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许家冲村:
洗衣池旁的“问题账单”清了零
许家冲村便民洗衣池旁,和谐安宁的生活图景。 (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国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郑岚 夏晓君 通讯员 袁平 刘佳昕 江玲玲
8月21日,紧邻三峡大坝的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村民刘正清走进公共洗衣房,取出洗净甩干的衣物。
许家冲地处三峡工程的坝头库首,全村共有593户1459人,坝库区移民占了九成。
“看你们日子过得好,我高兴。”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个移民村,看望乡亲们。洗衣池旁,总书记亲切地接过村民洗衣用的棒槌,俯下身试着捶打了几下衣服,并了解这个移民村的变迁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
7年过去,昔日洗衣池边,建起了洗烘一体的便民洗衣房。从篮球场到老年大学、从一根绣花针到一朵绣球花,洗衣池旁,村民们的一个个“心愿清单”落了地,“问题账单”也清了零。
一件衣裳,洗出一个洗衣房
移民前,许家冲村民祖祖辈辈在江边用棒槌捶打洗衣。搬迁后,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2012年,村里通过捐建的方式,引来山泉水,修起了便民洗衣池。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成了村里每天的日常,也拉近了邻里的感情。
2023年的一天,村党支部书记谢蓉遇到望婆婆提着刚洗完的衣服回家。没拧干的水顺着篓子流出来,打湿了望婆婆的衣服。
来到洗衣池,谢蓉蹲下身,和正在洗被套的村民刘正清聊了起来。
“夏天的衣服还好,冬天的厚衣服和床单被套这些大件难得拧干,洗起来很费劲。”刘正清说,要是村里有个能甩干晾晒的地方就好了。
谢蓉心里一亮:何不把洗衣池旁闲置的平房利用起来,建个有洗衣机、烘干机的共享洗烘房?
“建洗衣房?村里哪有钱?”
“装了也怕用不了多久就搞坏了!”
“还不如发点洗衣粉来得实在!”
院坝会上,谢蓉抛出提议后,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谢蓉带着村干部和党员代表挨家挨户走访后,算了一笔“洗衣账”:闲置房是现成的,不用花钱新建,咱们再添几台洗衣机、烘干机,一共两万多元就能办成。“老乡们今后洗衣服,尤其赶上刮风下雨天,室内方便多了。洗衣池咱也继续用,大伙儿还是可以边洗衣服边唠嗑!”
很快,改造一新的洗烘房和晾晒场免费开放。党员干部一边帮洗衣的村民搭把手,一边与来洗衣的村民拉家常,将村民的“心愿清单”记在心里。
一个食堂,吃出幸福滋味香
“今日菜品:青椒炒肉、麻婆豆腐、番茄蛋汤……”正午时分,许家冲村幸福食堂饭菜飘香,早早坐满了前来就餐的老人。在这里,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其他村民只收成本价。
“吃饭方便,还有人唠嗑,蛮热闹!”84岁的村民万发桂,老伴去世多年,子女在外,常年独居。村集体运营的公益食堂,解决了村里30多名老人的吃饭难题。
幸福食堂的诞生,同样来自村民的“心愿清单”。
一次,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在洗衣房听到几个老人拉家常时感慨,儿女外出打工,在家吃饭能凑合就凑合,有时候吃一顿管一天。
他一打听,发现村里许多老人做饭都不方便。村里组织“七点夜话”,决定建个幸福食堂。党员刘正军、望少林主动带头,村民也纷纷参与到幸福食堂建设中来。
村里的企业、乡贤能人听说后,你捐1000斤米,我捐100斤油,他扛来一头280斤的猪……最多的一笔物资捐赠,超过了1万元。
2023年10月20日,村里的幸福食堂投入运营,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从那天开始,幸福食堂的捐赠清单越来越长。如今,对外营业加上村集体补贴,幸福食堂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村民怎么盼,村里就怎么干。”近年来,许家冲通过洗衣房听民声、院坝会集民智、走访解民忧,在党员带动下,家政便民、卫生整治、矛盾调解等服务覆盖全村,落实村民需求152项,解决实际问题289个。
一根绣花针,绣出移民新生活
“这是我们设计的DIY系列绣花产品,买回家对照教程就能制作,很受市场欢迎。”村里的绣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内,峡江牵花绣第六代传承人徐兴敏正带着绣娘们编织非遗“牵花绣”材料包。
她们与北京一家公司合作,将峡江元素与时尚结合,推出挂件、胸针、刺绣摆件等一系列产品,通过线上卖到全国各地,带动了周边大批移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作为“牵花绣”第五代非遗传承人,谢蓉在2012年组建了这家合作社,接着又建起了许家冲第一家民宿。随着“牵花绣”基地扩大到1000多平方米,民宿发展到38家,许家冲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9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2018年的1.7万元增长到如今的3.6万元。
洗衣房里,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乡亲们渴望发展,盼着在家门口挣到钱,只能立足于‘三产’。”村干部挨家走访,向村民问计。
“绣球花花期长、花色艳,与许家冲村原有的‘牵花绣’产业一脉相承。”瞄准“三峡绣球第一村”,走访中,村里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特色,村民也动员起来了。
不远处的大棚里,2万盆绣球花苗长势喜人。“今春去昆明学了栽培技术,回村就启动了育苗。”在村后备干部乔青、谭敏的守护下,首批万株花苗已达移栽标准。“成本五毛,售价两块,算下来一株至少赚一元。”
花箱制作车间内,工匠望少林专注地将镁泥花盆一一抛光:“去年村干部带我去徐州考察,回来村集体就办起了花箱厂,一年卖了5万元!”
