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浠世百家言】浠水这个村,为啥叫“官家塆”?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01 11:41:14

官家塆的来历

官应震晚年隐居浠水,在龙潭山建造闲云楼作为复社活动基地,家族成员参与地方政治与文化活动,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官应震家族文化脉络。官应震家族在浠水的聚居地,逐渐演变为以“官家”命名的村落,即官家大塆、官家塆、官塘塆(文峰塔塆)、官家下塆。官家塆承载着鄂东名门官应震家族厚重的历史记忆。

(一)从官坳塆到官家大塆


image.png


image.png

(1)官应震故乡官坳塆

官坳塆是黄冈市团风县马曹庙镇自然村落,系明末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楚党领袖、名臣谏官、黄冈十大廉吏官应震家族故里。该村由官应震父亲官如皋在明末万历年间定名。官如皋、官如伊兄弟从团风县团风镇搬至马曹庙镇官坳塆的居住点。团风县马曹庙镇官坳塆和薛坳落尔山,现存维摩堂和官抚辰墓园、官如皋神道碑等历史遗迹。

2)进士门第 官宦世家

官应震家族,进士门第,官宦世家,历明末、清、民国,长达13代,极盛高官6代,凡400余年。嫡系血亲中,有“科名”(进士、贡士、举人)者58人。进士6人(武进士1人、外孙2人)、举人18人(武举人2人、外孙4人)、贡士14人、太学生11人。七品14人,六品至四品26人,三品巡抚、尚书以上2人,从二品1人,将官15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央和各省任职60余人(外孙4人)。在黄冈、浠水明清教育文化史上,官应震家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黄冈民俗民居文化纪念馆团风县牛车河风景区,专版介绍官应震家族文化精神“科甲传百年 诗书泽后世”。

官应震家族嫡系儿女亲家,青史留名者,著姓名族者多人,如李时珍家族、吴亮嗣、吴亮思家族、周之训家族、闻一多家族、林氏家族、熊廷弼家族、熊文灿家族、李际春家族、朱袗家族、刘侗家族、黄正色、黄耳鼎家族、董其昌家族等。其中明末黄冈地区唯一宰相姚明恭、清代黄石地区唯一宰相余国柱等进士27人、贡士、举人90人。

3)官家大塆

官家大塆,位于浠水县黄龙山(浠水县西南最高峰,海拔476米)东南阳和山上,群山簇拥,属九龙盘顶地形。这里,有官应震家族隐居地、官应震家族墓园之一。官应震长子官抚辰(官子)在黄龙山上建云鸿洞颐岫居(取“云鸿洞负黄龙山,盘旋天际,官子跻其巅,取诸颐以为居”之意),三子官抚邦晚年在黄龙山东南阳和山上建“涤放居”(取“涤荡尘虑,放怀山水”之意)——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塘(又名“官家大塆”),位于黄龙山西麓,与其兄官抚辰隐居的云鸿洞(黄龙山东麓)形成呼应,两处建筑构成核心人文景观20259,被当地政府申报列为浠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官应震家族在官家大塆隐居延200余年,长达七代,形成30余座墓葬遗存。家族人去世后,大多安葬在浠水县皂泥湖花地(官纯滋,从二品;官纯佑,从三品)和浠水县散花镇石牛山(官应震和母亲程淑人,正三品)祖墓园区。在官家大塆祖墓园区安葬的家族贵妇中有,官应震夫人宋淑人黄冈县籍),广西隆安知县宋德祁之女(1570-1642年),敕赠淑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官应震夫人(宋淑人)在长子官抚辰江苏桃源(泗阳县)官署中病逝,随葬南京北门钟阜山(今南京紫金山)。康熙丁酉(1657年),官抚邦扶榇护灵,迁葬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屋后。

官抚邦三子官纯佑(1639-1687年),字鸿士,别号两瞻,又号宫上,恩选进士,国子监督学,在京病逝,归葬浠水县清泉镇皂泥湖,附王恭人。妣黄冈进士、甘肃巡抚魏小韩孙女、河南汤阴知县魏笃臣之女(1645-1724),葬官家大塆宋淑人墓下,子二,贞长、贞怀。

官抚邦三子官纯佑之长子官贞长之三子官俊1700-1772年),字子人,官家大塆屋后左角。清代黄石地区唯一宰相、大冶进士、御史、巡抚、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光禄大夫余国柱孙女、福建大田知县余光焯之女,山西洪洞知县余世堂妹妹(1715-1786年),葬官家大塆宋淑人墓角,与媳蔡氏同塚。子三,朝昌(郡庠生)、遐昌(殇)、新昌。女二,长女,适举人、山东兖州知府徐作枚之孙、庠生徐立行之子徐八验。次女,适举人徐明理五子徐应钟。

(二)从官家大塆到官坳塆、官塘塆、官家塆、官家下塆

官应震家族在官家大塆,隐居200年。1820以后,才陆续回到山下住屋,分居在故乡团风县马曹庙镇官坳塆、浠水县清泉镇夏凉村官家塆和浠水县蔡河镇官家下塆。其中,官抚极居住的官塘塆(浠水县清泉镇文峰塔塆)。官抚极长子官纯胤1622-1679年),沅江知府。官纯胤育有四个儿子,均任职云南。四子官瓒(1673-1733年),从官塘塆迁居河南商城百战坪,妣知府贺其华之女(1678-1734年)。现在,官塘塆无人居住。

