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黄建军、梁欣)步入咸宁市实验小学校园,一枚熠熠生辉的“金钥匙”校徽首先映入眼帘。这枚金钥匙,是数代实小人智慧的凝结,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象表达,更是其精神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在六十载办学历程中,实小从鄂南名校蜕变为“全国文明校园”,“金钥匙”理念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深化——从“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到“我有一把金钥匙”,从打造“鄂南一把金钥匙”到锻造“一把新时代的金钥匙”,其核心始终如一:以素质教育为匙,开启每个孩子自主成长、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
值此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学校以“123456育人大模型”为线索,解码这份厚重的教育传承。
一大任务:立德铸魂,育心为本
“立德铸魂,方成栋梁;树人育心,始见真章。”立德树人,始终是咸宁市实验小学坚守的教育根本使命。六十载沉淀,学校声誉日隆,源于教师们“铸魂育人”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无声浸润;得益于孩子们在“育人育心”的环境中拔节生长,如新竹破土,生机盎然。
课堂是德育扎根的主阵地。语文课上,《背影》中深沉的亲情解读常令学生眼含热泪;数学课上,华罗庚执着求索的故事点燃了无数好奇的心灵;“革命传统进课堂”活动中,何功伟、钱亦石等先辈的事迹让历史不再冰冷,变得可感可触。这种将品德塑造自然融入知识传授的方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和谐共振。
校园文化则如“润物细无声”的隐形课程。清晨《论语》诵读的琅琅书声,午间“知心小屋”里的轻声细语,课后56门校本课程构筑的斑斓舞台,共同织就了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交融的育人生态。教育于此,并非刻板的雕琢,而是助力每个孩子寻找并掌握开启未来之门的密码。
实践更是品德淬炼的熔炉。清明烈士陵园献上的白菊,重阳节为福利院老人熬制的暖粥,与“咸宁舰”官兵携手描绘的国防梦想蓝图……学生们在“赠人玫瑰”的切实行动中,深刻体味“手有余香”的真谛。蝉联“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百余项市级以上德育荣誉,正是对学校“立人先立德”核心理念最有力的诠释。
两个使命:培养栋梁,奠基未来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未来发展奠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双重责任。
咸宁市实验小学深谙“教育者先受教育”之理,构建了“党建+师训”双轮驱动的教师发展模式。在思想淬炼方面,各学科党支部将时代精神融入微党课,引导教师汲取精神养分;数学教研组以“数说成就”为主题,用数据见证发展,深化认同。在专业提升方面,组建数字化教学攻关小组,青年教师的“AI智慧课堂”巧妙将“北斗导航”案例融入图形教学,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指尖操作中悄然萌芽;英语组通过“师徒结对”,自然融入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拓宽国际视野。
学生是使命承载的主体。学校致力于将宏大目标转化为可感的童言童行。一方面,让良好品格的种子在日常规范中生根发芽。深化“红领巾争章”活动,设立“文明礼仪章”、“诚信守纪章”、“志愿服务章”。当一名四年级学生从“小磨蹭”蜕变为“守时小标兵”,他自豪地宣告:“老师说,守时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另一方面,让家国情怀在亲身体验中茁壮成长。与“咸宁舰”建立共建关系,组织学生登舰参观,聆听官兵讲述守护海疆的故事。在主题活动中,队员们重访历史旧址,触摸斑驳的弹痕,课本上的文字瞬间拥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尤为珍贵的是“家长课堂”上:医生爸爸用人体模型揭示生命奥秘,退伍军人爷爷讲述信念的力量——这些鲜活的生命对话,胜过万语千言,让责任与担当的基因悄然融入童心。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回家主动讲起军舰和历史故事,眼神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三方协同:家校社融,共育未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孩子的全面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绘的同心圆。咸宁市实验小学始终致力于打破教育“孤岛”,构建“共育、共享、共生”的协同生态。
学校以机制创新为经纬,织密协同网络。一是搭建“三维联动”平台:定期召开家校社联席会议,共商育人策略;建立班级成长共同体群组,实现问题即时沟通、资源实时共享;依托社区网格,整合图书馆、科技馆、教育基地等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圈。二是首创“家长智囊”制度:鼓励家长持“特长证”走进课堂。烘焙师妈妈教孩子们制作“数学饼干”,程序员爸爸点燃机器人社团的创新火花,法官妈妈在“校园模拟法庭”中播撒法治的种子——当知识从书本跃入生活,教育便拥有了万家灯火的温暖与真实。
专业赋能是协同效能的坚实保障。一方面强化师资培训,与高校合作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将沟通艺术、儿童心理纳入教师必修课。另一方面深耕“教联体”建设,与优质学校结成跨区域联盟,实现课程表、作息表、评价表“三统一”,共享“金钥匙云课堂”资源。每周的线上联合教研,围绕“如何引导特殊家庭儿童”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协同的力量清晰可见:教联体内的留守儿童小杰,通过“分段式成长任务卡”重拾自信;单亲家庭的小琳在定期心理疏导和“爱心伙伴”结对中,心扉渐开。协同育人,在此非简单相加,而是教育力量的重组与升华,确保每一株幼苗都在合力滋养下茁壮向阳。
