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秋意浓茶香起,快来张湾区柏林镇共赴一场秋日茶约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09 09:28:23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俊 王虎)近日,在位于张湾区柏林镇财神沟村的千亩茶园里,茶农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秋茶采收进行精心准备。微风拂过,层层叠叠的茶垄漾起绵绵绿浪,空气里沁着淡淡茶香。

“以前种茶‘靠天吃饭’,卖不起价。如今有技术指导、有平台,一斤鲜叶能卖到70元。”茶农刘大姐一边为茶树悬挂粘虫板,一边算起收入账。她告诉记者,自从镇上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与非遗制茶工艺以来,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鲜叶收购价也水涨船高。作为张湾区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镇,柏林镇依托3000亩优质茶园,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产业链模式,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生。在该镇秦家坪村的非遗制茶工坊里,“楚天英才”刘山正指导徒弟炒制新茶。“我们不仅卖茶叶,更卖风景、卖体验。”该镇茶产业负责人介绍,茶坊、茶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带动当地茶农增收100余万元。更让茶农自豪的是,柏林茶已走出大山,成为京堰对口协作的明星产品。通过对接北京市场,柏林茶不仅拓宽销路,更做响了品牌,深受北京市民喜爱。走产业科技致富之路的,还有位于柏林镇西部的阳南沟。这里的“鱼菜共生”生态农业基地,展示出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养鱼尾水用于无土栽培浇灌用水,经蔬菜根系净化后再回流鱼池,无需换水施肥,既环保又高产。”该基地负责人介绍,采用这种种养模式,效益是传统模式的3倍以上。柏林镇创新“党建联建+片区协同”机制,将相邻村庄划片发展,建立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柏林村陈庄56个蔬菜大棚完成土壤改造;秦家坪村的八月瓜、鲍花村的水蜜桃、小堰村的竹产业,纷纷成长为特色品牌。“我们坚持‘一村一品’,避免同质竞争。”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个村都明确了产业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作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柏林镇深入挖掘省级非遗资源,将草把龙灯、云雾剑茶制作技艺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该镇建设的非遗展示中心,不仅成为文化传承基地,也助推了文旅融合。知雨轩耕读研学基地、白马山景区、老母荒原始森林等景点串珠成链,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白马山涂家沟茶园观光步道。茶园里,茶农悉心管护茶树;加工车间内,工人准备秋茶制作;知雨轩等景点中,游客笑语回荡山间。一幅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这片热土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徐春晓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