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邓洲、肖满、廖宇智、张卓毅)黄→橙→红!8月10日晚至11日晨,武汉遭遇强降雨,暴雨预警在短时间内完成“三级跳”。雨情就是命令!洪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统筹调度各成员单位协同作战。各部门、各街乡闻“汛”而动,严阵以待,按照应急预案和“一点一策”要求,全力投入防汛排渍攻坚战。
8月11日0时至11时,洪山区累积最大降雨量达102.6毫米(农大监测点),属大暴雨级别。在全区共同努力下,截至11日11时,辖区主次干道通行正常,城市运行平稳,市民安全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水务响应:未雨绸缪精调度
作为防汛排渍的主力军,区水务和湖泊局在本轮强降雨来临前便已周密部署、精准施策。科学预判,提前腾退库容。充分研判气象预报,在降雨来临前,提前调度辖区南湖、野芷湖等主要湖泊降低水位,腾退库容,为后续调蓄雨洪预留充足空间。强化值守,精准开闭闸口。局排水管理中心全体男同志于8月10日晚5点全员到岗待命。降雨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技术人员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控相关闸门启闭,确保外排通道高效畅通。同时,严格按照“一点一策”预案,采取泵车强排、敞井揭盖等方式助排。据统计,8月9日8时至11日8时,排水管理中心及平台公司累计投入防汛排渍人员258人次、设备98台次。通过对易渍水点位、风险区域及地下通道进行不间断巡查和定点值守,确保辖区内无长时间渍水情况。
应急布防:雷霆值守护生命
区应急局迅速响应,筑牢安全屏障。预警联动“零时差”,与市气象局实时会商;风险排查“无死角”,组织街乡对历史渍水点、易涝区及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抽查,预置物资装备;救援力量“全天候”,组建11支346人区级综合救援队,24小时驻守巡查24处易渍水涵洞通道,配齐冲锋舟、水泵等装备;物资保障“不断链”,足额储备个人装备、抽水泵、发电机、救援艇及车辆;智慧监控“全覆盖”,联动区城运中心实现视频监控全域扫描;信息报送“精准快”,建立3小时一报机制。全局以最高标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城管行动:迅捷清障保畅通
8月9日至10日,区城管执法局按预案重点清理道路、易积水区域、窨井口、人字沟及积水点。共出动环卫人员1086人次、车辆133台次,查看重要点位65处,清理雨水箅子646处,清扫积水点33处,清运垃圾约35吨。
城运中枢:秒级响应强闭环
区城运中心发挥“一网统管”枢纽作用,自9日起安排骨干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依托视频共享平台,对全区易渍水点实施全方位动态轮巡;密切追踪12345等平台积水诉求,确保第一时间响应。构建“感知-监测-研判-预警-处置-评估”全流程闭环机制,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快处置、可追溯,为科学决策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强支撑。
交警护航:智慧巡查严管控
洪山交通大队立即启动应急联动预案,24小时值守,强化路面管控。“空地一体”织密巡控网,依托智慧系统高空监控+增派路面警力,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高效联动水务、城管,协同处置渍水点段保路网畅通。“严查严管”拧紧安全阀,聚焦客货运、危化品运输等重点车辆,严查车辆安全性能及驾驶人资质,高频次严打“三超一疲劳”等严重违法行为。
街乡联动:全域护安显担当
珞南街道:“线上+线下”渠道实现预警信息全覆盖。走访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200余户,协助整改插线板裸露等隐患30余处。针对武大珞珈山门、假肢厂宿舍等易涝点,组织50余人队伍清理垃圾杂物30余处,转移车辆30余辆,实行24小时巡查值守。
关山街道:实施“逐级应对-直线上报”机制,提前疏通10条背街小巷,设置风险路段警示,配备地库拦水沙袋。排查20个易渍水点,预备应急设备,保障配电房等关键设施,清理64个下水道、雨水井。
狮子山街道:提前组织清理排水管网,发动社区、物业巡查隐患,加固树木围挡。对武南南头至张家湾段隧道涵洞、老旧小区、工地等低洼易涝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强化值守,及时通报雨情。
梨园街道: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深化风险闭环管理,动态巡查隐患并限期整治;构建“街道-社区-网格-户”四级预警网络;加强宣教,为独居老人等建立“应急联系卡”,落实帮扶。
和平街道:挂点领导巡查铁机宿舍、罗家港侧、丰园路天丰花园等易渍水地段,组织抽排积水。公管办联合执法中心深入排查,对危墙倾覆区、渍水严重区、窨井盖缺失区设置警示隔离,专人值守。
洪山街道:科学调配力量,组建三支巡查小组,防汛骨干分别带队分片区对重点路段、易涝点位及涵洞开展巡查;强化信息统筹,全天候收集、汇总巡查组及社区报送的雨情、水情和处置进展;坚持即查即处,对发现的渍水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抽排、交通疏导、设置警示标识等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张家湾街道:强化动态巡查,高频次值守17个易渍水点,高效处置积水投诉及管道返水;强化抽水泵、沙袋、防水布等物资前置储备;强化宣传引导,线上线下全覆盖发布预警提示。
卓刀泉街道:强化隐患排查,完成教师小区等多处历史渍水点污水泵检修,部署移动抽水车;强化联防联控,建立三级响应网络,“一对一”指导辖区高校企业;强化应急处置,24小时值班,及时设置抽排警示牌。
青菱街道:14个社区全面巡查监测积水情况。明确应急处置“四步法”:积水区域设警示引导绕行;放置井盖安全牌防坠落;快速安装潜水泵抽排;及时调派泵车及发电机增援,提升排渍效率保出行安全。
天兴乡:绿岛小区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及时清掏泵口杂物保障泵站运行,动态巡查路面积水。天兴洲上开展田间巡查,全面检查沟渠畅通度,实时定位并排涝农田积水点。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