浠水县清泉镇夏凉村官家塆是官应震长子官抚辰长子官纯裔的居住地。官纯裔自官应震故乡团风县马曹庙镇官坳塆,经由官家大塆隐居后,迁居至此。官纯裔官至兵部骑都尉,驻防襄阳,强化城防体系,参与平定地方叛乱。参与编校官应震晚年所著《三式兵占全书》。浠水县清泉镇白石山如是庵,成为官应震家族的学术传承基地。

官抚辰长子官纯裔(1624-1660),字硕士,别号顼来,郡庠生,妣黄冈地区唯一宰相、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姚明恭1583-1644)(“姚阁老”)次女1623-1713),葬浠水县清泉镇官家塆易家凉亭。官纯裔与兵部尚书熊文灿之子熊曰绘,同为宰相姚明恭的女婿。子四:官谏(庠生)、官谐(庠生、例封文林郎)、官诜(1656-1714),名珍,字千遇。康熙癸酉(1693),中武魁。甲戌(1694),中进士,妣贡生李纯之女(1658-1738)、官谠(廪生)。

康熙年间,官应震曾孙官谐两个儿子官録、官镇相继考中解元,在浠水县蔡河镇解元咀奠基开塆,故名“官家下塆”‌。官家塆、‌官家下塆,为官抚辰长子官纯裔后裔聚居地,与团风县马曹庙镇官家坳塆同宗(官应震长子官抚辰)同源。

image.png


官坳塆、官家大塆、官塘塆(文峰塔塆)、官家塆、‌官家下塆作为官应震家族文学和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科举荣耀与隐逸传统,是研究鄂东士族历史记忆的重要案例。

02

官家塆的文学记

(一)官坳塆的文学记忆

官如皋,官应震父亲,初名惟德,字直卿,一字古愚、如皋,湖北团风县马曹庙镇官坳塆人(明神宗赠牌坊立在团风县新河),黄州府庠生,中万历七年(1579年)副榜,浠水县学任教。敕赠资治尹、中议大夫通议大夫1599,官如皋逝世于长子官应震南阳衙署1602年,明神宗敕赠神道碑。202212,被列为黄冈市、团风县文物保护单位。

官如皋在长子官应震任南阳知县期间,题写《隆中词五言古风》碑刻,现存于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拜殿前左侧碑廊。碑身长170厘米、宽60厘米,碑文共9行,满行22字,采用行书字体,保存完好。内容以五言古风诗,赞颂诸葛亮隐居隆中、谋划天下的事迹,兼咏隆中景观及后世庙貌,文末署“楚黄官如皋直卿父题”(楚黄,湖北黄冈),此碑成为官应震家族与南阳历史关联的重要实证。录如下:

隆中词五言古风

韬光一茅庐,计划三分绪。

鱼水欲投骓,龙冈可掩处。

矢志恢汉祚,捐躯甘自许。

岂但管乐俦,逼真伊吕侣。

云何顾命来,君相成龃龉。

一心竭忠瘁,两表勤师旅。

食少事烦难,志决功间阻。

营中忽陨星,抱憾向谁语。

英雄泪难收,寻觅抱膝所。

庙貌一时新,明经千载举。

柏拱故森森,泉流自濋濋。

况乃阵图在,诗碑满亭序。

依然此隆中,谁可来当宁。

侬仰念殊设,因之酬绿醑。

徘徊不能去,远火照村墅。

楚黄官如皋直卿父题

image.png

明代诗人,进士,大中大夫、 湖广按察司副使、贵州、四川按察司副使、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冯时可(1546-1619年)为官应震、官应云母亲程淑人1548-1590年)题写墓志铭:

烈烈北风,山晦云凉。

有梓摇廷,有萱萎堂。

吁嗟母兮,百罗无康。

天欹地裂,家条二丧。

亦孔之哀,泣血流眶。

移植令门,茑萝相将。

其疚不改,病姑伏床。

鸩字方勤,鸟养更茫。

摩搔扶掖,宵分夜央。

爰佐夫子,肃肃有纲。

机声札札,吾伊用襄。

宾攒友聚。捐积倾囊。

市义笃亲,累德为常。

曾不自享,一灸一浆。

齐眉几何,握兰梦桑。

四十二年,激电飞霜。

抱玉弗坠,含瓦空伤。

胡耦而耕,不藕而赏。

如光方午,晦蚀弗旸。

天天棘心,胡堪吹商。

生遭愍造,死得愉乡。

佳气再充,前琳后琅。

伯子先鸣,天路腾骧。

帝制双函,丝纶煌煌。

浠水有矶,幽宫用藏。

甲坐庚朝,牛眠凤翔。

如釜如坊,以我铭章。

(注:墓志铭中的“浠水有矶”、“牛眠凤翔”,分别指回风矶和回风矶附近石牛山上的眠牛地。)

