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音乐节上的那抹红:鄂州志愿者的暖心守护
湖北日报 2025-09-26 16:40:4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通讯员 鲁西

秋日的鄂州,因一场音乐节而沸腾。9月21日,银河左岸音乐节在武昌鱼的故乡圆满落幕。数万乐迷从四面八方赶来,在音乐中尽情释放热情。而比音乐更打动人心的,是穿梭在人群中的那一抹“志愿红”——他们用三千多次问询指引、一千多次物资分发和两百多次应急救助,织就了一张温暖的守护网。

微信图片_20250924133548_42_251.jpg

一套高效运转的“温暖”系统

这些志愿者并非职业工作人员,他们是大学生、社区干部、普通市民,甚至是自发加入的乐迷。音乐节期间,一位背着服务包的志愿者在烈日下连续行走数小时,只为给口渴的乐迷送去一瓶水;深夜散场时,志愿者们手持荧光棒组成“星光通道”,确保四万名观众安全有序离开。当“鄂州武昌鱼,再来看紫鱼!”的呼喊在夜空中回荡,许多乐迷回应着这份真诚,将离场变成了温暖的告别。

音乐节背后,是一套高效运转的志愿服务体系。鄂州市整合多方力量,构建了灵活的三级动员体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动员,近八百名群众自发加入志愿者行列,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924133657_43_251.jpg

“我们提前两天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岗位职责,还有鄂州的文化旅游信息。”活动组织者介绍。这些准备在音乐节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者们不仅是服务者,更成为了鄂州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发放的手绘文旅地图、讲解的武昌鱼故事,都让外地乐迷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服务盛会到点亮一城

志愿服务并未随着音乐节落幕而结束。为了保障乐迷顺利返程,鄂州将服务延伸至交通枢纽:前往武汉站的大巴上配备随车志愿者,他们热情介绍鄂州文旅资源,送上宣传册和交通攻略;武汉站出站口设置的引导服务点,实现了“从会场到车站”的无缝衔接。据统计,音乐节期间鄂州往返武汉站的接驳大巴达二百多趟,运送一万余人,在志愿者引导下整个过程平稳有序。

许多本地市民也自发加入城市侧志愿服务。他们协助引导观众、维护环境秩序,甚至向外地乐迷分享鄂州特色食品,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现着鄂州的热情好客。这种全民参与模式,让市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共同营造出“人人都是鄂州形象代言人”的浓厚氛围。

微信图片_20250923093826.jpg

近年来,鄂州市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不断创新,推出“鄂志愿”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发布全国首张城市级“志愿者证”,设立“志愿服务发展基金”。这些举措为本次音乐节的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音乐节已经结束,但志愿精神仍在延续。鄂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音乐节为契机,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发展,让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为文明城市创建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张乐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