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长江塑造了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专访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玉堂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17:55:55

       


       1061公里,是长江在湖北留下的最长“弧线”。这条黄金水道不仅给荆楚大地带来灌溉之利,也打通南来北往的脉络,孕育了浪漫奔放、兼收并蓄、绚丽多彩的荆楚文化。

       著名楚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玉堂,深耕荆楚文化、长江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数十载。最近,本报记者专访刘玉堂,请他聊聊长江对荆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荆楚文化在长江沿线文化中的地位。

       记者:湖北是长江干流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长江对荆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玉堂: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精神文化方面。长江切开三峡后,就像一条巨龙,在中下游一泻千里,这种气势淬炼了荆楚人民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一级支流清江,还有4228条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等,都在湖北境内百川归流,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也滋养了荆楚人民海纳百川的开放气度。第二个是在物质文化方面,长江促成了荆楚大地稻作文化、青铜文化、水利文化和航运文化的形成。人工水稻种植之所以在荆楚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正得益于长江的滋养。青铜的铸造和运输同样离不开水,华夏青铜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位于长江边。

       所以,长江孕育了荆楚文化,在促进物质文化生长的同时,也塑造了楚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记者:与长江流域其他文化片区相比,荆楚文化有什么鲜明的特征?

       刘玉堂:荆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样态。如果用楚人自己的话来总结,其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

       筚路蓝缕、大象无形、一鸣惊人、上善若水、九死未悔、一诺千金,都出自楚人之口,很多事例也能印证这种表达。我认为,这就是楚文化乃至后代的荆楚文化独特的地方。这里的爱国情怀是“九死未悔”,这里的创新之举是“一鸣惊人”,这里的诚信品格是“一诺千金”。而且这些特征一以贯之,延续到了今天。

       记者:湖北文化名人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是否也得益于长江的滋养?

       刘玉堂:可以说,长江成就了这些伟大的人物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反过来,这些伟大的人物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增加了长江文化的高度、广度、深度和温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双向奔赴、双向赋能”。

       荆楚文化是浪漫和务实的有机统一。其中浪漫的气质,离不开屈原、李白、苏轼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贡献。屈原是湖北人,一生未离开过长江,李白、苏轼等都在湖北有很长时间的旅居史。长江水滋养了他们,他们的思想和创作也赋予了荆楚文化浪漫的气质。荆楚文化中也蕴含着务实的气质,因为长江也在湖北段哺育了许多穷尽一生做好一件事、对中华民族甚至世界作出极大贡献的人,比如陆羽、李时珍、毕昇等。

       记者:明清时期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在历史上,长江对湖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刘玉堂:历史上,长江对湖北经济发展有两个非常大的贡献,一个是农业方面,一个是商业方面。

       从农业方面来说,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稻遗存,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的稻作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文献中就有“饭稻羹鱼”的记载。而湖北荆州地区出土的4束汉代稻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外形保存最好的稻穗。其实在宋元时期,人们说的还是“苏湖熟,天下足”,但到了明清,湖北和湖南的水稻产量就超过了苏湖。到今天,江汉平原依然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是荆楚大地对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贡献。

       从商业方面来看,相传史前时期,早期生息于今湖北随州一带的炎帝神农及其部落已开创“日中为市”的交易原则。到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侯国普遍还是“士农工商”的四民排序,但楚国已是“商农工贾”,可见对商业的重视。隋唐宋元时期,武汉等地的商贸逐渐繁盛。到清代有了“天下四聚”的说法,指的是北京、苏州、佛山、汉口四个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当时周边多省物资均从汉口通过长江集散。后张之洞治鄂期间,汉口工商业发达,时人用“驾乎津门,直逼沪上”来形容。这些都与长江带来的运输便利息息相关。

       记者:怎样评价湖北段在长江文化中的分量?在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中,如何擦亮荆楚文化品牌?

       刘玉堂:长江在湖北境内的长度,决定了荆楚文化的长度。长江横贯荆楚,干流及其支流覆盖了整个荆楚大地,同荆楚的物理空间高度吻合。长江连绵不绝,荆楚文化就生生不已。

       湖北的长江文化,可以说是长江文化中特征最鲜明、内涵最丰富、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2022年初,国家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湖北抢抓机遇,统筹全省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希望建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示范区。在我看来,湖北段的建设至少有三个地方是重点:宜昌段、荆州段、武汉段。相信荆楚儿女有这样的智慧,能够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好,能够为弘扬长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税务报  )

责任编辑:禾兑甲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