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A+作文】时光里的中秋节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13 10:25:48

望兵石学校九(8)班 吴若华

中秋,宛如一颗被糖霜精心包裹的蜜糖,甜甜蜜蜜地镶嵌在记忆的深处。从晨光轻柔地漫进厨房,到夕阳的余晖温柔地铺满阳台,这一天藏着好几个暖人心扉的碎片,每一幕都似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调皮地钻进房间时,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就听见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欢快声响,宛如一首美妙的晨曲。我好奇地扒着门框张望,只见妈妈正踮着脚,努力够着橱柜顶层的陶瓷面盆。那面盆印着蓝白相间的碎花图案,仿佛带着岁月的温柔,每年中秋,它都会如约登场,开启这场温馨的节日之旅。

妈妈小心翼翼地倒出糯米粉和澄粉,接着,温水顺着筷子缓缓流进面粉堆里,瞬间搅起了一节节如云朵般轻盈的面絮。这时,妈妈回头,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轻声说道:“醒啦?快来帮忙揉面团。”我赶忙洗净手欢欢喜喜地凑过去。刚一触碰到面团,手指就被黏住了,仿佛被一团柔软的云朵轻轻缠住。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跟着她的节奏揉起来,指尖的温度渐渐将面疙瘩一点点捏开。面粉的香气混合着清晨的阳光,在厨房里肆意弥漫,那是一种家的味道,温馨而又甜蜜。

上午的时光,就像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包月饼的节奏中缓缓流淌。豆沙馅是前一天妈妈精心熬制的,散发着诱人的香甜;五仁馅则是爸爸一早去菜场精心挑选的,装在牛皮纸袋里,花生、芝麻、核桃碎相互依偎,仿佛在诉说着团圆的故事。妈妈熟练地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巧的剂子,轻轻压成圆圆的饼皮。我兴致勃勃地学着她的样子,放馅、捏褶,可那花边总是不听话,歪歪扭扭的,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嬉戏。有的月饼还调皮地“露了馅”,豆沙馅和五仁馅偷偷地探出头来,仿佛在和我捉迷藏。

爸爸见状,笑眯眯地凑过来“救场”。他先用粗壮的拇指稳稳地按住馅料,再用食指温柔地慢慢折起面皮,动作娴熟而又优雅,不一会儿就把露馅的地方补得严严实实。接着,他还在月饼坯子上用牙签扎了几个小巧的月牙形状,幽默地说:“这是给你的月饼的专属标记,独一无二哦。”

傍晚时分,烤箱“叮”的一声欢快响起,仿佛在宣告一场美食盛宴的开始。刚出炉的月饼冒着腾腾热气,金黄的表皮鼓鼓的,表面油滋滋的,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爸爸扎的小月牙也清晰可见,仿佛是岁月留下的温暖印记。月饼的香气瞬间飘满了整个屋子,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着我们的味蕾。

这时,妈妈端来剥好的石榴,那石榴籽红得透亮,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晶莹剔透;还有一串挂着水珠的桂圆,颗颗饱满,圆润可爱,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珍珠。我们围坐在一起,边吃着香甜的月饼,边天南海北地聊天。妈妈回忆起我小时候吃月饼的趣事,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又明亮。她说:“你小时候吃月饼,总是把馅掉得到处都是,像个小花猫似的。”我听着,不禁笑出了声,抬头望向窗外,月亮又大又圆,像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盘,静静地挂在夜空中,洒下银白的光辉。

忽然发现,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记忆的天空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清晨揉面的温度,那是妈妈爱的传递;傍晚赏月的热闹,那是家人相伴的温馨。它们拼在一起,就是最踏实、最温暖的中秋。原来,中秋节从来也不是某一个特别的瞬间,而是藏在每一段和家人相伴的时光里。它不是程式化的吃月饼、赏月,更是一种家的温暖和谐,是妈妈记得我口味的细心,是爸爸帮我“救场”的,是不管过多少年,想起来都暖乎乎的家常。

【望兵石学校指导教师杨琼、蒋燕点评】:这篇散文宛如一幅温馨的中秋画卷,细腻地勾勒出节日里的生活片段。从清晨揉面的温暖互动,到上午包月饼的趣味协作,再到傍晚赏月品果的惬意,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情。文字质朴而动人,将平凡场景化作珍贵记忆,生动诠释了中秋不仅是仪式,更是与家人相伴的点滴温暖,读来令人心生共鸣,沉浸于这份浓浓的亲情之中。

责任编辑:阮一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