2025328日,万兵创作文赋《官坳塆颂》,刊载《湖北日报》客户端。

(二)官家大塆的文学记忆

image.png

在短暂的一生中,官抚辰长子官纯裔少有著述。在现有文献中,可觅浠水县黄龙山官家大塆的亲人怀念他的诗作。如,《哭八弟硕士》(官纯胤作)、《颐岫居书斋,卉木数十本,硕士弟手植也,独玉梅一株,忽然枯槁怪而惜之》(官纯仍作)。

哭八弟硕士

官纯胤

策杖登危岫,

山堂痛鹡鸰。

伶仃嗟小阮,

穗帐哭逝庭。

椿矣空余画,

归欤更似萍。

髫年同笔墨,

回首泪交零。


注:八弟,硕士,官抚辰长子官纯裔,别号顼来。

月色秋色远,秋声秋霖绵。竹影月斑驳,对酒歌满山。录如下:

秋日,同弟秀士、鸿士、侄大章、心发过克之叔山居

官纯胤

竹木萧疏月满池,

蝉声绕座兴偏宜。

秋深暑酷时无序,

水竭河枯雨有私。

读易山中王湛在,

论文庭下谢玄晕。

饮醇此夕如甘露,

狂对西风好赋诗。


注:秀士,官纯滋。

鸿士,官纯佑。

大章,官纯裔长子官谏。

心发,官纯裔次子官谐,例封文林郎。

克之,官应云三子官抚勋。


岫居书斋,卉木十本,硕士弟手植也,独玉梅一株忽然枯槁怪而惜之

官纯仍

窗下看梅妆,

物随人共亡。

一株犹卓立,

群蘖已全伤。

试想形容槁,

洵然气闭藏。

抚兹偏抱恨,

珍重借余芳。


注:硕士,官抚辰长子纯裔。

颐岫,官抚辰隐居地浠水县黄龙山颐岫居。


岁终罢馆留别

官纯仍

课侄犹吾子,

一视本同伦。

功偏勤暮夜,

教不废清晨。

集食粗蔬俭,

分炉细火均。

曰归坚后约,

来日岭头春。


注:颐岫,官抚辰隐居地浠水县黄龙山颐岫居。

官应震第七世孙,官抚辰长子官纯裔第五世孙官炬(1783-1860),一作作耀,字炳南,一字丙南,号晴峰,官杨三子(16世)故地重归,感时伤世,写下这首《涤放居怀古》饱含缅怀之情和沧桑之感的诗作。诗前有一小序说明:

在治南(浠水县城以南)阳和山(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后山),蔤亭公(官抚邦)卜居此地(涤放居,官家大塆),炬(官炬)亦前迁居此地。

涤放由来是故基,

先人长此乐栖迟。

曾传在昔如松茂,

岂道而今似蚕离。

爱日堂前人寂寂,

天声阁下草累累。

闲庭瓦落经残雨,

午夜风号入扊扅。

几处颓垣过牧犊,

数重漏室挂蛛丝。

青山罗列两三塚,

古木萧疏四五枝。

列祖有灵应惜我,

桑田无恙问归谁?

星移物换人何在,

惟有寒塘似旧时。


注:官炬,作耀,字炳南,号晴峰,第16世;

官抚邦,字绥之,号蔤亭,第10世。

涤放居,今天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爱日堂。

寒塘、平池、天池: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塘。

再阅官炬诗作《云鸿洞怀古》。录如下:

在(浠水县)治东北黄龙山,石人祖(官抚辰)曾卜居此地,名颐岫。

云鸿怀

官炬

云鸿声播在群伦,

台榭而今己尽冺。

四五层墙犹是昔,

两三间屋又维新。

巉崖叠叠投奇石,

宿草凄凄带翠颦。

脱叶疏林遮晚日,

离楼山鸟唱清晨。

人皆惆怅伤今事,

我更淋漓忆往春。

情冶有心缵旧服,

风微无处问奇珍。

堪嗟第宅为禾黍,

用惜山陵篪主宾。

欲绍前休光世泽,

黄龙花发自成茵。

官炬满腹经纶,其诗歌见诸《丙南公旅堂情草诗记》,收录《官氏宗谱·世泽》(卷十四)。其中,《秋怀》(五言律)(十五首)《上已偕游》(七言律)(八首)可为证:

上已偕游

七言律)

(八首)  

官炬

天开云雾启朦聋,

举目频观万里通。

不接话言逢杏席,

恍偕童冠醉春风。

神游碧落烟霞里,

路入层峦锦绣中。

千载兰亭传胜事,

而今尚自说王公。


寻芳结伴仅攸宜,

有客忘归乐不疲。

共道东都传胜事,

却逢上己惜佳期。

池边濯足犹寒指,

岭上清风允解颐。

应集良朋光化日,

大家同咏寇公诗。


不记青青万卉参,

山阴修褉又山南。

春光巳是九分九,

佳节曾传三月三。

几处晓烟迷远黛,

一泓流水涨寒潭。

人生利达由前定,

且看云封天际岚。


拨云寻路踏山蹊,

高眺何劳谢氏梯。

人扫北邙衣楚楚,

客归南浦草萋萋。

恨无酒醴陶情绪,

恰有诗篇入品题。

最是一年春好处,

及时行乐任攀跻。


韶华是处亦清新,

况值佳期上巳辰。

碧草无情偏斗色,

青山有象又回春。

倦来倚树听泉水,

兴到抠衣踏陌尘。

信是乾坤昭化育,

心怡何处不天真?


