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张枭羿 丁绮梦)从拆解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单一产品到覆盖消防、巡逻、观光等多领域,宜昌鑫威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路线,用十五年时间,逐步掌握电机、电控、驱动系统等核心技术,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成为业内标准制定者和技术创新引领者。

近日,记者走进枝江鑫威公司总装车间,长180米、宽72米的厂房内,不同类型的特种电动车分类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对部分车辆进行最后的组装。总装车间内,大大小小的电动车共计20余种。据了解,高峰时期,一年有1500台定制车从这里运往国内外市场。

2001年,在广州工作的危平在新能源车型领域研究,电动高尔夫球车是他接触到的最先进的特种电动车车型。电机、后桥、控制器,包括悬架等都要从美国进口,运到国内组装完成费用高达5万元到6万元。看着电动高尔夫球车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组装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危平决定,买一辆电动高尔夫球车,拆开来研究。

“拆解式学习” 不仅为危平筑牢了特种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根基,更让他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找准了方向,为日后公司的技术创新埋下关键种子。带着多年积累的技术认知与行业洞察,2010年,危平毅然离开原企业,创办鑫威公司,坚定聚焦特种电动车赛道,逐步推出覆盖电动观光车、巡逻车、消防车、搬运车、主题花车等在内的九大产品系列,产品广泛适配景区、园区、市政、物流、文旅活动等各类场景,快速在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

2019年,中国科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基地发出挑战,需15吨级遥控运输车,且禁用进口部件。危平带领团队攻坚一年半,在双桥驱动基础上研发三桥三电机驱动系统,调整液压遥控转向技术,优化车辆制动方式,确保车辆运输安全。最终,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组装的两台15吨级遥控运输车顺利交付。

“这种车型是相当复杂的,它有3套自动系统和3个桥的驱动系统,控制器这一块就有6个,在这上面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当然也在国内填补了一项空白。”宜昌鑫威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危平说。
目前,公司已能为司法、消防、公安等系统,以及景区、校园、社区等特殊场景定制特种车辆。定制版图覆盖各类场景,从高端大型设备运输到最具烟火气的夜市地摊,销售版图也从国内延伸至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特种车这个行业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因为它的品种比较多,种类需求比较复杂,不是大批量可以生产的,这样就促使企业要在这个领域深耕积累,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论基础、实验数据,来完成后面的设计和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危平表示。
企业成长的核心是技术。为此,鑫威公司每年将不低于销售额5%的经费用于研发,同时与武汉理工大学、上海骏狮汽车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智囊团队提供理论支撑,由工程师把创意转化为图纸,枝江职业技术学院输送的技工让天马行空的构想落地。目前,公司已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12项,成为业内标准制定者和技术创新引领者。
“未来,我们会在细分车型上持续深耕——像双头驾驶转运车、可进电梯的搬运车,以及服务特殊部门的定制化物流车,都会是我们重点打磨的方向,力求在功能和适配性上做到更优。在观光车领域,我们则计划通过差异化的造型设计,推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车型,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审美与体验需求,进一步拓展观光车市场。此外,在大型改装车领域,凭借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已是国内众多客户的首选合作厂家。” 危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