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老年大学于2024年春季开办,我选择在英语班当学员。到今年6月底,我已在英语班学习了3个学期。在艰难的学习过程中,我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回顾自己与英语的情缘,不禁有些感慨。
44年前,我从师范学校毕业。为了学英语,我曾经痛哭。不甘心一辈子当小学教师的我,与同学们一道,开始学习英语。我们都想报考研究生。但考研究生,就必须会英语。那时候学英语的冲动强烈,但条件不够。唯一途径,是收音机上的许国璋英语讲座。我买了一套4本的许国璋英语课本,却没有老师教。每天的收音机上,讲座人只讲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把那段时间学过去,其他时间,我们就只能像傻子一样,面对陌生的课本发呆。
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便买收录机跟着学习。那是一种播放磁带的小型机器,把录有英语讲座内容的磁带放入,就播放起来。它没有那时流行的日本三洋四喇叭收录机牛气,却有同样的播放功能。出生于农村,家庭条件很差的我,想要那东西很困难。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靠种地为生的父母。我回家对父母提要求,父母坚决不同意替我买。一个收录机需要100多元。我有两个姐姐尚未出嫁,两个弟弟正在读书,家里根本拿不出100多元,来替我买一个似乎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奢侈品。
父母不给买,我就痛哭、绝食。因为我是家中第一个男孩,很受宠爱。最终,我胜利了。父母出钱,让我和一位姐夫一道,到当年的县五金商店购买了一个小型收录机。
买完收录机,我就被分配到乡下教书了。教的是语文,兼任班主任,业余时间不多,学英语的事情就被耽搁下来。有些坚持得好的同学,就继续学,继续考研究生。
2010年,我已经从教育战线调到新闻战线10多年了,觉得自己在新闻专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便想被评上新闻类的副高职称。但想获得副高职称,就得考计算机和英语两门课程。计算机已经中文化,学起来不难,考起来也不难,顺利考过。英语考试却是一道难关。我不管它有多难,还是报考。简单地复习一下后,我就进考场。自己做了一些容易做的题目后,对高深一些的题目就无能为力。好在,我的英语考试顺利通过。然后,其他的所有职称评选硬指标,我都独立完成。我的副高职称,也在几年以后评上了。
但是,我对自己英语方面知识的不足,还是很遗憾的。我必须补上。而且,很有必要。
一是,我的一个弟弟,已经定居加拿大。如果去探亲,我得会英语。二是,我的孙辈在逐渐长大。他们肯定要学英语。一旦英语方面碰到困难,难免会求教于我们这些长辈。作为长辈,必须要做到各方面都能对后辈有所帮助。三是,现在的市面上,英语时时可见。电视上、衣物上、广告牌上,一不小心,就有英语蹦到眼前来,不懂英语,或许会觉得矮人一截。
为了让我们学好英语,老年大学先后聘请了研究生毕业的青年人或任教于仙桃中学的名师来教。懂得因材施教的他们,让我们学得了不少知识。学校更是在管理和硬件方面不断上档升级,让我们学而无忧。这是我们年轻时,做梦也想,却难以想到的。
中文,是母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英语,是国际通用语,是传播高科技与了解世界文明的最佳窗口。我国一直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播,也是基于要与国际接轨,让中国人站上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最顶端。
这,是我钟情英语学习的原因,更是我努力学习英语的动力!
Strive for success.(为了成功,努力吧)共勉!
(作者:李宏银)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