物候如斯别样鲜,

春光到处果无边。

清风舞袖偏宜尔,

曲水流觞任荡然。

短笛三声花错落,

高歌一曲鸟翩跹。

青山有象看如许,

我试登临继昔贤。


天开云净迥无烟,

悠然兴致任往还。

六七成童曾作伴,

两三芍药亦争妍。

诗吟工部留佳话,

事纪兰亭忆昔年。

更有流莺啼不住,

声声送我竟何缘?


佳期岂谓我无缘?

仍是阳和不改天。

每骋襟怀空亿万,

独开眼界望三千。

近临蛟横崇山下,

远溯春风沂水前。

却羹韶华无管束,

何须交贷掷囊钱。


注:阳和(山),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后山。

官炬创作的诗歌,题材丰富,有四时咏颂之作。如,《季春馆中即景》(三首)、《仲秋山眺》(二首)、《秋日登山有感调》(二首)。录如下:

季春

三首)

官炬

乾坤有象尽葱茏,

物侯如斯壑我胸。

树里青藏千万户,

门前绿送两三峰。

横空柳絮因风舞,

夹岸桃花带雨浓。

已是兰亭修褉日,

试借童冠步春容。


春光到处尽冲融,

远近霞蒸一样同。

渔父归来新涨绿,

子规啼去碧山红。

温风暖送村堂里,

紫陌熏游碧草中。

满眼韶华如画里,

文章点缀自天工。


阳和雨后耀新辉,

春色年年是与非。

柳絮隄边青拂袖,

桃花潭上艳侵衣。

风光洗涤凭谁赏?

物象昭融待我归。

九十韶华随荏苒,

平畴青麦斗芳菲。


注:阳和(山),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后山。

朝晖翠,青峰远。烟岚醉,眺碧空。南雁影,天际断。录《仲秋山眺》(二首):

仲秋山眺

(二首)

官炬

金天浓露点如银,

桂子飘香色倍明。

晓雾几层秋有迹,

高天一色夜无尘。

山间鸟韵偏宜我,

野外风实清可人。

直信江城如画里,

看来何处不三春。


银河微现白云浮,

皓魄西沉一鉴秋。

脱叶疏林偏架日,

横空飞雁总依洲。

烟迷古渡千层叠,

水净寒潭一线流。

莫道年华今已晚,

伫看丹桂满枝头。

浮烟渺,溪流碧。水续万古流,山空千霜月。如许的记忆,幻化为诗行。录如下:

季秋,往自城南抵港,沿河而下眺望感作

二首)

官炬

云横西岭锁崔巍,

烟树濛濛入眼微。

紫燕离巢已北去,

哀鸿作客忽南飞。

悬岩水落石仍出,

近汉月明星亦稀。


秋日登山有感

二首

官炬

一镜朱阳天际流,

登临凭眺独吏犹。

数行云织天孙锦,

千里书回雁阵秋。

每借山川悲况瘁,

聊随岁月共沉浮。

萧辰物色偏如许,

何日愁消亦自由。


闲来无事步山陬,

气象依稀似旧不?

灼灼烟霞随我茹,

凄凉风月为谁留?

欲超物表凌空立,

何得身轻似鸟浮。

千岭白云承古意,

莫将好景付东流。

清明

二首)

官炬

东西爆竹一天喧,

祀事今朝庶且繁。

不见高曾偕饮餍,

仅余墦郭列鸡豚。

无言凭吊山陵墓,

有酒难招月夜魂。

贵贱一邱咸若此,

年年荆棘任长存。


今朝恰是否花天,

祝祭投诚礼莫愆。

南国衣冠皆整肃,

北邙山下几留连?

青天化楮徒应尔,

白昼招魂亦渺然。

愧我粢盛无所备,

此心惆怅恨无边。


官炬的诗歌中,有自嘲之作。如,《七十初度自序》(二首)、《闲居自慰》(二首)等。录如下:

七十初度自序

(二首)

