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党团先锋”在国庆——江汉区青年志愿者用青春力量绘就节日暖心画卷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09 10:31:48

当国庆的红旗在江城飘扬,江汉大地上涌动着一股青春暖流。国庆假期期间,江汉“党团先锋”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汉口火车站南广场与协和医院门诊大厅两大服务阵地开展全天候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10月1日至5日,来自24所学校的49名志愿者在此集结,线上线下协同作战,累计服务时长超630小时,累计惠及群众约9万人次,以青春之名为祖国母亲献上最真挚的青春礼赞。

以青春之名,向祖国献礼

(图为李景在汉口火车站南广场地下点位服务)

“面向汉口火车站左右两侧均有售票大厅,左边为人工,右边可自助”“地上进站口左侧公安服务岗可办理临时身份证”“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即可进站乘车”……10月1日清晨8:30,汉口火车站南广场的志愿者服务岗已“亮起绿灯”。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李景身着红马甲,正为首批抵汉旅客提供指引。这个国庆,他主动放弃返乡,他表示:“能在祖国母亲生日这天守护出行路,比任何礼物都有意义。”

(图为李景用翻译器为外国友人指导购票后的合影)

作为江汉青年志愿者的代表,每天10名志愿者以统一着装、规范礼仪、暖心服务,在汉口火车站南广场重要点位构筑起“流动风景线”。他们为来往旅客们提供购票导引、区域指引等基础服务,也承担起城市形象代言人和旅游推广大使的角色,让“志愿者红”成为展示武汉热情的鲜活注脚。江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陈玥表示:“国庆志愿服务是一堂行走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参与,让广大青年在奉献中体会‘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

多民族同心,让友爱绽放

(图为冯哲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自助机点位服务)

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达斡尔族姑娘冯哲正耐心地为一位老人讲解自助挂号机的使用方式。她轻柔的语调搭配细致的手势,让原本焦虑的老人逐渐舒展眉头。据悉,冯哲来自武汉高校中南民族大学的化学专业,作为一名高年级学生,她的课余时间并不充裕,但这没有成为她参与志愿服务的阻碍。她表示:“达斡尔族有句谚语:‘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志愿服务就是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十分享受和大家一起服务的时光”。

(图为冯哲服务当天志愿者合照)

此次国庆志愿服务团队中,除汉族志愿者外,还有达斡尔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的青年加入,多民族的伙伴因“志愿”二字相聚,在服务中谱写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他们用多元文化背景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理念在志愿服务中落地生根。

线上连线下,志愿再延续

(图为耿启雲在协和医院门诊大厅自助机点位服务)

“耿队,记得提醒大家提前熟悉自助机系统。”“收到!芷睿你远程指导下新人操作流程。”在协和医院“365”助老导医项目微信群里,线下队长耿启雲与线上督导张芷睿的配合默契十足。这对因志愿服务结缘的“最佳拍档”,正以“云协作”模式确保服务高效运转。

(图为耿启雲(左2)、张芷睿(左1)暑期服务合照)

他们的志愿故事要从今年暑期说起,西北民族大学的张芷睿与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耿启雲曾并肩作战,共同为民意街道辖区社区的老人开展认知筛查和夏日送清凉服务。暑期结束后,两人仍保持着每周通话的习惯,分享志愿服务心得。当国庆志愿服务招募令发布时,他们第一时间报名并主动请缨担任管理岗位。

(图为耿启雲服务当天志愿者合照)

“线上督导不是‘遥控指挥’,而是全天候的‘云端后盾’。”张芷睿每天梳理服务数据、优化流程,通过共享文档实时更新问题解决方案;耿启雲则在现场统筹协调,将线上经验转化为线下实践。这种“分工不分家”的协作模式,让服务响应速度提升,志愿者培训效率提高。

“党团先锋”在国庆。从火车站的川流不息到医院的温情守护,江汉的青年志愿者们用行动证明:青春的色彩,在奉献中愈发鲜亮;民族的团结,在互助中更加牢固;志愿的力量,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胡喻焱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