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2025.9.26《湖北日报》孝感观察
政策送暖,游子归巢。今年以来,孝感以浓浓乡情为纽带,以优渥政策为依托,大力推进楚商回乡与返乡创业工作。全市创新建立创业项目库,搭建对接平台,优化服务体验,让返乡创业之路更加通畅。截至8月底,全市新增返乡创业主体9568个,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澴川大地,只见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和梦想回归故里的游子们,正在家乡激起创业热潮,为孝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他乡纵有当头月,不抵家山一盏灯。”他们用行动印证着:故乡不再是回不去的远方,而是梦想启航的新港湾。
入园有帮扶 离园不断线
银湖创业园“全周期”护航企业成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周星 陈茜 向颖
“前几天收到了10万元厂房租金补贴,公司订单增加,这笔钱正好用于生产投入。”9月16日,湖北初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秋杰满脸喜色。
今年,该公司多笔订单开始批量供货,还不断接到新订单,汽车线束产量有望达到1000万套,较去年翻两番。“能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银湖科技创业园的贴心帮扶。”刘秋杰感激地说。
刘秋杰原本在一家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打工。2019年,28岁的他辞职返乡创业,在孝感高新区银湖科技创业园创办初和公司。该创业园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园,由孝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平台、场地、资金、人才、物流等要素保障。
初和创业之初很艰难,要配合客户做产品开发,不断投入却基本没回报,2020年初遇到疫情,经营更是难上加难。创业园雪中送炭,为公司申办厂房租金补贴,提供配套服务,帮公司渡过难关。
扶上马,送一程。自此,企业有求,园区必应。
2021年初,初和接到一家知名车企的订单,急需从北美进口塑料件,可公司没有进口资质。“找中介办资质,要价高,还容易受骗。找贸易商买塑料件,价格贵了50%,等于亏本干。”刘秋杰回忆说,公司正准备放弃时,园区帮忙找来靠谱的中介,两周内办好了进口资质,公司顺利完成订单。
有了大客户加持,初和的订单量大增。2022年8月,公司将厂房从800平方米扩至2000平方米。扩规本是好事,但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单子大但利润低,不降成本难赚钱。创业园再次牵线搭桥,初和牵手孝南舒氏集团,就近采购电工胶带,成本下降20%以上。
在创业园的“全周期”帮扶下,初和还闯进了海外市场。
今年5月,初和联系上一家国外客户,但对方要求合作伙伴通过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此时,初和因再次扩产已搬离了银湖创业园,刘秋杰便在网上找人代办认证,可对方不断加价却不见进展。无奈,刘秋杰找到“老东家”,银湖创业园很快推荐了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上个月,初和拿到了认证,本月与客户成功签约。
初和的发展,是银湖创业园扶持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园已入驻中小微企业245家,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
【画外音】
近年来,孝感依托现有园区和街区资源,建设多层次创业载体,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全周期”项目指导和政策服务。充分利用“微孝就业”平台,建立孝感创业地图,吸引返乡人员入驻创业园区。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返乡创业园12个、省级创业孵化园6个、市级创业孵化园3个,累计入驻企业2536家,带动就业近5万人,创造经济效益超80亿元。
降低门槛 简化流程 及时贴息
“创业贷”解了企业渴暖了创业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高玉峰 张正炳
9月19日,孝昌县经济开发区湖北平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总额2000多万元的钢结构订单。
“这批订单来得太及时了,占到我们年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公司负责人李平芳看着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眉头舒展。
2022年,李平芳返乡创办的平帆实业投产,专业加工钢结构厂房、幕墙钢件等。今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订单不足,经营遇到困难。开发区帮助对接了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可部分项目需要垫资建设,公司已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也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找银行贷款。
紧要关头,孝昌县人社部门上门服务,帮助李平芳通过“孝创贷”平台申办了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期限两年,财政贴息一半。“不仅解了公司燃眉之急,还帮忙节省了近16万元的利息。”李平芳感激不已。