“坝头库首第一村哪,村规民约我遵守啊,移风易俗我先行哪……明示党员亮身份哪,发展产业我带头啊,优质服务暖民心哪……”唱党员公约,是村党支部主题党日的老传统。眼下,公约内容已更新到第9版。
等到堂前屋后绣球花开,长江岸边花团锦簇的许家冲,将让更多游客有得玩、留得下。
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
国际旅游节9月6日开幕
同期举办知音湖北·2025
全球旅行商大会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理略、通讯员鄂文旅)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六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将于9月6日至10月5日在宜昌市举办,同期还将举办“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
本届旅游节以“唯见长江 最美三峡”为主题,设置四大核心活动,兼顾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与惠民服务。宜昌市副市长崔伟宁介绍,9月6日晚7时30分,开幕式及文化惠民演出将在夷陵区拉开帷幕。全国顶尖导演团队将创新运用长江水面舞台、声光电特效、无人机及烟火秀等,呈现“人景相适、现代活力、视听震撼”的演出盛典。
旅游节期间,多项特色活动将陆续开展。在宜昌城区举办的峡区旅游嘉年华活动,将邀请国际旅游学会专家、国内外峡区旅游城市代表等参加,成立世界峡区旅游联盟并发布《世界峡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宜昌宣言》。“风味湖北 滋味宜昌”特色美食文化活动同步开启,将在城区重点商圈举办宜昌三峡名厨美食文化沙龙、红油包子技能大赛等。
三峡文旅集团将推出“礼遇‘峡客’惠游宜昌”系列活动。该集团董事长王精复介绍,旅游节期间,三游洞、三峡猴溪等六大景区每日限量推出1元门票;10月中下旬,购买六大景区任意门票可7天不限次游览;游客还能通过集章兑换文创礼品。此外,“两坝一峡国潮汉服文化盛宴”“车溪民俗文化节”“天龙湾光影花灯展”三项文化体验活动,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峡江文化与土家风情。
同期举办的“知音湖北·2025全球旅行商大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宜昌市政府共同主办,以“知音湖北·大美长江”为主题,聚焦国际旅游合作与湖北文旅资源推介。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吴烨介绍,大会将邀请国际旅游组织代表、4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境外旅行商及OTA平台、航空公司代表参会,向全球集中推介“神武峡”“赤黄红”等多条国际精品线路和知名旅游景区,发布湖北文旅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大会将搭建高端对话与商务洽谈平台,围绕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文旅品牌影响力提升等主题展开探讨,并促成“引客入鄂”项目签约。其间,将组织参会嘉宾沿“宜昌—恩施”“宜昌—神农架—十堰”两条精品线路开展踩线考察。
湖北升级城市更新
加快转向“投资于人”
打造万里荆楚绿道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宜昌市滨江公园灯塔广场,由老旧码头改造而成,是该市滨江岸线绿廊的重要节点和新地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文中提到:
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宜昌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武汉、宜昌入选全国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襄阳、宜昌、孝感入选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荆楚大地上,一批具备宜居、美丽、韧性特质的城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用“居民出资、企业兜底、政府奖补”的思路,服务老旧小区原拆原建。8月19日,央视《焦点访谈》将镜头对准宜昌望洲岗片区危旧房改造。
经过原拆原建改造,宜昌原望洲岗10号居民楼有了一个新名字:望洲幸福里。这一饱含美好寓意的名字,既生动体现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湖北在城市更新领域积极探索、蹚出发展新路的典型缩影。
