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人形机器人​“荆楚”正在封闭训练,不久后将到工厂“打螺丝”
湖北日报 2025-09-26 19:42:45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源、通讯员况昕昀、冉文娟、周凯)火热的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上,湖北企业的身影愈发亮眼。9月26日,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入驻位于武昌区的武汉数创大厦。

名叫“荆楚一号”的人形机器人在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后,已经衍生出服务机器人和工业应用机器人两个类别共四款产品,分别面向教育、工业、政务、文旅等场景。

今年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团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飞激光”)和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在武昌区签署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落地协议。

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荆楚人形机器人是武昌区和武创院共同支持的首个项目,也是武创院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孵化的首个项目。荆楚人形机器人在短期内实现技术革新、品类扩充和市场开拓,离不开武昌区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逸飞激光的产业赋能以及丁汉教授团队的悉心指导。一系列成绩的取得,体现了荆楚人形机器人团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洞察力。

她说,武创院将继续坚定地做荆楚人形机器人的“战略合伙人”,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将共享武创院的创新生态资源,在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上,为项目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9月11日,省委主要领导在武汉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时强调,要瞄准“人工智能+工业”,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模型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物流等领域的落地应用,促进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各类工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跃升。

公开信息显示,“荆楚二号”目前正在进行封闭训练,不久后将在工厂车间上岗,从事零部件分拣作业。

武昌区负责人说,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入驻武昌,将有力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突破发展,助力武昌加快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和产业化高地。下一步,武昌将继续厚植沃土,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以全链协同厚植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出台“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和配套产业人才政策,依托首义科创基金矩阵打造千亿级科技金融服务,让人工智能在“热带雨林”式的创新沃土上拔节生长;二是以一流空间支撑人工智能聚势提能,加快推动滨江数创走廊等创新片区、武汉数创大厦等地标楼宇协同发展,引育并举布局大数据、软件服务等上下游企业,深化“一栋楼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发展特色;三是以开放场景牵引人工智能突破发展,系统梳理、定期发布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双清单”,因地制宜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医疗、智慧治理等开放场景,积极促进人工智能融合迭代、应用扩展和供需对接。

责任编辑:刘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