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为深化劳动教育实践,拓展高中生科技视野,10月11日,武汉市弘桥中学高一年级110余名师生前往空港湿地花田开展“科技赋能农业 智慧引领未来”主题研学活动。
出发前,学校省级课题组成员为同学们精心设计研学任务:探究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何不同;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采摘机如何替代或辅助人工劳动;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设计“科技+劳动”融合的实践项目(如校园智能花园)等。
师生们首先参观“智慧农业馆”。馆内所展示的“三产融合、四链同构”高质量发展模式、现代农业设施运作方式,让师生对现代都市农业的智能化、集约化与高效化有了直观认识。对比传统人工劳动,同学们体会到科技赋能劳动下的智慧农业所带来的高效与便捷。
参观“智慧农业馆”
水生植物科普环节充满探索乐趣。空港湿地花田将收集引入的420种水生植物,打造成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和湿地花卉展示平台,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展水生植物查找、科普讲解学习、分组协同讨论。认识到通过如营养液配比、光照调控,能够大大提升水生植物的成果转化率。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水生植物生态系统的理解。
分组开展水生植物探究
水培蔬菜制作环节则让同学们亲手体验农业栽培技术。在认真聆听工作人员对水培技术的介绍后,大家领取工具和生菜苗,亲手完成一盆盆水培蔬菜的制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
师生共同体验农业技术栽培
同学们第一次看到布满科技辅助设备的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大家亲手采摘鲜嫩的“水果黄瓜”,品尝到了水果黄瓜的香甜,引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究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在科技大棚内分享采摘的喜悦
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净菜包装车间。干净整洁的环境、高效运转的自动化流水线,让大家见证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对自然健康食材的诞生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参观净菜包装车间
此次研学之旅,充分利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和湖北省自然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从传统农耕到智慧农业的科技演进,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挑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及生态保护意识。同学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将为学校劳动教育基地设计一个“科技+劳动”融合的实践项目。
学校课题组成员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梁思源,麻小洁,何美新,杨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