湖北日报讯 (记者肖丽琼、实习生赵尹、彭馨仪)“十四五”以来,宜昌先后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示范城市,获评中国人居环境综合奖。这一系列殊荣的背后,是宜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危旧房改造,是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我们转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居民被动参与的组织形式,通过组建联合社,统一居民意见、统一归集产权、统一改造流程,房子‘改不改、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宜昌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靳宏强说。
据介绍,宜昌已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危旧房改造市场化路径。政府提供规划、土地、金融、房屋收购等支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全周期服务,显著提升了群众自主更新、企业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危旧房改造经验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多次推介宜昌改造经验。
同时,宜昌还以需求为牵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例如支持市场主体提供刚需、青年公寓、适老化住房等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居住需求,开展高品质住宅项目试点,高标准建设“好房子”,高品质配置“好服务”。近年来,宜昌商品房成交价格总体平稳,商品房去化周期始终位于合理区间。特别是2024年以来,宜昌市出台综合性民生保障12条措施、房地产健康发展6条措施,形成“短期刺激需求、长期优化供给”支持政策体系,房地产市场信心大幅提振。
演唱会上
一瓶折耳根水何以出圈
湖北日报亿级新媒体矩阵
助推城市品牌影响力建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邓云
“湖北日报去太原报道刀郎演唱会,给你们点赞!”“为湖北点赞,为三峡新闻点赞。”……8月16日至17日,刀郎在太原开演唱会,湖北日报三峡分社官方抖音号收获大量网友点赞。
湖北日报为何赴山西太原报道刀郎演唱会?这场跨省之旅的背后,是一瓶折耳根水火爆出圈的故事。
从宜昌到太原,从一首歌到一瓶水,从一场演唱会到一个地方主打产业,从一个IP到一个城市品牌,从一次跨省传播到两省文化交融,湖北日报以刀郎演唱会为契机,以宜昌折耳根水为主线,通过全程新媒体叙事,打破地域限制,将演艺经济线上流量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城市品牌影响力。
伴手礼视频引发热议
灵活应变为网友释疑解惑
8月2日至3日,刀郎在宜昌市举办演唱会。湖北日报三峡分社将此次报道作为深度全媒体化转型的重要练兵,成立全媒报道小组,与总部充分策划、沟通,打好主动仗,将方案具体到天、到人。
湖北日报新媒体粉丝量超1.59亿,在全国省级党报中,湖北日报抖音号、快手号粉丝量排名第一,微信粉丝量排名第二。报道小组决定,通过直播、短视频、微信、微博等方式,全员、全程、全时、全素材、全系列、全平台直击刀郎演唱会。
宜昌市为刀迷准备了4万份赠送的伴手礼,其中包括产自宜昌当阳的折耳根水。三峡分社发现,网友都在关注伴手礼视频中的折耳根水:“第一次听说折耳根水,好想喝一口”“这个水,本地人都没见过”……
湖北日报编辑部多次强调,重大报道事前要充分准备,“战役”打响的那一刻,既定方案就要随时灵活应变。循着网友的热议,8月2日下午,湖北日报三峡新闻微信公众号专门推送一条报道《刀迷一到宜昌一脸疑惑:折耳根水是啥?》,为网友释疑解惑——折耳根又名鱼腥草,宜昌当阳是鱼腥草之乡,鱼腥草产业也是当地主打产业之一。
直击折耳根水成黑马
演唱会流量引至本土产业
为满足网友的好奇心,记者在长达7个小时的直播《实时直击 | 刀郎2025宜昌演唱会现场》中,邀请各地刀迷现场测评折耳根水。
此次演唱会,湖北日报饱和式生产了60多条原创短视频,《宜昌折耳根水到底是什么味》登上抖音同城热搜榜首。“宜昌送全国刀迷折耳根水”“爱吃和不爱吃折耳根的都沉默了”等话题,在湖北日报新媒体平台迅速发酵。微信推文《王炸!刚刚,万人流泪合唱!》发布不到1小时,阅读量突破10万,湖北省文旅厅官方微信全文转发。
怎样接住这泼天的流量?湖北日报编辑部曾提示,透过演艺活动看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关注演艺经济对城市文旅、本土产业、地方经济的助推作用。于是,多方连夜策划后确定,邀请网友打卡折耳根之乡,湖北日报全媒体跟踪策划、实时报道。当阳市委宣传部、当阳市文旅局、当阳市融媒体中心共同录制喊话视频至次日凌晨3时。
8月3日,湖北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重磅策划《散场别走!凭演唱会门票玩一天,大巴、礼包,统统免费》;湖北日报微信、微博发起“一句话换一箱折耳根水”互动活动,网友留言700多条。
8月4日,“折耳根宠粉专线”开通,免费大巴接送刀迷前往当阳生产基地,体验“神奇之水”的一日之旅。
从预判折耳根水会火,到组织刀迷打卡折耳根之乡,前后不过48小时。算法面前,兵贵神速,媒体和地方迅速联动,让折耳根水成为刀郎宜昌演唱会的流量黑马,将演唱会流量引至本土产业。
登上太原抖音榜第一
跨省续热让企业订单飙升
第一波流量如何承接?短暂的热度如何转化为持续影响力?
