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基因治疗领域,一款药物的诞生往往意味着生命的新希望,但相对高昂的价格却让无数患者望而却步。位于武汉光谷的劲帆生物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帆医药”),正以颠覆性技术打破这一困局——通过自主专利平台实现基因药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突破性成就,成为其近日获2025年光谷“瞪羚精选”与“潜力之星”榜单双重认可的重要支撑。
破解基因药天价难题,跻身光谷创新“火箭班”
基因药物尤其是治疗罕见病的AAV(腺相关病毒)载体药物,长期受限于生产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的传统难题。以往生产过程中,基因装载载体时存在严重损耗,导致“5个月产能仅满足几位患者需求”,90%成本被浪费在低效环节。
劲帆医药依托自主研发的One-Bac 4.0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专利平台,通过技术优化显著提升载体装载效率。该平台为病毒载体“套上特殊外壳”,大幅减少生产损耗,推动单例治疗费用从千万元级降至百万元级。这一技术突破,在保证药物活性和安全性前提下,成功实现基因药物大规模、低成本制备,为破解基因药价格居高不下的全球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7月16日,劲帆医药同时入选中国光谷“瞪羚精选”企业100强与“潜力之星”企业20强。系列评选堪称“火箭班的尖子生”,代表光谷最具爆发力与投资价值的创新力量。劲帆医药凭借其在基因治疗CDMO(合同研发生产)领域的技术壁垒与高速成长,成为兼具“硬科技”与“高价值”的精选企业。
深挖技术护城河:全球领先平台与知识产权布局
劲帆医药CEO何晓斌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基因药相关研究,与研发团队着手寻找更稳定、产量更高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生产技术。
作为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年轻”企业,劲帆医药已构建起覆盖病毒载体、蛋白药物、疫苗的一站式CRO/CDMO服务体系,打造专利集群,目前拥有17项授权发明专利(含海外专利),覆盖杆状病毒载体设计、基因表达优化等关键技术,另有8项专利在审,形成全球化的技术专利“护城河”。
公司建立了AAV、慢病毒、溶瘤病毒等多元载体平台,配备cGMP级生产基地,支持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需求,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已为国内外药企、科研机构提供超20000次技术服务。
凭借硬科技与高成长双重属性,劲帆医药成立两年时间内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和过亿元A轮融资,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市科技“小巨人”、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列入武汉市未来之星TOP100企业。
产业化赋能:从“光谷引擎”到全球健康使命
在劲帆医药的生产基地,一批基因治疗药物正加速量产,这些基因药物,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可用于治疗癫痫、帕金森等疾病。长期以来,劲帆医药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为产业提供高效稳定、大规模制备基因药的技术支持,还积极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在今年“2025武汉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论坛暨光谷生物城招商引资大会”上,公司创始人何晓斌博士表示,光谷汇聚了华大基因、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企业正是看中这里的产业集群效应,才选择将国际领先的药物递送技术落地光谷。“光谷CGT(细胞和基因治疗)生态的独特优势在于既能做细胞药物的‘造雨者’,又能当产业协同的‘连接器’。”
未来,劲帆医药将继续深耕病毒载体、蛋白、疫苗等科学领域,致力于成为加速全球创新药转化的核心引擎。依托全球领先的昆虫杆状病毒平台及核心专利技术,为区域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持续贡献核心力量,赋能全球新药研发,造福人类健康。
来源:光谷生物城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