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这些车竟然是“枝江造”?!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9-16 14:34:34


从拆解模仿到自主研发,从单一产品到覆盖消防、巡逻、观光等多领域,宜昌鑫威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路线,十五年间,逐步掌握电机、电控、驱动系统等核心技术,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更成长为业内标准制定者与技术创新引领者。



近日,记者走进宜昌鑫威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这座长180米、宽72米的厂房内,不同类型的特种电动车分类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对部分车辆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总装车间内,大大小小的电动车品类达20余种。高峰时期,一年有1500台定制车从这里运往国内外市场。



特种电动车看似结构不复杂,但其核心技术的突破,却经历了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漫长探索。



2001年,彼时仍在广州工作的危平,已开始深耕新能源车型领域。当时,电动高尔夫球车是他接触到的技术最先进的特种电动车车型,但这类车辆的电机、后桥、控制器乃至悬架等核心部件,均需从美国进口,仅进口部件加国内组装的成本就高达5万至6万元。危平下定决心,买一辆电动高尔夫球车,通过拆解研究突破技术壁垒。



这场“拆解式学习”,不仅为危平的特种电动车事业奠定了技术基础,更在他心中埋下了公司日后技术创新的种子。2010年,危平离开原企业,正式创办鑫威公司,专注深耕特种电动车赛道。



创业之初,中国科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基地抛出一项技术难题:急需15吨级遥控运输车,且明确要求禁用进口部件。接到需求后,危平带领研发团队开启攻坚,历时一年半,在传统双桥驱动技术基础上,创新研发出三桥三电机驱动系统;同时优化液压遥控转向技术,新增多重车辆制动方式,全方位保障运输安全。最终,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组装的两台15吨级遥控运输车顺利交付,圆满完成任务。


“这种车型的研发难度相当大,它搭载3套自动系统和3个车桥的驱动系统,仅控制器就需要6个。”宜昌鑫威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危平介绍,“这次研发不仅让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技术成果,更填补了国内该类特种车辆的技术空白。”



如今,公司产品已涵盖电动观光车、巡逻车、消防车、搬运车、主题花车等九大系列,定制化服务更形成全面布局——既能为司法、消防、公安等系统提供专业特种车辆,也能为景区、园区、校园、社区等场景量身打造适配车型,业务范围从高端大型设备运输延伸至充满烟火气的夜市地摊配送车,只要客户有需求,就能提供定制解决方案;销售版图也随之从国内市场逐步拓展至东南亚及欧洲市场,广泛覆盖公共安保、物流运输、休闲观光等各类场景。



“特种车行业是不可或缺的领域,其产品品类多、需求场景复杂,无法进行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危平进一步解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深耕技术、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验数据库,才能精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高效完成后续的设计与生产工作。”



“企业成长的核心是技术。”基于这一理念,鑫威公司每年将不低于销售额5%的资金投入研发。同时,公司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武汉理工大学、上海骏狮汽车设计研究院提供专业理论支撑,自有工程师团队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具体设计图纸,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输送的专业技工则让这些“天马行空”的构想落地为实体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12项,真正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创新引领者”的跨越。



谈及未来规划,危平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多个细分领域持续深耕。比如双头驾驶转运车、可进入电梯的小型搬运车,以及特殊部门专用物流车;在观光车领域,我们会通过差异化造型设计,推出系列化特色观光车型;此外,大型改装特种车也是我们的核心发力点,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该领域客户的首选合作厂家。”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丨通讯员 张枭羿 丁绮梦

责任编辑:张圆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