8月6日,湖北日报三峡分社与当阳市委宣传部、当阳市融媒体中心、折耳根水生产企业湖北宜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讨论后决定:借助第一波话题的热度,把宜昌折耳根水带向更大的市场;跟上刀郎演唱会,奔赴下一站;策划折耳根水邀刀迷共赴太原的活动,组织真实用户跨省参与“折耳根水之旅”,打造可移动的热点。
8月9日,湖北日报全平台发布征集令《仅限20人!听刀郎演唱会,包吃!包住!包玩!》《加推,刀郎演唱会之约》。短短数天,300余份报名信息从全国各地涌来。
当阳市委宣传部、当阳市文旅局对接山西文旅资源;湖北宜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连夜定制灯牌;湖北日报全媒报道小组与报名歌迷一对一沟通,安排赴太原的食宿行程,协调现场动线与拍摄机位……
湖北日报新媒体开设“折耳根水之旅”专题,40多条原创短视频密集发布,其中,《刀郎太原演唱会倒计时3天,记者直击第一现场》登上太原抖音热榜第一位,创意视频《燕子别走》为活动预热,“折耳根水接刀郎下班”“三国文化遇见三晋大地”等话题持续发酵,视频总播放量突破500万。
《实时直击|刀郎2025太原演唱会》,直播总时长超过30小时,其中记者出镜直播约10小时,70万网友在线观看。
微信推文《带上接头信物,刀郎演唱会见!》《刚刚!王炸一幕,太燃了!》等,总阅读量近30万,“感谢湖北日报让我们圆梦”“折耳根是真爱”等留言刷屏。
湖北宜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订单一路飙升,董事长汪革命连夜到车间打包发货。全国各地申请销售代理的电话纷至沓来。
发布两省文旅“订婚宴”
鄂晋同好助湖北品牌破圈
“鄂晋同好”让两地文旅“喜联姻”。8月16日开始,湖北日报三峡分社通过视频号、抖音号,陆续发布山西陈醋与湖北折耳根水“订婚宴”、湖北文旅和山西文旅“订婚宴”等短视频,两地文旅和网友们互动踊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带着折耳根水,打卡山西老陈醋宁化府,推出视频《太原的这座“王府”藏着什么?超哥带你一探究竟》《山西味儿和湖北味儿碰上了,这感觉太上头》。
三峡新闻微信推文《刀郎一首〈秭归鸟〉,让宜昌人多了个亲戚……》,从关公出生地、关公“拼事业”之地,貂蝉故乡、昭君故乡,运城鹳雀楼、武汉黄鹤楼,吕梁北武当、十堰武当山,刀削面、热干面等9个维度,盘点山西和湖北“相通”的文旅资源。
8月16日晚,刀郎在太原演唱会上唱响为宜昌定制的歌曲《秭归鸟》。荆楚文化与山西文化在曲声中交融,余韵久久。
从一日之旅,到跨省之旅。刀郎演唱会“折耳根水之旅”,把宜昌当阳鱼腥草产业(折耳根水)热度推到山西,实现湖北产业品牌的跨省破圈。
湖北避暑游
清凉地标留客 花式服务贴心
宜昌百里荒景区举办的帐篷露营季吸引大批游客。(景区供图)
文中提到:
神农架、利川、武当山、九宫山、百里荒等景区均被列入湖北十大避暑目的地,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全国16条避暑旅游路线中,湖北的多个目的地位列其中。湖北避暑目的地已形成鲜明品牌印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