创业担保贷款,是国家支持创业或扩大就业的贷款业务,由各地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财政部门给予贴息。今年以来,孝昌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流程、及时贴息等措施,进一步用好创业贷政策,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湖北合香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同样是创业担保贷款的受益者。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几十位宝妈正娴熟地搓制香珠,空气中弥漫着中草药特有的香气。创始人聂恋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从选材、炮制到加工,全部遵循古法纯手工制作。
与平帆实业重资产投入不同,合香序一无厂房、二无值钱的设备,是典型的轻资产企业。“过去我们是贷款‘困难户’,如今有政府基金担保,我们也成了银行的‘座上宾’。”聂恋笑着介绍,今年开年,中药材价格回落,公司急需资金采购原料,孝昌县人社部门急施援手,指导她申办了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除了解决融资难,今年以来,政府部门还帮助合香序引进急需人才、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该公司还受邀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与省内外多家景区达成产销合作意向。
政府多方解难,企业加快发展。今年,合香序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500多万元,带动150多名宝妈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画外音】
今年以来,孝感推进“返乡创业一件事”“个人创业一件事”政务服务落实落地,为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融资难是返乡创业者普遍遇到的难题,该市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的融资协调联席会议机制,着力优化贷款办理流程。截至9月15日,今年全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8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二,惠及6000多名创业者。
一声温情召唤
引来孚锐利3.6亿元投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陈峥嵘 刘佳文 刘蕊
9月17日,应城孚锐利智能制造生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为赶在11月份投产,工人们正在钢梁间加紧安装顶棚,焊接火花飞溅。
这个今年4月签约、投资3.6亿元的项目,源于年初在“蒲商返乡 创业故里”新春座谈会上的一声温情召唤。
应城人陈佳,几年前与合伙人在武汉创立孚锐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助力机械手、智能化生产线、定制化专机、桁架机器人及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制造与服务。
抢抓新型工业化机遇,孚锐利发展迅猛,从初创时750平方米的场地,扩大至10000平方米的工业园,产能依然跟不上订单增长的步伐,急需易地建设生产基地。
“我们响应‘楚商回乡’号召,但让我们下定决心落户应城城中街道的,是干部们掏心窝子的热忱与真诚。”陈佳介绍,家乡干部们有求必应、快速响应,让他们省心又安心。
“厂址一换再换,干部不厌其烦,全力满足我们的需求。”孚锐利科技(应城)公司总经理胡铁耀回忆,因公司轻资产运营需租赁厂房,首个选址基础设施老旧,钢结构不达标;第二处因原租户退租时间一再推迟,公司等不及。正当他焦虑之际,城中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斌“送来”了万联公司地块上的40亩闲置土地。因他前期功课做得足,这次尺寸、荷载、配套全部符合企业的要求。
好不容易找到了场地,可能源成本又让企业为难:天然气气源离项目约3.5公里,铺管预算高达80多万元。
一次会商结束时,胡铁耀试探着问能否为公司降低管道建设成本,没想到很快收到惊喜:院墙外的65万元投入由天然气公司承担,院墙内的21万元投入经协商降低4万元。
如今,项目冲刺投产,人社部门靠前服务,及时为企业招聘员工。目前,已有8名技术人员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一名综合助理已在武汉接受岗前培训。
“胡总,为员工办理入职和缴社保前,名单可交我们筛查,聘用应届生或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社保补贴。”人社部门将政策送上门,令胡铁耀倍感贴心。
乡情召唤,服务留人。今年以来,应城已签约楚商返乡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201.3亿元。
【画外音】
今年以来,孝感深入开展“孝迎楚乡·创在澴川”专项行动,通过“走出去”举办返乡创业推介会、“请回来”召开校友回归和楚商回乡座谈会、在沿海建立返乡创业联络站等措施,吸引一批孝感在外能人返乡创新创业。其中,今年8月在杭州举办的“孝迎楚乡·创在澴川”返乡创业推介会上,吸引100余名楚商参加,达成投资意向近5亿元。
从招员工到找合伙人
“五言陆色”带出80多个小老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刘壮 张弛 王洪静
“靠着李白村的人气,采摘、垂钓、吃饭一条龙,准能火!”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安陆市烟店镇李湾村的刘正亮正忙着给新建的农家乐收尾。
