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丽琼 实习生 赵尹 彭馨仪
与18所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新,聘请两位院士领衔创新团队,全力推进“人造血管”前沿项目研发……8月15-16日,在武汉举行的2025年稳健集团创新发展研讨会,让公众看见了与往昔迥然不同的稳健医疗和全棉时代。
8月15日中午12时30分,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身着藏青色西服,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面前。此前,他已在研讨会上做了1个小时的脱稿演讲。不过,保持活力满满的状态,对李建全而言是常态。毕竟在今年3月,他又一次以超越自我的成绩完赛“汉马”半马。1个小时的专访,李建全侃侃而谈,与记者畅聊他的创新之道。
“创新就是走别人不走的路”
“我下海创业的时候,并不知道何为创新,现在回头看,当时做的都是创新。”李建全说,他骨子里有种不想COPY(复制)别人走捷径的劲儿,那就是不论做什么事,一定要走差异化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末,李建全考上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前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一家国营医药进出口公司,成为一名外销员,并就此与棉花结缘——交易的是以棉花为原料的医用敷料。
到了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人们的观念逐渐转变,不再将“铁饭碗”视为唯一的追求。李建全也被这股汹涌的时代浪潮影响,毅然辞去国企工作,踏上南下的征程。然而,打工之路充满坎坷与挫折,1991年,他被辞退了。李建全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果断决定创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给自己找个工作机会”。
90年代的广东,宛如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热土,当时,不少人投身于房地产、炒外汇等领域赚“快钱”。但李建全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执着地决定回归老本行——医用敷料的国际贸易。就这样,稳健医疗在时代的浪潮中应运而生。
“我坚信,做出口最重要的就是把产品质量做好,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多年国际贸易的经验,让李建全深知品质的重要性。此后10年间,他凭着那股“不走别人走过的路”的倔强劲儿,在湖北自建工厂、装修洁净车间、率先取得ISO国际标准认证……这些创新,让稳健医疗从医用敷料用品的OEM(俗称“代工”)生产起家,逐渐成为中国名列前茅的医用敷料出口企业。
2003年,稳健医疗推出“Winner”自有品牌医用敷料,企业重心开始向国内市场倾斜,业务也从OEM逐步向自有品牌靠拢。彼时,创新已经成为这家企业的重要发展引擎。
2005年,李建全带领团队历时3年、投入几亿元资金,研发出“不会掉纱线头也不掉绒毛”的「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然而,因为技术超前,缺乏认证标准,产品最初在医疗市场应用受阻。而这也倒逼稳健医疗开始了从“医用到民用”的转变。
2009年,主打“日用消费品”的全棉时代成立,其首创的全棉柔巾正是依托「全棉水刺无纺布」这一技术底色。如今,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抢滩棉柔巾市场,用“100%棉花做一个品牌”的全棉时代仍是领跑者,今年618大促期间,全棉时代洗脸巾、婴童干湿巾与婴童抱被等在天猫、京东同类目销售额均列第一。
借助学术力量打通“最先一公里”
从最初的明星单品棉柔巾,到如今“九大全棉科技”体系,全棉时代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上可谓步履不停、高歌猛进。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李建全公布了稳健集团最新的创新“朋友圈”:全棉时代联合苏州大学共建“健康睡眠产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人体工学与睡眠科技深度融合;联合天津工业大学开展全棉家居服舒适性研究,建立首个家居服舒适性量化模型。稳健医疗则致力于打造绿色手术室解决方案,在国内多家医院推动专业定制全棉基材手术包应用。同时积极布局前沿生物材料研发,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仿生人工角膜研究开发项目”。18所高校、科研院所赫然在列,如此强大的阵容,着实让人很难将之与一家民营企业联系在一起。
更令人震撼的是,稳健研发团队还请来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坐镇。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领衔人造血管材料、0铅防辐射服等多项前沿技术的研发。全棉时代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为全棉时代首席棉花科学家,联合其他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培育“全棉时代1号”、水刺专用棉种。未来还将重点攻关有色棉种研发,从源头减少印染环节,推进纺织业绿色升级。
“必须借助学术力量为企业打通科技创新这个‘最先一公里’。”李建全表示,不论是从一颗棉种开始的创新,还是对基础材料研究,如棉花改性、功能性纤维、生物基材料,以及核心工艺的改进等,都是为了解决“卡脖子”难题或掌握引领行业未来的关键技术,通过与院士、高校、科研院所的深入合作,更有利于将这些尖端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内,从事人造血管研发的企业主要为医疗器械设备公司。2023年6月,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与稳健医疗签约,共同推进人造血管项目产业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十分关心“人造血管项目”计划。李建全透露,该项目即将进入临床前动物实验阶段,他直言这个项目的研发周期长,已经做好了大投入、打持久战的准备。“为行业树立重视科研的标杆,带动行业发展,稳健义不容辞。”李建全说。
于稳健医疗而言,与学术力量的合作并非一时之举,而是长期的战略布局。李建全表示,将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学医研合作机制,让稳健医疗的创新“朋友圈”不断扩大。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