官炬

屈指今冬届七旬,

慈亲归忌亦兹辰。

舞斑已叹萱花老,

报德难将菽水陈。

陟屺至今仍恋母,

倚闾何日再瞻亲。

兴言泣杖萦怀久,

不觉临风触泪频。

忆得昔年离里日,

转伤今际靡依人。

戴天罔极婴儿慕,

报德难留不老春。

毕世含长哀太息,

寸心抱愧益悲辛。

光阴虚度终无补,

志气消磨究莫伸。

渐见竹林枝渐槁,

应知甲子岁偏申。

好将夙昔劬劳事,

夜对儿童话向晨。


七十行年一瞬过,

程途虚度间如何。

半生驻足同匏击,

廿载羁身若网罗。

负笈追随成往事,

经商贸易付悲歌。

身家困惫风飘絮,

宅舍迁移水荡波。

赤日介眉光煦淑,

清灯伴夜影婆娑。

光阴荏苒如卷轴,

岁月消沈若掷梭。

命蹇何须庚五福,

瓶空不必祝三多。

蓼莪惨淡怜风厉,

苍柏萧条任雪磨。

独抱孤芳标晚节,

不因寒岁改高柯。

纵然否塞由天定,

时乖命歉信无讹。


悬弧节序七旬周,

对镜相看雪满头。

愧乏才能绳祖武,

惭无德泽翼孙谋。

光阴迅速云中电,

身坐浮沉水上舟。

已觉桑榆悲去日,

休言海屋乐添筹。

感时已堕韶华志,

抚景常深内顾忧。

人际老成邀福泽,

我伤虚度误春秋。

山衔暮影风光淡,

叶落疏林气象囚。

北海倾觞他自得,

南山奏曲我何由。

诗书未竟终难补,

庠序无闻愿莫酬。

眷念桓车行且止,

尚期晚境顺东流。


居自

二首

官炬

富贵从来定彼苍,

无容变诈任机张。

士惟阅历知辛苦,

人际艰难见善良。

千岁孤松经雨雪,

九秋残菊傲风霜。

此身直寄云霄外,

我辈须争日月光。


生平不遂气犹雄,

每骋襟怀眼界空。

不作炎凉随世态,

永留忠厚振家风。

惟忧身否心俱否,

莫怨途穷道亦穷。

自古安贫是达者,

只缘境遇不关中。

在官家大塆文学中,官抚辰的“忠义诗”、官抚邦的“山水田园诗”成为遗民精神和山水隐逸精神的载体,成为湖北家族文学发展史上的核心特质。

官抚辰(1594-1670官应震长子,字凝之,号石人。两中湖广副榜,贡士,文学家。江苏桃源(泗阳)知县、徐州知府、扬州知府。明亡后,拒绝出仕,辞官归隐黄龙山云鸿洞(官抚辰改狮子山为官家山,改狮子洞为云鸿洞)、维摩堂(官抚辰治学、讲经之所)。1633年春,官抚辰辟颐岫居云鸿洞。1645916日,创作《归云鸿洞赋》。1644年鼎革后,归隐黄龙山。1646暮春,创作散文作品《游仙人台记》。散文作品有《归云鸿洞赋》《归云鸿洞集》《云鸿洞居记》《云鸿洞赋》《云鸿洞续稿自序》《玉台山记》《游仙人台记》等。诗作有《黄龙山云鸿洞廿一景诗》《浠川八景》《维摩堂十景诗》等。诗文集《颐岫居诗集》,湖北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官抚辰作品《皇明经世书》,融合儒学与佛理,其诗文被评价为“雄杰之气与禅韵并存”,成为研究晚明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文本‌。‌官抚辰诗文,融合雄杰之气与禅意,词作婉约柔情,被视作晚明以来的湖北文学史重要作家,已经列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授的研究课题‌。其中,官抚辰《皇明经济录》以政论散文形式,探讨治国之道。明亡后,官抚辰《殉国书》以骈文写就,悲壮慷慨,成为明末忠烈文学的代表作。《小兰雪堂集》收录反映民生疾苦的纪实诗文,被复社文人推崇为“经世文学典范”。

官抚邦1602-1673年),官应震三子,字绥之,号蔤亭。两中湖广副榜,岁进士,文学家。妣黄冈进士、浙江按察使、山东按察副使、济南兵备道按察使周之训之女。四川省梓潼县知县。弃官,杜门著述,归隐官家大塆。官抚邦世称“诗词惊世,创作《涤放居诗集》,以山水田园诗记录鄂东风物,诗句“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被《黄州府志》列为明清黄州十大名句。散文代表作有《游三角山记》,被视作为黄冈地方文学史珍本‌。官抚邦三子官纯佑在京任国子监全国总督学期间,闲暇之余,系统整理官应震家族宗谱和官抚邦著述和诗文集,著作有《蔤亭府君著述》《涤放居诗集》。其中,《涤放居诗集》,(台湾)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图书馆收藏。

官抚邦著作丰硕,此录《癸未秋暮告奠母宋淑人文》(《祭母诗》)为凭。

《癸未秋暮告奠母宋人文》

官抚邦

痛哉我母!痛哉我母!

寻母何所?隤然荒土。

母诀何语,终何日辰。

殡何迁迅,复何衣衾。

冥力何资,几筵何陈。

伤心半载,千里弗闻。

忆执手别,命儿来期。

伯兄共订,母颜则怡。

今儿来矣,母知弗知?

临别再呼,及儿妇子。

廿年衰病,奉侍惟尔。

尔不我随,有如江水。

儿跪白母,兄筮仕初。

儿食指繁,敢以累诸。

刈禾偕来,兄笑云迂。

今妇子来,母胡不呼?

别母半载,母音阻断。

儿东省母,崇丛为闲。

敕断人署,并无相见。

怡怡平生,胡然中变?

宾御归楚,亦曰母安。

儿实忧疑,吞吐人言。

半载计传,忘生东奔。

寇扼其咽,我母阻东。

寇泛兵驰,连城猝夷。

我室以隳,十口逃外。

汲汲来追,乞命兵卫。

十日九饥,素帷频毁。

多难江湄,衰经不存。

茹草志悲,爰行爰止。

母榇何方,开棹钟陵?

