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实训营园地|学好城管宣传“破圈课”
“城管日常宣传怎么跳出流程化、让群众愿意听?”这是我从事城管宣传工作以来,一直萦绕心头的困惑。此次赴宜昌参加湖北日报培训,短短数日课程紧凑充实,资深媒体老师们紧扣基层宣传痛点倾囊相授,不仅解开了我的迷茫,更让我摸到了“讲好城管故事”的门道,收获满满、感触至深。
作为城管宣传工作者,我们从不缺宣传素材——占道整治、垃圾清运、违建拆除,桩桩件件都和群众生活紧密相关。可实际动笔时却总“卡壳”。要么陷入“开展垃圾清运专项行动、完成拆违1000平方”的流程化描述,满篇都是生硬的工作术语;要么选角偏离群众视角,总盯着“宏大场景”写成绩,写出来的稿件没吸引力、缺感染力。“怎么让群众看懂城管工作?怎么选到能打动人心的题材?”这些问题,一直让我在宣传工作里束手束脚。
直到赵琳老师带来《基层人物出圈“保姆级”手册》,恰好精准击中我的困惑,为我打开了全新思路。老师那句“好的基层宣传,从来不是喊口号、堆成绩,而是藏在具体的小细节里”,更是瞬间点醒了我。原来我之前总执着于“严格执法”“加班加点”的笼统表述,却漏掉了工作中最有温度的细节。在劝离占道经营时,队员不是先亮规定,而是笑着问“大姐,家里是不是有难处,咱们一起想办法”;深夜处理完投诉,孩子发来视频说“爸爸,你又在路灯下吃盒饭呀”——这样的细节,比任何“坚守岗位”的描述都更动人。抓住这些不刻意、接地气的瞬间,才能让基层城管队员跳出“执法者”的刻板标签,变成群众眼里“有血有肉、可亲近”的身边人。
这次宜昌培训,对我而言不只是宣传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彻底的思路转变。城管宣传不用“端着”,不用把简单的事讲复杂,只要守住“真实、贴近、细节”三个核心,就能把日常工作讲清楚、讲生动。回到工作岗位后,我会把学到的方法落到实处——把“群众视角”装在心里,把“细节捕捉”落在笔端,以笔为媒,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讲好监利城管的故事,让城管工作真正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第54期全媒体实训营学员/监利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朱翩翩)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