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长潭河侗族乡的“清洁魔法”太惊艳!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11:48:52
图片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乡党委+片区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员”四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核心带动作用,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精准发力,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发展新路子。

党建引领人居环境焕新颜 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人居环境是乡村的“脸面”,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该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们率先行动,成为清洁家园整治活动的“排头兵”。马虎坪村、两溪河村、会口村、洗马坪村、东乡村等多个村庄的党员带头上阵,与村民一同投身到家园清洁的行动中。通过开展“清洁家园”院坝会、板凳会等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确定清洁家园的重点地址和具体方案。

“这次清洁家园行动要实打实地干起来!房前屋后扫干净,住着舒心、看着有面儿!”洗马坪村党支部书记朱学文动员道。

在村“两委”的精心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一系列整治措施落地见效:破损的花坛得到修缮,重新焕发生机,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色;杂乱的菜台被整理得井然有序,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提升了村庄的整体整洁度;困扰村民许久的臭水沟得到彻底处理,难闻的气味消失不见,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坑洼不平的路面也进行了修缮,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以前都是干部干、群众看,自从清洁家园行动以来,房前屋后干净了,环境更漂亮了,我们现在都自发地参与行动,共同打扫家园。”两溪河村村民卢远才说道。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乡共开展清洁家园行动120余次,2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已带动1000余名群众主动投工投劳,累计清理河道沟渠30余公里,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死角1200余处,清运垃圾200余吨。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添动力 拓宽村民致富渠道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村民致富的关键。该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致富。

全乡17个村均种植中药材(木本药材及草本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1.3万余亩,涵盖黄柏、厚朴、黄连、黄精等23种中药材。其中龙马山村是中药材种植的典范,种植面积达1900亩,这里草本药材主产竹节参、贝母、毛刺菇等,种植面积已有上百亩,预计每亩产值可达二十万元;两溪河村则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民发展铁皮石斛、竹节参、重楼等珍稀中药材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近300亩,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果蔬产业也成为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龙马山村种植的 1.5亩羊肚菌,为村民带来4万元的收入;120余亩的龙马山辣椒,一亩地产量5000斤,一亩地收成6000元,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广东等地。会口村的400余亩黄金梨,硕果累累,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施铁坪的300亩脆红李和金丝黄桃,其中脆红李亩产1000多斤,一亩地收入5000多元,让村民尝到了甜头。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全乡共有茶园面积4.2万亩,易家坪村因地制宜,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引进恩施州斯丽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白茶产业,种植面积达760亩,还建起了400余平方米的综合型茶厂,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更多实惠,带动100余名老百姓就业,年均收入增长1万余元。

党建引领乡村旅游兴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长潭河侗族乡以党建为引领,将写生研学、森林康养和乡村旅游作为主要发展产业,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为了提升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拓宽村民收入渠道,乡党委政府自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村民对自有房屋进行改造和升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

如今,全乡已有民宿435间,今年共接待游客7500余人次。今年,该乡与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设计服务+非遗活化”综合实训基地,推动“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了长潭河侗族乡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党建引领矛盾纠纷巧化解 筑牢乡村和谐基石

长潭河侗族乡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多部门联动强化基层治理创新,积极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社会矛盾化解的新要求、新期盼,以实际行动绘就平安长潭建设的“新图景”。

该乡始终秉持主动创稳的理念,坚守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集中力量推进“摸”“疏”“解”“宣”工作“四个到位”,构建起排查、疏导、调解、防控“四张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今年以来,该乡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146件,其中 143件得到了完全解决,解决率高达97.9%。这些矛盾纠纷中,邻里纠纷和山林田土纠纷占比较大。针对这些常见的矛盾类型,该乡综治中心积极搭建沟通平台,深入推进“有理大家评”机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矛盾的有效化解,为乡村的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党建引领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下一步,长潭河侗族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四级组织体系”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梁倩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