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万元、祁伶俐)政数先锋、随事好办,是政数人用使命与担当唱响的党建品牌。他们胸戴党员徽章,肩扛责任,在数字政务的浪潮中,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
“为了帮我母亲补办社保卡,你们前前后后跑了三趟,非常感谢!”市民余先生向人社窗口党员连连道谢,语气里满是感激。感谢的背后,是功能型党支部党员们用行动践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的承诺。
前不久,余先生的求助电话打进人社窗口。他说,自己90多岁的老母亲社保卡已失效,正等着就医用药。窗口人员接到电话立刻向功能型党支部汇报,支部当即决定:老人看病耽误不得,马上上门。
然而,工作人员杨梅等人赶到现场后发现,难题远超预期:老人身份证消磁,容貌变化导致人脸识别频频失败,补办流程彻底卡住。他们一边蹲在老人身边轻声安抚,一边迅速联系党支部协调公安窗口联动。在支部的统筹下,杨梅和同事全程陪余先生跑完身份证更换手续,生怕慢一步就耽误了老人就医。
新身份证刚拿到手,杨梅和同事陈海容又带着设备第三次上门,顺利完成信息采集和社保卡补办。三趟奔波办的是补卡小事,暖的却是群众急难愁盼的心。望着老人拿到社保卡时舒展的眉头,大家深知,把群众的小事办实,就是对初心最好的坚守。
这样的暖心故事,在大厅窗口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正是有了窗口功能型党支部这样坚强的战斗堡垒,让窗口服务变得更加优质高效,充满温情。仅2024年,窗口服务群众企业达60余万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0多个,满意度高达99.8%。
12345热线平台:永不掉线的“温情守护者”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疫情突发的深夜,接线大厅内灯火通明。
电话那头,充满了焦急的求助声。因突然的封城,交通管制、人员隔离,让一切行动变得不再自由。此时此刻,12345热线已成为与群众的沟通通道。
这里的党员干部始终用温柔的声音,安抚着群众的情绪,不厌其烦地宣讲着政策,架起了一座座政民沟通的“连心桥”。
话务员马晶晶曾接到一通长达半小时的求助电话。因饲料告急,运送的车辆被封堵在路上,眼看投资近十万的养鸡场可能变得血本无归。她静静地听着,轻声地说:“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一定会马上帮您处理。”经请示汇报和多方协调,第二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等,日均2000通电话,高峰时6000通,365天24小时在线。清一色的娘子军们始终用耐心化解怨气,用真心传递温度,从2020年开始,每年群众满意度都高达98%以上,先后收获锦旗30余面、表扬信250余封。
数公基建设团队:用血肉之躯筑起“数字长城”
2024年初,随州市数据局接到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短短六个月内完成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追赶其他城市近两年的工作进度。时间如此紧、任务如此重、标准如此高,压力前所未有。
“不获全胜,绝不退兵!”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局党员业务骨干代征、张建齐、陈娇、王峰等10名党员纷纷请战。项目启动之初,紧迫的时间节点与繁重的工作任务犹如两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众人肩头。大家只能从零起步,学中干、干中学,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在三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里,他们听过子夜时分键盘敲击的清脆回响,也见过东方既白时窗户透出的第一缕阳光,满墙进度表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是上百个日夜凝结成的勋章。
2024年7月14日,随州市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通过省阶段性验收。总结会上,这群铁打的汉子、柔韧的姑娘,却红了眼眶。
在窗口前弯腰倾听,在电话旁彻夜守候,在代码间挥洒热血……政数人用行动证明:党建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为民服务不是任务,而是刻进骨子里的本能。
市数据局先后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全国巾帼文明岗、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以上荣誉12项。“放管服”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考核等多次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但比奖杯更珍贵的,是群众口中的一句“谢谢”,是企业家竖起的大拇指。
新征程上,政数人将继续以“数”为笔,以“心”为墨,在数字中国的画卷上,书写更多具有随州政数特色的红色传奇!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