和新成果的运用。坚持“走出去”外出考察学习,开展“江浙闽粤行”“书记局长上讲台”等活动,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旅游人才、林下经济人才、农村电商“领头雁”等10批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推动干部拓宽眼界、优化思维,以思想破冰促发展突围,进一步坚定“山区小县也能有大发展”的信心。
聚焦岗位需求,围绕“一城四地”功能定位,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需求,加强干部全工作周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培养干部成为履职尽责的行家里手。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设舆情防控与信息发布、数字经济与智能AI、项目谋划包装与招商引资、金融管理服务、政务服务与优化营商环境等25个干部履职能力专题培训班,全方位、多途径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一线赛马练就过硬本领
围绕提升干部能力素质,采取一线墩苗、实践锻炼、跟班学习等措施,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和抓落实等能力,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竹溪干部力量。
聚焦服务支点建设,树立“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一线来”的鲜明导向,选派50名干部到基层、招商、项目、维稳、创文等“五个一线”实践锻炼,选派适当干部到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学习提能。
围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选派县直单位年轻干部到乡村一线墩苗锻炼,提升服务群众和抓落实能力。
聚焦“一城四地”5大功能定位,围绕打造文旅康养、林下经济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绿色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清洁能源、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6个二十亿级以上主导产业,选派县乡精干力量开展产业招商和区域驻点招商一线实战练兵,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常态化开展“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选派县直单位和乡镇干部到重点实施项目一线历练,增强本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围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大局,选派干部到维稳一线开展信访事项接待处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围绕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选派县直单位干部到创文一线实践锻炼,提升抓落实能力,锤炼作风,为创文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走出去找标杆学拼抢”行动,选派优秀干部人才赴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跟班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
同时,紧盯省、市相关部门政策制定、资金拨付、项目安排等情况,在全县范围选派干部到对应对口的省直、市直部门跟班学习,进一步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和拼抢意识,提升干部能力作风,推动全县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跟踪培养锻炼好苗子
坚持在守水护水、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培养使用干部,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持续落实《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八个一”工作方案》,深化年轻干部“墩苗工程”,常态化组织年轻干部开展交流学习和竞技比拼。
建设干部履职评价系统,以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以政治表现、履职能力、工作业绩为重点内容,科学精准地对班子和干部进行立体画像、识别比选,实现对干部全成长周期动态纪实。
深化“走乡镇、访基层、听心声”关心关爱干部活动,用好“一谈两察五看”工作法,有针对性做好班子运行和履职尽责专项调研,综合分析研判班子情况,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不断提升干部工作效能。
着眼2026年县乡换届,做好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动态调整,统筹“女、少、非”等类型干部储备,择优选拔一批“90后”“95后”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县管领导班子。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