兄滞淮阳,蒙衰御虏。

威名载扬,张仲管葛。

群挽其行,偶然军营。

识仲兄仆,逾航跃呼。

檝击我足,夏自秣陵。

冬春淮麓,远客家书。

盈箧累幅,我无寄声。

泣询母骨,曰葬秣陵。

我拜且哭,异方壤土。

庶几暂栖,我命伊何?

拊榇无期,誓死前去。

家僮我欺,篙师散尽。

十口曷妇,爰诉监军?

移湖之湄,我女卖婢。

为舟楫资,扬帆半月。

屡蹈虎尾,望见秣陵。

泪如铅水,掷家江干。

痛趋篙里,步步呼天。

喔喔请死,自数罪愆。

一年于此,母也明圣。

慰儿梦里,我且暂栖。

众赙之以,儿且淹留。

是为逆旋,觉来躃踊。

问兄闾里,躃踊百拜。

谢兄劳矣,兄德惟让。

推美外人,外人累累。

噫乎殷勤,日月伊记。

殡敛伊亲,找阻王事。

道远弗闻,迨乎闻矣。

痛裂奚云,我弟我侄。

可拜伊恩,栖栖僦寓。

转徙日月,忽闻忌辰。

剪纸向市,肃我后人。

尽及稚辈,群稚璧啻。

○○○○,葛轻霜积。

茕茕朝走,白草郊荒。

三牲何益?一滴徒浇。

儿哀敢诉,儿痛敢号。

冥冥赫赫,敢望鉴昭。

官应震家族事迹,散见于湖北地方志、宗谱及文人笔记,其忠孝气节与文武成就对明清两代的荆楚文化影响深远‌。官应震家族中,官抚极任太仆寺卿兼管贵阳清军驿传屯田事务,为了捍卫西南安定与国家统一大业,殉国四川雅安;官纯胤(官抚极长子)任沅江知府时,汇编《官氏三代诗文钞》,系统梳理官应震家族文学成果。官抚涣任浙江会稽县知县,壮烈殉国。

官抚邦在官抚极父子为国捐躯的噩耗传回故乡,官抚邦创作组诗《哭仲兄川南参议建之先生》(三十选三)。官抚极和次子纯徹父子遗体从四川雅安、成都迁回湖北浠水县城祖葬地。清康熙丁未六年夏(1667年)闰四月二十日,自雅安启程,移洪雅,再移嘉定,买舟历溆(州)、顺(庆)、重(庆)、夔(州)诸府,奔三峡,越瞿塘、滟滪之险,出巴东、黄陵庙,致祭毕,泊江陵,再过汉水,方城(河南南阳方城),顺江而下赤壁,秋七月朔二日,抵浠之兰渚(浠水兰溪),毕葬于(浠水)城南皂泥湖,此固万里而遥也。盖官抚极、官纯徹父子所处之境贫,所行之地险,而所历之事,在在使人破胆。现在读来,完全可以重现当时的情形。录如下:

哭仲兄川南参议建之先生

三十选三)

官抚邦

兄(官抚极)崇祯戊寅(1638年)秋,官黔,余破烽烟百里,走送赤壁。甲申(1644年),讯至金陵,方免晋府役,仍官黔,自是音问永绝。越十有六年,己亥(1659年)季冬,侄荫讯来自昆池,始知是父,是子,地异,事异,并历年升坠,道里通塞亦异,伤哉时也!逾年遣仆往,但语侄为寄阿尊,飞鸿天外一声耳,无何随殒异地。呜呼!梦与真,与讣至浠,已再逾年,为辛丑(1661年)之春暮矣。是日,拊膺泣绝,悲痛而为长言。

我不闻埙音,

居诸何寂寞。

雁行一回首,

事事悉如昨。

髫龄难兄弟,

操翰相磨琢。

骥足适先骋,

燕台何数数。


黄埃消盛年,

使我伤离索。

捐资代俶装,

我自忘贫薄。

三辅振天声,

军绩诚超卓。

风尘万里昏,

烈火家园灼。


奇云无根蒂,

灿烂走天末。

杰哉附云鸟,

彩逐流星烁。

奇云不可系,

我鸟将能托。

空余万里风,

飒飒推棠萼。

官纯依、官纯仍、官纯滋、官纯胤等人在浠水县黄龙山上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存世至今。

