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学生作文】苏州之行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9-18 09:39:58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当我踏入苏州这座江南名城时,我才真切体会到这句诗描绘的水乡盛景。三日苏州行,恰如翻开一部浸润着水汽的典籍,每一页都飘着江南的韵致。

抵达苏州的第一天下午,我们直奔金鸡湖。一下车,现代化的都市气息扑面而来,东方之门那独特的造型格外吸睛。傍晚沿着湖边漫步,微风轻拂脸颊,带来湖水的湿润气息。湖面上游船往来,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的高楼大厦倒映在水面,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都市画卷。

第二天上午,我走进了网师园。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园林,虽占地不大,却精巧雅致,处处彰显着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东部为住宅,有精美的砖雕门楼。西部花园以彩霞池为中心,亭台楼榭临水而建。园内植物搭配巧妙,去时雪白的紫薇花开得正盛,片片花瓣飘落水中。在此处,既能欣赏到古松的苍劲挺拔,又能品味到园内如诗如画的美景。园内西北角的殿春篇小院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假山、翠竹、花卉相互映衬,宁静而祥和,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感受着江南园林的精巧与细腻。

午后的平江路,是活着的姑苏图。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两侧白墙黛瓦的老宅临水而居,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风过处轻轻摇晃,河边的垂柳依依,长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随风轻拂。沿途,我走进了几家特色小店,店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文创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沿街的苏式糕点铺飘出甜香,混着河水的潮气,成了最鲜活的市井记忆。

第三天上午,我们来到了西园寺。这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一踏入其中,便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寺里古木参天,清幽宁静,黄墙黛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漫步在寺院中,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虔诚的人们在烧香祈福。我与父母将从寺院门口领来的三炷香点燃,加入了他们。许下最真挚的心愿。西园寺内的五百罗汉堂是一大特色,堂内五百尊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尊罗汉都有着独特的面容和姿态,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术。在寺内还有许多随处可见的小猫,它们或慵懒地晒太阳,或悠闲地踱步,为这座寺院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与趣味。站在湖心亭,看着周围的湖光山色,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钟声,内心也变得格外平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悠悠钟声所驱散。

下午,我们前往了苏州博物馆西馆。馆内的青瓷、苏绣,及镇馆之宝吴王夫差剑,从古代的文物到现代的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苏州的过去与现在。

夜幕降临,我来到了山塘街,华灯初上,山塘街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古街沿着山塘河而建,河中画舫往来穿梭,船头的灯笼在水面上摇曳出光影。街边的店铺灯火通明,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我们沿着古街漫步,欣赏着两岸的夜景,感受着山塘街的繁华与热闹。在这里,我品尝了苏州的特色美食,如海棠糕、梅花糕等,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为这次苏州之旅增添了一份甜蜜的回忆。

三日匆匆,却似读罢一部厚重的书。网师园的巧、平江路的活、西园寺的静,在记忆中交织,终成一句:此心安处是姑苏。

作者:宜昌市田家炳中小学903班余笑甜

指导教师:吴涛

责任编辑:夏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