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多元聚力暖民心 志愿服务润宜都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22:13:35

2025年暑期,宜都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明实践活动指导中心、博物馆、关工委等多方力量,以“一小一新”关爱、文化传承、基层治理为重点,组织开展了覆盖城乡的暑期志愿服务行动。从“爱心托管班”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到“博物馆奇妙游”激活青少年文化自信;从“红色故事联盟”赓续精神血脉,到“儿童议事会”赋能社区治理;从消防职业体验筑牢安全防线,到“送清凉”行动温暖新就业群体——1000多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惠及群众3000人次,绘就了一幅“志愿红”与“山水绿”交相辉映的和谐画卷。

守护“朝夕美好” 托举希望与温情

针对暑期儿童看护难题,宜都市依托3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爱心托管班”,整合大学生、“五老”、专业社工等200多名志愿者,打造“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素质拓展”多维课堂,服务1200名少年儿童,解民忧的同时更育童心。姚家店镇油榨坪村托管班创新“白天带娃+夜晚带货”模式,三峡大学志愿者白天教授甲骨文拓印等24门课程,晚间则化身“带货主播”,单日销售农产品超1200元。

开展“朝夕美好”银龄助幼行动,“中国好人”徐荣耀带领他的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走进“爱心托管班”,8次巡回宣讲覆盖学生400人次,用革命精神启迪下一代心灵。清江社区在暑期开设沙画公益课3期,用“祖孙共学”的方式促进代际融合。

市妇联和女企业家协会发动260余名爱心妈妈暑期走访慰问150余名留守困境儿童,组织“宜爱妈妈 光影相伴”免费公益观影活动7场次,与孩子们互动玩耍、作业辅导、亲情陪伴,打造留守儿童温暖成长环境。

激活文化基因 传承与创新并举

以红色教育基地为核心,市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联合馨园社工组织了三期“红色故事联盟”活动。在松木坪镇江家湾村,参与者通过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参与“重走长征路”团队游戏,深刻感悟“独臂将军”的铁血精神;五眼泉镇活动中,25组亲子家庭在胡敌烈士纪念馆聆听革命事迹,并通过红色手提袋拓印将信仰融入生活。

市博物馆联合宜心社工开展的“博物馆暑假奇妙游”活动,通过“文物修复体验”“青花瓷布袋创作”等环节,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历史。红湖社区成立“星光少儿宣讲队”,18名小小讲解员走进市非遗馆,用童真的语言向同龄人介绍非遗文化、历史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宜都市创新采取沉浸式红色研学+互动式文化体验模式,让青少年在暑期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推动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聚力基层治理 服务与赋能同行

社会工作部联合多个社区、单位发布“与邻说”志愿服务进社区暑期档活动,涵盖防溺水、防诈骗、公益宣传、红色探访、垃圾分类、暖新服务等22个项目180余个岗位,为暑期中小学生提供可参与、可实践的多元化平台。

锦江社区“儿童议事会”结合宜华大道改扩建,开展“童议事——我理想中的公交站台”活动,小议员通过现场调研、发现问题、头脑风暴、提案书写,正式向市城发公司提交了提案,孩子的智慧和心声也将融入宜华大道公交车站台改造工程,这是社区儿童议事的又一成功案例。

孩子们化身“暖心使者”,清凉里见宜都城市温度。在文峰市场“都有爱”文明市集上,8组亲子志愿者将100份装有绿豆汤的“清凉礼包”送到环卫工人、外卖小哥、摊主和店员手中。在东风社区,“小小志愿者”为社区手工坊工作人员送去饮水机和桶装水,解决夏日用水不便问题。

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多彩暑假 安全童行”消防体验活动,吸引100名小朋友参与,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消防工作。“跟着全国优秀网格员做志愿服务”“小小宣传员”走进老旧小区等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学会换位思考,培养表达能力。

这个暑期,宜都市以志愿服务为纽带,构建起全龄友好、文化浸润、社会协同的志愿服务生态。下一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推动“与邻说”“爱心托管班”“红色故事联盟”“暖新驿站”等活动常态化品牌化开展,让志愿精神持续融入基层治理,为宜都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温暖力量。

来源:中共宜都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夏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