他口中的李白村,是隔壁烟店村的李白村文化旅游度假区。诗仙李白曾在此旅居十年,如今正与村头的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形成“上游白兆山,下娱李白村”的文旅格局。
“白兆山创5A,李白村创4A,山上山下联动发展。”谈及李白村的发展,湖北五言陆色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侯长博信心满满。
2015年,侯长博看中李白文化的魅力,毅然返乡创业。在政府资金与项目支持下,五言陆色以“公司+党组织+农户+专业合作社”模式,联合烟店村打造李白村,并提出“三步走”目标:让村民变房东、房东变股东、股东变老板。
村企共建,效应显著。盛唐田园专业合作社吸纳57户农户发展特色民宿;陆色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12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建成千亩农业观光园。土地和房屋由合作社统一托管给五言陆色运营,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共享红利。
融合诗、酒、花、宴等元素,五言陆色将李白村打造成了集农耕研学、古风游乐、主题康养于一体的唐风慢生活体验区。游客纷至沓来,李白村营收直逼千万元。2022年,五言陆色成长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次年,李白村获评3A级旅游景区。
“走到‘第三步’,人才短缺成为最大瓶颈。”为破解偏远山村引才难题,在创业补贴、担保贷款、免费培训等政策支持下,侯长博转变思路:变“招员工”为“找合伙人”。
李波原在外地做园林绿化生意,也是小有名气的网红。受侯长博邀请,他注册“李小白”账号,负责李白村的宣传,目前抖音粉丝达2.7万,微信粉丝过万。
曾在广东打工的董跃,租用景区土地建起儿童游乐场,与景区互补发展,“节假日每天至少入账1万元,最高时有6万元”。如今,他又以利润分成模式管理景区的14个智慧大棚。
刘正亮看好李白村的发展,返乡建鱼塘、养家禽、种果树。今年他家梨子滞销,借力五言陆色电商平台和分流的游客,2.3万斤梨子不到半月就售罄。最近,他又新建了3个鱼池和一家农家乐,准备联合李白村大干一场。
如今,在五言陆色“以大带小、互补发展”的带动下,已有80多人返乡创业,带动500多人家门口就业。李白曾经的求索之地,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诗画田园”。
【画外音】
今年以来,孝感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品牌,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土特产资源,以优势产业为纽带、龙头企业为牵引,聚焦“打造四条链”“构建一张网”关键要点,系统推进“十百千万”工程落地,构建产业、就业、创业联动的增收体系。工程实施以来,已直接带动5865人创业。
项目有人引 资源送上门
导师“陪跑”助宝妈创业月销50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欣 通讯员 周淑梅 李哲文
“多亏了创业导师一路护航,这个月我的电商店铺销售额已经突破50万元!”9月22日,在位于孝南区的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冰点传媒产教融合基地,31岁的叶小慧紧盯后台跃动的数据,笑意盈盈。
曾在外地汽车4S店担任主播的叶小慧,月入八九千元。去年8月,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她回到孝感,却在求职路上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转机出现在去年10月,她加入湖北冰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人社部门和与公司合办的技能课程培训中,结识了创业导师熊传兵。
“电商是轻资产创业的‘解药’。”熊传兵一语道破关键。随着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逐渐养成,会员周卡、代充等服务需求激增。这类生意无需仓储物流,核心在于合规供应链与精准运营。熊传兵整合正规卡密渠道,实现全自动发货,推出“平台赋能+技术培训+运营支持”三位一体模式,创业者无需加盟费、押金,盈利后再分摊部分推广成本,极大地降低了创业门槛。
在熊传兵的帮助下,叶小慧于今年5月成立了电商公司,首月会员销售额即突破了20万元。“从选品到投流,导师都手把手指导,像是创业路上的‘导航仪’。”如今,她的月销售额已经稳定在了50万元以上。
22岁的李悦彤同样是“陪跑计划”的受益者。大学毕业后,她立志做电商,却遭家人反对。她悄悄跟随熊传兵学习,首月便用业绩说服了父母。
“导师教我避开红海,专注影视、办公、教育类会员赛道。”她深入研究用户习惯:白天推WPS、百度网盘会员,晚间主攻视频、音乐软件会员。尽管不爱追剧,她却下载多个视频平台比对定价,紧跟热点提前布局热剧会员产品。创业半年,李悦彤的月销售额不断攀升,如今稳定在50万元以上。
“数字时代,家乡的土壤也能长出参天大树。”熊传兵表示,孝感通过政策扶持与导师“陪跑”,正助力越来越多“归雁”在家门口实现梦想。目前,该公司每年培训学员近2000人,涵盖主播孵化、电商运营等领域,带动孝感农特产品、纸品等热销。
【画外音】
今年以来,孝感构建创业导师体系,完善创业导师库,面向社会遴选了一批有经验的创业导师,涵盖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高校专家学者、投融资机构从业人员等人群,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创业指导和资源对接服务。如今,全市57位创业导师正一路“陪跑”,已为150多名返乡创业主体筑梦赋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