四条路径:破立并举,激活内核
“固本易行,开新者胜。”咸宁市实验小学的跨越式发展,源于师资锻造、环境育人、文化滋养、科技赋能四条动能路径的协同驱动。它们相互交织,铸就了学校发展的坚实基石。
路径一:锻造卓越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金钥匙”的铸造者。学校构建“筑基-领航-熔炉”三级进阶体系。筑基工程为新教师配备“双导师”;领航计划助推骨干教师深耕课题;名师熔炉孕育创新火种。科技教师设计的实验教学软件获国家专利,学校团队在多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赛事中斩获省级一等奖乃至国家级奖项。
路径二:营造浸润式育人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学校从三重维度重构空间:硬件升级,教学楼配备智能护眼系统,运动场地多元完善;智慧场景,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积极拥抱新技术;生态融合,保留六十载的“红领巾农场”引入物联网温室,劳动数据直接服务于科学探究。当环境本身成为“会呼吸的教科书”,成长便获得了沉浸式的滋养。
路径三:培育深厚校园文化。文化是流动的基因,静止的信仰。学校注重“双轨传承”:有形之脉,校史馆内从建校青砖到现代机器人,一位老教师捐赠的泛黄教案引发无数学子沉思;无形之魂,读书节品读经典,艺术节义卖书画援助同窗——让奉献与创新沉淀为学校的文化DNA。家长的感言印证了成效:“孩子在这里懂得落叶可作画,善心能化冰。”
路径四:科技赋能面向未来。面对技术浪潮,学校坚持“工具为用,育人为本”。在教学上,“智慧课堂”实时生成学情图谱;在管理中,AI分析助力为特殊学生群体定制个性化方案;在创新上,体育课装上“智慧大脑”——AI设备不仅智能便捷,更能精准分析运动姿态与生理指标,实时预警保障安全,数据同步辅助教学调整。正如校领导所言:“我们要培养驾驭科技的创造者。”
五育并重:融通共生,根基永固
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多维度的绚烂绽放。咸宁市实验小学坚持以“德铸魂、智启思、体强身、美润心、劳砺行”为脉络,将身心健康置于成长基石之上,让体育与心育并蒂花开,滋养完整人格。
德育与智育在跨学科实践中交响共鸣。数学组“桥梁承重”项目中,桐木模型的反复坍塌让学生深刻领悟“失败是更深刻的方程式”——当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同频,教育便拥有了塑造灵魂的深度与力量。
体育与心育携手共舞,构筑健康成长的坚实屏障。“知心小屋”十年如一日守护心灵绿洲,沙盘游戏等疏导方式助力众多少年重绽笑容。强健体魄与丰盈心灵的共生,正是对“健康”最完美的诠释。
美育与劳育在创造中协奏,升华生命价值。美术社团采集校园落叶,拼贴“香城秋韵图”义卖筹款;陶艺课为福利院烧制碗碟,流转的釉彩承载着双份温暖。而在“红领巾农场”的物联网温室里,学生们体验着劳动的汗水与收获的甜蜜。一名毕业生深情回忆:“跟着老师种菜浇水的日子,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这份朴素的劳动教育,已成为一代人生命中最珍贵的底色。
六维目标:树立坐标,引领方向
教育的终极使命在于培养兼具文化根基与未来视野的时代新人。咸宁市实验小学确立“品高为魂、守法为界、睿智为刃、健康为基、尚美为翼、崇劳为实”六维核心素养目标,使“金钥匙”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因密码。
品高铸魂,让家国情怀从宏大叙事落于细微体验。五年级学生陈舟与“咸宁舰”官兵共绘蓝图后,在日记中动情写道:“舰长叔叔手上的老茧,是守护的勋章。”
守法立界,让法治精神在真实情境中筑牢根基。模拟法庭上,“校园纠纷案”的严谨流程让学生亲历规则之力;学生自主制订的班级公约与“红领巾监督岗”,使自律与安全成为日常自觉。这种“于约束中理解自由”的启蒙,助力学校成为“全国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睿智开刃,让思维锋芒在探索中劈斩未知。数学“桥梁承重”项目中,桐木条的反复测试与坍塌,其价值远超满分试卷;学校在多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省级一等奖及国家级奖项,彰显创新实力。
健康筑基,让强健体魄与阳光心灵共育共生。创新性地将巴乌演奏融入课间操,艺术韵律与身体律动相得益彰。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高达96%的背后,是运动场上挥洒的汗水与“知心小屋”内重建的自信共同谱写的健康乐章。
尚美修心,让向善之美在行动中熠熠生辉。美术社团的“香城秋韵”落叶拼贴画用于义举;陶艺课为福利院烧制的青花瓷碗承载着双重温暖。学校美育成果斐然,被赞誉为典范。美育的至高境界,正是赋予寻常落叶与泥土以抚慰生命的力量。
崇劳砺行,让劳动在智慧创造中薪火相传。历经六十载的“红领巾农场”,在新一代学子的物联网探索中焕发科技新生机;二年级学生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绿植肥料——当劳动从汗水付出升华为智慧创造,“崇劳”便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深刻内涵。
六十载风雨兼程,咸宁市实验小学从青砖灰瓦的朴素起点,坚定迈向智慧创新的教育征程。一路行来,甘苦交织,硕果盈枝,感悟万千。今日的实小,是光荣传统的守护者,更是锐意进取的革新者。正如校史馆镌刻的誓言:“让每一粒智慧的种子,都在这里生根发芽。”面向未来,实小人将以“123456”育人大模型为行动纲领,以“涵养优良生态,助力师生自然成长”为发展脉络,持续走在基础教育探索的前沿,精心锻造这把启迪心智、面向未来的新时代金钥匙!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