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8月15日,夏日第一缕阳光穿透氤氲雾气,将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300平方米的游客驿站染成金红色。
驿站运管程瑜婕已经开始忙碌,“今天有5位武汉市区的客人要来住宿,还要尝尝我们的特色护心汤,得赶在他们登山前备好。”她戴着白草帽,额角沁出细汗。
这座双层建筑的一层设有6间配备独立卫浴的标准客房,二层则是集票务、咨询、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楼。驿站外的空地上,村书记正在规划生态停车场,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量。今年6月份试运营以来,高峰期日游客量达上千人。
“游客从驿站出发,沿红旅线步行1.5公里就能抵达将军山瞭望台核心景点。”程瑜婕介绍道,这条蜿蜒山路串联起山地绿道与红色遗址,已成为新洲东部文旅发展的关键纽带,徐古这片沉寂多年的红色老区,正因文旅开发焕发新生。
深山藏宝,徐古青山绿水好风景
徐古街的“宝藏”,藏在大别山余脉的褶皱里。 街道地处新洲东北部门户,坐拥武汉东北部最高峰将军山,海拔达675米,素有“武汉第一山”之称,拥有令人艳羡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禀赋。
行走在将军山地区,游客可以探访革命纪念碑、将军洞、红军伤病员护理所、鄂东抗日挺进中队旧址等十余处红色遗址。历史脉络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文旅景观。 徐古的生态资源丰富,拥有武汉市首批碳中和林基地、国家储备林基地,森林覆盖率高。
这里还蕴藏着武汉唯一的天然温泉资源。 2019年5月,首口温泉井在周铁河村成功挖掘。数据显示,这口深达2176米的地热井,井底温度高达73℃,水质富含偏硅酸,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属稀缺罕见温泉。
“当我们看到检测报告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湖北涧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陶端阳回忆道,“报告显示所有矿物质都达标,无需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入泡池。”
农特产“徐古蘑菇”、“蓝色果香蓝莓”、“大别山小香薯”、“大别山羊肚菌”等名特优农产品琳琅满目,让徐古享有“全国双孢蘑菇之乡”的美誉。
楚商归乡,带着情怀种下“金种子”
“有一次回到家乡,车开到徐古将军山顶时,被这里的自然风貌所吸引。”站在如今的徐古大峡谷漂流旅游综合体前,楚商王辉回忆道。2024年,这位在福建做建材生意的企业家,带着资金回到家乡,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打造全长7900米、落差达303米的漂流滑道。
“近年来,看到家乡变化特别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回来做点实事,也希望带着家乡老百姓一起致富,把日子越过越好。”王辉说。
为推动漂流项目落地,街道干部与企业拧成一股绳。街道书记、主任与王辉多次深入将军山腹地走访、论证;漂流需用水库水源,街道分管负责人便到各村给群众做工作,促成水源租用工作;针对交通短板,街道还为项目修建了专用下穿通道。
“企业真金白银投入项目,我们街道上下全力支持,两年时间便促成这个项目建成,为徐古文旅突破奠定基础。”徐古街道党工委委员姜彦林说。
武汉东和润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国庆不仅把公司迁回新洲,还围绕家乡的农文旅项目投资打造东和润·和鸣客舍……8月11日,在徐古街的温泉文旅配套项目——东和润·和鸣客舍现场,客舍就餐区已投入使用,住宿区正规划打造从古典到现代的多元主题客房,并探索“民宿+农户”模式改造闲置农宅。
2025年2月21日,徐古街举行产业招商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2家企业携12个优质投资项目与徐古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超10亿元。签约项目涵盖文旅及现代农业两大领域,规划将总区域面积40平方公里的山地打造成综合旅游区。其中,栖霞云境露营基地投资8000万元,将在将军山村打造集露营体验、户外休闲、亲子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露营基地;麦芽湖水上世界投资3亿元,建设综合性水上乐园;徐古温泉度假酒店投资6140万元,打造高端温泉康养场所……75%的项目是由返乡能人投资。
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新洲区紧扣“支点建设”战略使命,务实做好楚商回乡。
徐古街抢抓该契机,以商招商,在徐国庆、王辉等楚商的带动下,已有8位楚商回乡投资,总金额超10亿元。
项目串珠,特色文旅集群初具规模
沿着徐古街柳河片区行进,一系列文旅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形成“一线串珠”的发展格局。 温泉度假区钻机轰鸣,2号井突破千米岩层;2公里外的漂流河道里,橡皮艇冲下45度陡坡,溅起清凉水花;将军山上栖霞云镜露营基地已开工建设。
“王总刚来时,我们都不信这山林能做漂流。”柳河村村民黄仪林笑道。如今黄仪林抓住机遇,将自家400平米民房改造成现代风民宿当起管家;柳河村村委会同步盘活闲置房打造精品民宿,带动村湾居民吃上“旅游饭”。
当夜幕降临,将军山脚下,绵延1公里的夜市随灯火苏醒。100多个摊位沿红色旅游线排开:铁板蘑菇嗞嗞作响,蓝莓冰粉清凉透亮,儿童乐园里蹦床起伏。
这片热闹景象,与龙岩村龙岩山庄老板王花子密不可分。原本就常在将军山脚下乘凉、爱好唱歌的他,自2024年7月起,在此搭起直播间,随着音响响起、气氛渐热,越来越多人了解到这个新去处。短短一年间,形成如今“昼看景,夜留人”的繁荣局面。网红直播镜头中,身着红军装的小伙弹唱民谣,广场舞队伍踏着《魅力凤娃》的旋律摇曳,单日人流峰值逾万人,被抖音冠以“新洲夜市新宠”,成功将徐古文旅消费链条延长了3小时以上。如今,周边不少人纷纷效仿这种引客形式。街道每晚还安排专人维持秩序,确保夜市安全有序。
随着多个文旅项目落地,徐古正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泡泉”四季旅游产品体系,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徐古的独特魅力。
全区红旅线二期工程贯通后,武汉市区到将军山车程缩至90分钟;物流体系让“徐古蘑菇”清晨采摘、午间直达江城餐桌。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徐古的文旅产业正从单一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季节旅游向全年旅游延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升级。
“目前,已有5个文旅项目落地。”这些项目的开发,将为红色老区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徐古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孙学东说,“我们将努力把徐古打造成武汉周边假日旅游的首选地。”
(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苏娟 苏文达 童楚尧)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