山川载不动太多的悲哀,岁月禁不起太多的等待。有家族亲情,悲欢离合的诗作。如,《颐岫居书斋,卉木数十本硕士弟手植也,独玉梅一株,忽然枯槁怪而惜之》等。

岫居书斋,卉木十本,硕士弟手植也,独玉梅一株忽然枯槁怪而惜之

官纯仍

窗下看梅妆,

物随人共亡。

一株犹卓立,

群蘖已全伤。

试想形容槁,

洵然气闭藏。

抚兹偏抱恨,

珍重借余芳。


注:硕士,官抚辰长子纯裔。

颐岫,官抚辰隐居地浠水县黄龙山颐岫居。

20241021日,万兵创作文赋《黄龙山官家大塆颂》,刊于《湖北日报》客户端。

(三)闲云楼的文学记忆

官应震以“词赋雄文”著称,被神宗赞为“忠勇直言”的政治谏官,同时是明代鄂东文坛的核心人物。《疏草》《官黄门奏议》体现政治洞见,以文学性见长,语言犀利,富有文采。晚年隐居浠水期间,《出燕诗》《太和诗》融道家思想,形成独特的隐逸诗风。闲云楼成为复社在中南地区的核心活动场所。1625-1644年间,在此举办文学集会47次,参与者包括复社领袖张溥、竟陵派代表刘侗等,直接影响鄂东文坛风格转向。官抚极女婿杜錬(黄冈进士、福建按察使杜应芳之子)组建“楚风诗社”,汇集鄂东三府十八县文人,家族成员担任首任社长。

官纯裔(官抚辰长子)、官纯依(官抚辰次子)等人继承文学传统,在“闲云楼诗文圈”定期举办雅集,现存《闲云楼唱和集》,收录官应震家族成员与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的唱和诗作137首。

官抚辰后人官文焕编纂《本草补遗》,将药物特性以韵文形式注解,开创“医文互证”的写作范式。书中“茯苓如君子,沉潜守坤德”等诗句,实现医学知识与文学意象的深度融合。

诗人官炬望断天涯路,梦过家山渡,浮生若草,缅事感怀,遂作《闲云楼怀古》《云鸿洞怀古》《涤放居怀古》《游闲云楼》等系列诗。在《闲云楼怀古》中,诗人凭栏极目,一河西流,暮雨烟波叠。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渔歌唱晚惊雁阵,古渡萧萧芦荻秋。千古兀立闲云楼,一阙深情《闲云楼怀古》。录如下:

云楼怀

官炬

危楼突兀倚山陬,

先人肇造乐遨游。

树色凭栏青入坐,

波澜荡岸绿环舟。

十年谏草如山叠,

一旦轩车付水流。

直信风云谓取携,

聊随鹿豕共淹留。

临岩手掬清溪月,

采菊香传白露秋。

雁阵几声添旧思,

渔歌一曲萃新愁。

晴烟斜惊孤城外,

暮霭横铺古渡头。

欲问当年无限事,

鸟啼花落雨悠悠。

    回望国史,已历明、清两朝。回溯家史,自官应震到官炬,历七世,跨200。官炬幼从学于祖父官沅(宰相姚明恭女婿官纯裔之曾孙)。挚友兼亲家、朝议大夫加运同衔长芦盐运使郭用仪叔鸿氏光绪九年岁次癸未仲冬月撰述《丙南先生传》。

官炬姐夫系湖广总督秘书周必三之三子周开第(浠水县洗马镇金谷山人),文采斐然。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然而,不变的是官家诗书人家传统,黄门甲第家声,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琼楼玉宇,花堆彻。白石山顶,有谁登绝。念先哲,词赋翰墨。人生短,光阴迫,万千思绪,化作长歌一阙《游闲云楼》。录如下:

游闲云楼

在邑城南乃先祖孝宣君宦归乐隐地(十六韵)

官炬

举步南城外,

巍然见庖楼。

沿河寻古道,

侧耳听鸣鸠。

雾卷青山外,

烟迷古渡头。

巉岩悬峭壁,

飞棹棹轻舟。

已是桃源地,

偏宜枕簟秋。

缠绵怀祖德,

瞻仰忆先猷。

邈矣能轻世,

归与可解忧。

去来亲草木,

坐卧狎鸟鸥。

白石堪书字,

回澜可沂流。

春观千岭雪,

冬一拥狐裘。

物候仍如此,

伊人宛在不?

山川存昔况,

风月至今留。

感慨添子恨,

沉吟动我愁。

登临空想像,

凭眺独夷犹。

地僻禅堂静,

岚深暮气浮。

此中堪托足,

应不让瀛洲。


注:孝宣君,系指官应震。

(三)官家塆的文学记忆

官抚辰长子官纯裔(1624-1660),兵部骑都尉,妣黄冈地区唯一宰相姚明恭1583-1644)(世称“姚阁老”)次女姚恭人1623-1713),葬浠水县清泉镇官家塆易家凉亭。官家塆现存官纯裔、姚恭人(正四品)合葬墓、官谏、蔡恭人(正四品)合葬墓。

原大中大夫云南粮储副使、年家眷世侄、浠水进士徐本仙撰述《孝节官母蔡孺人传》。录如下:

