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襄南跨区域协同共治 新野白河滩成网红打卡地
湖北日报 2025-09-30 21:34:3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兆林 通讯员 李丹 赵月

9月24日,告别连日的阴雨天气,新野的城市上空碧空如洗。白河滩湿地公园里,粉黛花穗随风摇曳,金色的沙滩上游人如织,随处可见拍照打卡的市民。

“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市民归凤暖说,水清了,岸绿了,散步、游玩、垂钓的市民越来越多,白河滩湿地公园已成为该县网红打卡地。

如今的水清岸绿,在过去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世纪90年代,唐白河沿线厂房林立,废水和污水直排入河,生态严重受损,水质常年为劣Ⅴ类。

2010年,襄阳与南阳建立南襄唐白河流域联席联巡联防联控“四联”机制,资源互通、数据共享,健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启了襄南协同治理唐白河的新篇章。

2013年,新野县启动白河滩湿地公园建设,将直排白河的城市污水收纳后集中处理,对一河两岸进行生态修复,并沿着8公里的河岸建设了郁金香园、月季园、樱花园、桃园等多个园中园。

“春观郁金香,秋赏菊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新野县白河滩公园管理处主任叶晓宁介绍,依托白河滩公园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新野县连续6年举办郁金香文化节,成为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水质共治,生态共护。经过襄阳与南河十余年的协同治理,唐白河水质持续改善,长年稳定在Ⅲ类优良水质。

位于白河豫鄂交界处的白河国控翟湾断面水质自动站,每4个小时就对上游来水进行自动监测。襄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三级主任科员张振斌介绍,一旦发现水质异常,两地立即启动联防机制,共同巡查溯源,联合管控污染源。

责任编辑:胡弦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