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特斯联科创园区的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内,“90后”易娟正专注地指导学员操作无人机检测设备。学员群体十分多元,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受行业调整而失业的中年人。该基地通过开展无人机维修与保养技能培训,为他们搭建起一座助力就业的“云端桥梁”。
易娟指导学员维修无人机
易娟创业念头源于一次二手无人机交易。作为一名无人机爱好者,她敏锐察觉到行业痛点:专业维修人才稀缺,而社会上却有大量具备电子、机械基础却缺乏专项技能的待业人群。她不禁思考:能否搭建一个平台,既满足行业维保需求,又为失业人员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021年,这位敢想敢干的90后毅然辞去工作,创立武汉疆灵科技有限公司,确立了“技能培训+维保服务”双轮驱动的运营模式。
为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易娟带领团队走访20余家无人机生产与应用企业,梳理出50多类常见故障案例。她还购置500余台不同型号的二手无人机作为实操教具,推出“一对一师徒制”,由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学,帮助学习能力较弱或年龄偏大的学员快速掌握技能。
易娟仔细检查无人机
38岁的王峰曾在深圳电子厂工作多年,失业后一度陷入迷茫。“刚开始担心学不会这类‘高科技’,但在师傅耐心指导下逐渐找到感觉,现在已经能独立维修多数消费级无人机。”
经过三年多发展,疆灵科技已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为拥有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培训师的成熟机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
“这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座桥梁。”易娟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无人机维保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并计划在两年内拓展全国连锁,为更多需要机会的人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
这位年轻的90后创业者,正以专业与热情在无人机维保这一新兴领域,构筑起连接梦想与现实、失业与再就业的“云端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辜子琦)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