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公益木兰:华容区“心晴计划”走进乡村 ------艺术疗愈守护儿童晴朗天空
华容女性 2025-08-27 20:21:14

MUSIC

公益木兰

华容区“心晴计划“走进乡村

艺术疗愈守护儿童晴朗天空

2025年8月22日上午,由华容区妇联、华容区暖阳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发起的公益木兰“心晴计划”关爱活动走进了临江乡芦洲村。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心灵成长,艺术滋养生命力量”为主题,聚焦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通过AI情绪识别、非洲鼓疗愈、美食DIY及一对一心理干预等多元形式,为22名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疗愈之旅。


艺术疗愈团辅

活动伊始,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体验了前沿的AI情绪识别技术。通过非接触式的智能分析,系统温柔捕捉每个孩子的微表情与情绪状态,生成专属的“心情晴雨表”,为后续个性化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很多孤独症孩子难以用语言表达感受,AI工具就像一座桥梁,帮我们看见他们内心的‘晴雨变化’。”现场心理咨询师介绍。

 “咚——嗒——咚——”在专业音乐治疗师的带领下,非洲鼓团体疗愈环节中,孩子们围坐成圈,以手掌感知节奏,用鼓声传递情感。当集体鼓声如心跳般共振时,原本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孩子开始主动看向同伴,有的甚至会模仿邻座的节奏——这是跨越语言的心灵共鸣,更是生命能量的生动绽放。

在美食DIY环节,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化身“小小厨神”。参与揉面团、压模具、装饰饼干的全过程。考虑到部分孩子对触觉敏感,志愿者提前准备了不同质地的面团(软硬度、温度有细微差异),并将步骤拆解为“捏一捏”“压一压”等简单指令。当香气飘出,孩子们捧着自己制作的小熊、星星形状饼干时,不少人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食物是天然的‘奖励物’,但更重要的是制作过程——专注于揉面、塑形,本身就是一种‘正念训练’,能帮孩子平静情绪。”活动负责人表示。

一对一心理辅导

活动尾声,心理咨询师为6名重点儿童开展专属心理辅导。基于AI情绪检测数据与活动中的行为观察,采用游戏疗法、绘画投射等非语言技术,帮助儿童走出孤独症的困扰。咨询师现场为每名儿童建立包含“情绪特点、干预策略、家庭支持建议”的心理健康档案,后续将根据儿童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辅导,巩固干预效果。



公益木兰“心晴计划”自启动以来,持续探索“科技+艺术+心理”的创新干预模式。本次活动特别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感官敏感”“社交障碍”“情绪调节困难”三大核心需求,融合多元艺术形式的团辅活动以及一对一心理干预,不仅为困境儿童构建了安全表达情绪的空间,更通过体验式学习赋能孩子们自我调节与正向发展的能力。“我们希望不仅是‘陪伴’,更是‘赋能’——帮孩子学会识别情绪、表达需求,让他们带着自信和能力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华容区妇联负责人表示。未来项目将继续携手专业力量,用温暖与创新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END


来源 |公益木兰“心晴计划”工作组

编辑 | 闵子芮

审核 | 李佩

终审 | 万凤玲

出品 | 华容区妇女联合会


责任编辑:何祥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