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通讯员 俞智君
以激光装备起家的华工科技,如今,光通信板块已占据半壁江山。
华工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数通光模块收入同比增长124%,占华工科技销售收入的49%,带动华工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5%,达到76.29亿元。
华工科技高端光模块产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如此快速增长,这家激光装备巨头在光通信领域再加码。
8月20日,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暨出口基地一期投产,2027年全面达产后将有超4000万只800G、1.6T以上超高速光模块,从这里交付到全球客户,产值超300亿元。2024年,华工科技营收为117亿元。
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暨出口基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公司将通过颠覆式创新为AI、6G、F6G、智能网联汽车、低轨卫星通信、低空飞行网络等提供更卓越的解决方案,研创园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再造一个华工科技”。
与DeepSeek交流时,等待时间会更短
光模块,网络通信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基础单元,也是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训练对海量并行计算的依赖,光模块需求激增。比如,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需数千张GPU并行协作,此时,光模块承担节点间数据搬运,满足AI训练中毫秒级数据同步需求。
看准这一全球产业机遇,2019年,华工科技布局光模块领域。
华工科技高端光模块产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我们起步不算早,但是成长非常快。”华工正源总经理胡长飞介绍,近年来公司投入近20亿元,已实现1.6T以下全速率的光模块交付,在业内率先实现5G-A光模块商用,开发用于6G的光模块,产品性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眼下,训练大模型的普遍是400G光模块,800G即将大规模商用。“提速后,大家跟DeepSeek、豆包等交流时,等待的时间将会更短。”胡长飞说。
在车载光通信领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巨大的数据带宽需求,传统汽车通信的载体——铜线已不能满足需求。车载“光进铜退”变革下,华工正源推出业界首款车载光网络控制器OCU,可以为车载骨干网提供万兆级传输速率。
举办投产活动的同时,其洁净车间内,高端光模块产线没有丝毫停歇。据工作人员介绍,一周前某海外大客户在此完成审厂,等待产品交付。
如今,华工科技光模块年出货量2500万至2800万只,位居全球前列。
海外市场连年翻番
“我基本在全球各地跑。”采访中,胡长飞笑言。
跟随他脚步的,是华工正源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华工正源光模块产品实现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28%,“这几年,海外市场销售连年翻番,主要销往北美、欧洲、东南亚地区。”
去年下半年投产的华工正源泰国春武里生产基地,今年7月便完成首轮扩产。
市场猛增的背后,是核心技术支撑。今年4月初举行的美国光纤通信展上,华工正源现场首发5项技术,包括行业第一梯队发布3.2T光模块/CPO光引擎。
近十年来,华工科技在北美、亚洲、欧洲新增海外子公司7家,新增海外生产基地两处,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品牌扎根”的跃迁。
串起光谷10多家上下游企业
“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研创园总投资超50亿元,明年研创园二期也将动工。光谷是华工科技的根脉所在,我们将持续加码在光谷的投资。”马新强说,公司已在光谷建设有近1000亩的产业基地。
位于光谷的华工科技总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不仅投资产业基地,还投资人才。今年,华工科技将企业实行两年的“博士100计划”升级为“博士500计划”,未来5年至少新增2500名优秀硕博士。
沿着光通信产业链方向,近年来,华工科技旗下华工投资在光谷投出11家上下游企业,加速硅光芯片全流程工艺开发。通过集群培育,一批光通信领域核心技术成果,率先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