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指尖非遗 箔上共绘 中外友人共探烧箔画的文化密码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26 08:47:51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佳莹)“箔是一种由金属制成的薄片,厚度通常在0.02毫米以下,大家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一定要轻。” 在武汉市青山区图书馆小剧场内,非遗传承人黄老师手持小毛刷,在画纸上示范箔纸粘贴技巧,指尖翻动间,细碎的银箔便顺着轮廓贴出了莲花的花瓣雏形。

10月22日,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光明社区联合区图书馆、西鱼家文化传媒,共同举办了“指尖非遗·箔上共绘”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的留学生,与辖区居民一同体验箔艺制作,共同解锁传统工艺的文化密码,在多元图案创作里感受中国民俗的丰富内涵,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温暖桥梁。

活动现场,亮银、鎏金、淡铜等各色箔纸与毛刷、镊子等工具整齐摆放。象征“年年有余”的灵动锦鲤、寓意“事事如意”的饱满柿子,以及被誉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等琳琅满目的图案样本,激发了大家的无限创意。在老师的讲解中,参与者们了解到,这些经典意象在中国文化中远不只是植物,更承载着深厚的人格寓意与精神内涵。这番解读,让大家在动手之前,先触摸到了图案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核。

留学生们在老师和居民朋友的热心协助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制作中。他们细致入微地控制着笔触,目睹一片片箔质材料在巧手之下焕发出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梅花的枝干显得苍劲有力,竹节的结构逐渐清晰且挺拔……“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还要保持高度的专注”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凯妮深有感触地分享道,“亲手将‘竹子’呈现出来,让我对它所象征的‘正直有节’精神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领悟。”此外,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留学生亚瑟精心制作了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图案,他满怀深情地表示,要将这份作品妥善珍藏,与朋友们共同分享,同时也将这份美好的祝福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双手,创造艺术佳作;一片箔,承载清风廉意。此次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近距离体验了烧箔画“箔纸映彩”的独特魅力,更在锦鲤、柿子等民俗图案与梅兰竹菊等传统意象的交融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层次。

光明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设计此类“可触摸、可参与”的非遗活动,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共同创作中增进理解,使非遗技艺成为连接多元文化的纽带,也让这份源自指尖的艺术温情与文化祝福,在跨文化交流中持续传递,焕发新活力。

责任编辑:毕可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