孝节蔡孺人(1648-1720年),郡庠生大章(1648-1681年)(震辰支,官纯裔长子官谏,字大章,第12世)官先生淑配也。蔡故望族,父庠生光翰公,以文学称,母余之自出孺人,生而贞静肃,姆教娴内,则年二十,适官,承家妇任,事孀姑(守寡婆母)姚,唯谨姚盖故相国讳明恭(宰相)(1583-1644年)女(1623-1713年),擅诗文,工女红,壶范素著,喜孺人,能继事,遂以宗妇,任委焉,秉理家政,内外整肃,深得姚欢心。大章公为诸生,性耽经史,不炉不扇,孺人篝灯,手绩以资膏火,阅十七载,公捐馆,遗两子、二女,俱孩提。孺人泣血毁容,不欲生者,再姚多方劝慰,谓,子幼室艰,吾且老徵末,亡人其曷倚?奈何以一死塞责耶?既泣曰,吾誓以死殉,今恐死须臾者,以老与幼,故强起治丧,咸叹。盖礼爰屏外事严,户庭上而垂白,孀姑下而茕茕弱息,以一持任之时,长君甫十龄,次(君)仅七岁,方之训不稍,盖姑恤及出就外传,犹时加督责,皆得以弱冠,蜚声黉序。侍孀姑,心力俱瘁,不敢告劳,饮食药饵,必躬自调奉服,御寝息体慰周至,姚得年九十八(实为91岁),康健如平时。越癸亥,姚以寿终,孺人泣几绝,殡敛祭葬,一秉于法。无何不数年,长君(官纯裔长子官大章)惨亡,孺人悲涕成病,年七十三而卒。夫孺人之在室也,不逊。古名媛,其适官也,足称新贤妇洎,中折天柱,筠守松操,母兼父,妇兼子,致孀姑,颐养大年。子成立,女宜家,辛苦备尝,历终身如一日。诗曰,柏舟靡他。又曰,思媚齐孺人有焉。因制例未获,达之彤管,褒荣后世,里党钦其懿烈,称以孝节,惟撮其大者,显者,定论焉。余宦滇南,其孙方舟,从余游者,数年因于母德,既贞且悉,爰儒毫以志。

2025611日,万兵在《湖北日报》客户端上,发表文字《浠水县清泉镇官家塆赋》。


03

官家塆的今天

明末鼎革(1644年)之际,官应震家族选择位于黄龙山上的浠水县洗马镇官家大塆作为隐居之地,开启了长达200余年的家族安居史。这片坐落于浠水县黄龙山西麓的聚居地,这里是家族躲避尘世纷扰的港湾,逐渐沉淀为承载家族记忆的文化地标。在此期间,家族安稳延续血脉,形成规模可观的家族墓群,墓群中错落分布着30余座墓葬,每一座都镌刻着家族成员的生平与难忘的往事,其中,官应震夫人宋淑人的棺椁从南京迁归葬至此,这一举措让家族先辈“归族而居”,象征着家族根脉在官家大塆的彻底扎根。

官抚邦曾任四川梓潼知县等职,在乱世中选择回归宁静,以躬耕、教子延续家族日常,以文字记录生活与心境,其代表作《游三角山记》等散文,描绘了黄龙山脉周边的自然风光,暗藏着家族成员在隐居岁月里的精神追求,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彼时的家族成员,或因明末清初的政治动荡不愿再涉仕途,或为守护家族安宁远离朝堂纷争,皆以官家大塆为家族集聚核心,过着耕读传家的生活,让官氏的家风与文脉在安稳中代代相传。

随着家族人口增多与家族生活变化,官应震家族的聚居地随之拓展。官应震长子官抚辰的长子官纯裔一脉,其后人逐渐从官家大塆分出走向更广大的生活空间,分别在浠水县境内开辟新的聚居点——清泉镇夏凉官家塆与蔡河镇解元咀官家下塆。这两处新聚居地与官家大塆相距不远,与故乡官坳塆从官家大塆迁回的官抚辰四子官纯恪后人,形成鼎足而居的格局。官抚极分支因任职而迁移到鄂豫交界处黄柏山国家风景区河南商城百战坪,官抚邦分支因任职安徽六安而迁出官家大塆,官抚涣分支因任职而移居武汉江夏,延续了官应震家族“择地而居、扎根一方”的传统。无论是夏凉官家塆的清幽环境,还是解元咀官家下塆的生活气息,都已成为官应震家族血脉延伸的新见证。

从最初的故乡官坳塆,到乱世隐居的官家大塆,再到分支拓展的官坳塆、夏凉官家塆与解元咀官家下塆,官应震家族的迁徙与聚居轨迹,始终与时代变迁、家族发展紧密相连。每一处聚居地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官坳塆见证了家族的发轫、崛起与回归,官家大塆承载了家族的隐居坚守与文化沉淀,新的官家塆分支记录家族的繁衍与拓展。官应震家族成员在不同历史阶段,或秉持“为官济世”的初心,或坚守“隐居传家”、“耕读传家”的选择,或践行“拓土安居”的担当,延续着官应震家族的脉络,让这段跨越四百年的家族史,在岁月长河中留下鲜活而独特的家族印记。


作者简介

兵,浠水县洗马镇人,翻译学博士、福州高校研究人员。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四川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全国多语种翻译人才库专家、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官春英,团风县马曹庙镇人,官应震第13世、官抚辰第12世孙女,兹字辈(第22世)。

20223月开始,在“秀美浠水”、《湖北日报》等官方媒体上,发表官应震家族文化研究系列文20243月,在全球华人出版社出版专著《官应震家族传》(万兵 官春英 著)(中国历史名人家族大系·黄冈卷),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收藏。

责任编辑:韩菁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