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8月初,歌手刀郎在宜昌演唱了新歌《秭归鸟》,引发网友热议。悠扬的旋律中,秭归这座小城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作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秭归成为了“四季有鲜橙”的脐橙产地,脐橙产业已经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出口的全产业链体系。
四季飘香 橙业兴旺
“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秭归的脐橙四季飘香,全年不断。
当前,秭归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100万吨,脐橙已成为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从事脐橙相关产业。
▲四月末,橙农正采摘伦晚脐橙
在这里,一批批金黄俏丽的秭归脐橙鲜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品尝鲜果,脐橙还能怎么吃?
为解决脐橙季节性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今年6月,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以下简称屈姑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全自动化浓缩橙汁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生产线日加工鲜果超600吨,可生产高品质浓缩橙汁40余吨。
▲秭归县屈姑农业工人在浓缩果汁生产线上工作
8月26日,在屈姑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生产脐橙饼、橙丁酥等休闲食品。据屈姑集团办公室主任陈艳芳介绍,脐橙饼、橙丁酥广受欢迎,8月份以来,工厂日产量高峰时超20万枚。
脐橙的“变身”远不止于此。果皮、果渣可制成橙皮、果酱;果肉能做罐头、蜜饯;果汁则可加工为浓缩汁、果酒、果醋等。在屈姑集团的柑橘产业链体验馆中,多种产品琳琅满目,仅脐橙酒就有干型果酒、白兰地、蒸馏酒等二十多个品类。轻酌一口,清新馥郁的橙香扑鼻而来,果酒保留了秭归脐橙的独特风味。
现在,秭归脐橙的衍生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148个国家和地区。
精深加工 橙尽其用
“一个橙子的利用率可达95%。”据屈姑集团研发中心主任何祥介绍,屈姑的零废弃加工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将一颗脐橙“从花到果、从枝到叶、从皮到渣”吃干榨尽,这种高效的利用方式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线,从食品领域延伸到了更多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
作为扎根一线16年的科研工作者,何祥长期致力于脐橙精深加工研究。他牵头实施多个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累计获得11项发明专利、108项实用新型专利,登记科技成果4项。
▲秭归县归州镇彭家坡村,橙农用无人机转运采摘的伦晚脐橙
目前,何祥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正紧锣密鼓地研发脐橙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旨在从脐橙中提取出精油、果胶、纤维等成分。
其中,精油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天然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空气清新剂、清洁产品、香水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从精油中进一步分离出的萜烯类化合物,被视为高端制造业的“宠儿”,不仅在涂料、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材料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每年公司都会将营收的3%到6%投入到研发中。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据何祥透露,自2019年提出该项目以来,公司便与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展紧密合作,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现已进入工艺验证阶段。
千年橙香 文化新韵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橘颂》中借橘喻志,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的品格。屈姑集团的名字,也正取自屈原之妹——“屈姑”的民间传说。相传,屈原投江殉国后,屈姑化为秭归鸟,日夜呼唤哥哥归来。
千年文脉,延续至今。秭归脐橙在当代文化浪潮中焕发新生。2022年,宜昌文旅IP之一“橙甸甸”,以其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尤其是赢得了Z世代的喜爱。这颗圆滚滚、笑容灿烂的卡通橙子,带着满满的亲和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秭归脐橙以及其背后的风土人情。
走进宜昌博物馆或者各大文创店,“橙甸甸”的文创产品也占据C位。不少年轻人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带着“橙甸甸”毛绒玩偶在宜昌地标打卡的照片。
▲宜昌文旅IP“橙甸甸”毛绒玩偶。图片来源:宜昌礼物
而在宜昌滨江,一家以橙色为主色调的餐厅颇为显眼。这家餐厅名为“橘子元宇宙”,由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屈姑商贸有限公司经营。
餐厅内,橙色的餐桌、沙发座椅随处可见。店内菜单上也有很多用橙子制作的饮料、菜品。这种用特色主题餐厅传播脐橙品牌价值的方式,得到年轻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从屈原的赞颂到崭新的IP形象,千百年来,脐橙的生命力始终在这片土地自由绽放,未来,秭归脐橙的甜蜜滋味将会随着歌声飘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白龙岗纪事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