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农产品“触电上网”有了标准姿势,蛮“新”的!
湖北日报 2025-09-18 18:10:3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子轶 通讯员 王永瑜 吕小可

清晨五点半,城市还未醒。刻板印象中,这时候菜农们总是起早贪黑地挑着蔬9菜到处叫卖。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需要扯着嗓子吆喝了——手机不断响起的新订单提示音成了忙碌的前奏。

这一变化源自湖北淘大集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优大集”平台。一个平台,给传统菜市场装上了数字翅膀,让传统的农产品交易焕发新生机。

如今,淘大集已成为湖北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标准化试点的“样板”之一,于今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它用一套标准化组合拳,打通了农产品流通的任督二脉。

给产业链装上“标准引擎”

湖北淘大集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一家基于电商平台的农产品供应链企业,采用“农产品本地电商 智慧仓储 同城绿色配送”自由采购、统仓统配的新型服务模式。

2025年,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一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淘大集抓住机遇,将标准化作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化这把“尺子”,让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都有了准绳。

公司搭建了“符合实际,适度超前”的服务标准体系,包含98项企业标准,以及29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和1项地方标准。这些标准如同交通规则,让农产品流通从“乡间小路”驶上了“高速公路”。

通过对全流程各环节进行标准化,公司立足“优大集”平台,建立智慧仓储服务,构建绿色同城共配网络,将互联网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重塑了农业产业链体系。

技术更新,让淘大集为农产品供应链装上了“数字大脑”。通过升级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系统,公司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这就像给传统的农产品交易配上了智能导航,让每个环节都能精准高效运转,就像给传统集市穿上了数字新衣,买卖双方还是那些人,但交易方式变得更智能了。

服务标准体系.jpg优大集服务标准体系示意图(通讯员供图)

设备更新构建“钢筋铁骨”

在总面积超9万平方米的12个仓储分拣中心,淘大集展开了一场”设备革命”。

针对农产品包装不一的难题,公司推动使用统一规格的预包装和标准化电子标签。这就像给大小不一的农产品穿上了标准“制服”,实现了快速批量识别。

公司建立了周转设备循环体系,将一次性包装成本转化为可循环使用的资产。这好比给农产品流通安上绿色心脏,既降本增效,又环保节能。针对农产品包装不一的难题,推动供应商采用统一规格的固定重量预包装,譬如3斤/5斤/10斤/20斤包装,并使用标准化电子标签,这些电子化标签承载丰富的追溯信息,比如订单号、品名、规格、批号等,可以实现快速批量识别,与后台系统无缝对接。

淘大集还将以旧换新玩出了新花样。平台聚焦于包装容器和耐用耗材的以旧换新,建立了标准化流程,并与现有物流体系深度结合。包装商品常用的塑料周转筐、鸡蛋托盘等包装容器可以以旧换新;酒店餐厨用品,如刀具、锅具等不锈钢餐厨用具等可以进行耐用耗材以旧换新。用户通过返还旧物获得平台的换新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新商品或享受会员权益等。

食品安全是生命线。淘大集用标准化筑起了一道防护长城。

通过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肉菜的前世今生。这如同给每份农产品都配发了“身份证”,从产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目前平台已与襄阳市“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对接,形成事前震慑、事后追责机制,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标准效果显现:生鲜品损耗率降低10%以上

标准化建设让淘大集尝到了甜头。从田间到餐桌,他们用标准化的力量让食材“鲜”人一步。

生鲜农产品损耗率降低10%-15%,配送成本下降5%以上,订单准点率提升至96%...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标准化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

2025年1-7月,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31%,新开拓的广州、东莞、苏州站点快速步入正轨。公司荣获”全国数字化商贸流通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成为行业学习的标杆。

如今,“优大集”平台已入驻商户近万家,服务采购客户40余万户。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产品交易平台,通过标准化焕新,已经蜕变为湖北现代化供应链的引领者。

随着“两新”标准化试点的深入推广,淘大集的创新实践正在为更多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淘大集样板”,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优大集物流配送中心1.jpg优大集物流配送中心(通讯员供图)

责任编辑:廖志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