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暑假有“趣”处|“三下乡”里的青春与回响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17:15:59

星光映乡土,播撒青春火种

实践润民心,传承时代薪火



“三下乡”里的青春与回响




SOCIAL PRACTICE

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星光”计划志愿服务团队于暑期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教育、守护文化根脉、服务基层群众”为核心,在浠水开展了系列活动,用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红色研学:触摸历史脉络,传承先贤精神

正值七七事变八十八周年之际,“星光”计划团队首站走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闻一多纪念馆,开展主题参观研习活动。在古朴庄重的展馆内,团队成员通过珍贵历史照片、手稿原件(如《红烛》《死水》初稿)及场景复原,深入了解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斗士”的壮阔一生。从早年《红烛》诗篇的赤诚,到西南联大时期的学术坚守,再到“最后的演讲”中的凛然气节,先生的家国情怀与学术精神深深震撼着青年学子。

展厅内,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唁电、悼词碑刻,以及当代领导人的题字,跨越时空传递着对先贤的敬仰。活动尾声,全体成员在浮雕《红烛颂》前诵读《红烛》名篇,与“锲而不舍”匾额遥相呼应,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此次研学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精神纽带,青年当以先贤为楷模,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



支教助学:深耕乡村教育,守护童心成长


社会实践

7月8日,“星光”计划团队在浠水县第八实验小学龚铺校区启动暑假“爱心托管班”活动,以“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质”为宗旨,开设学业辅导、多元兴趣课程及特色主题课程,惠及当地多名留守儿童。


学业辅导

在学业辅导中,志愿者针对基础学科难点进行精准讲解,通过“个性化答疑+小组讨论”模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兴趣。兴趣课程则涵盖舞蹈、扎染、科学实验、石膏彩绘等,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与科学奥秘。


特色课程

团队紧扣时代主题,深化“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打造“生活中的思政课”暑期托管班公开课体系。“中国科技的神奇”课程通过生动案例与实物演示,展示我国在航天、高铁、5G等领域的科技成就,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探索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少年”课程以故事分享形式,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日常言行中践行文明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AI进校园知识科普课程”设置编程实验、机器人互动等实践环节,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等,拓宽科技视野,点燃创新热情。

安全教育

团队还聚焦儿童安全与健康,联合多方力量开展特色活动:邀请龚铺村委会书记侯百亿开展“防溺水”专题讲座,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强化“六不准”原则;携手浠水爱尔眼科医院举办护眼宣讲,涵盖近视预防、视力检查等内容,为孩子们建立简易视力档案;同步推进“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帮助学生识别欺凌行为、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调研走访:扎根乡土大地,助力乡村发展

社会实践

PRACTICE

为精准服务乡村需求,“星光”计划团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与交流,架起高校与乡村的沟通桥梁。

团队走访龚铺村委会,与村支部书记围绕留守儿童现状、村庄发展瓶颈等议题深入座谈。得知村内留守儿童存在学业辅导与心理关怀缺位、村庄面临资金短缺、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后,团队结合专业优势提出解决方案:联动高校心理学资源提供线上心理辅导,协助对接产业推广资源,助力村庄基础设施优化。

此外,团队与“萤火虫团队”“启梦工程团队”举办线上经验交流会,共享“三下乡”实践心得。三方围绕“课程设计适配性”“社区协作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议题深入探讨,明确了资源整合与协作方向,为后续活动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非遗探寻:守护文化根脉,激活传统新生

社会实践

PRACTICE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光”计划团队开展了“非遗探寻之旅”,先后走访浠水泥塑工作室、蕲水堂、浠水县文化馆及黄冈市杂技团,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在益林精雕工作室,团队拜访省级非遗“浠水泥塑”传承人朱一林先生,观摩其夸张生动、细节写实的作品,亲手体验泥塑制作,领悟“泥土肌理中藏着的匠心”;在蕲水堂,跟随非遗“手工蕲艾”传承人学习艾绒捶打、艾条制作技艺,了解艾灸千年中医智慧,感受“一根艾条里的健康传承”;在浠水县文化馆,探寻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的“洗马花灯”,从扎架、裱糊到绘画工艺中,体会民俗文化的热闹与厚重,同时关注其传承困境,计划通过新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在黄冈市杂技团,成员们观摩演员高强度训练,体验“转”等基础技艺,深刻感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坚韧精神。


成果丰硕:青春担当显初心,星光汇聚照前路

7月25日,“星光”计划团队在第八实验小学龚铺校区举行结营仪式,标志着此次“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志愿者与孩子们互赠礼物,定格下温暖瞬间。志愿者们将精心准备的蛋糕与手作纪念品送到孩子们手中,成为二十天相伴最珍贵的注脚。全体成员簇拥合影时,快门声响记录下张张笑脸志愿者的青春热忱与孩子们的纯真喜悦交相辉映,镜头里既是离别,更是“星光”与童心约定的延续。


从红色研学中的精神洗礼,到支教课堂上的童心守护;从乡村调研中的问题破解,到非遗探寻中的文化传承,“星光”计划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下乡”精神。正如团队队长张美怡所言:“二十天的实践让我们明白,青春的价值不在于温室中的绽放,而在于扎根乡土的生长。”

此次活动不仅为浠水乡村带来了教育资源与文化活力,更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本领、涵养了情怀。未来,“星光”计划团队将继续传承“红烛精神”,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行动,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END






责任编辑:盛小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