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日,县博物馆帅馆长告知,濯港镇冯牛村新发现一方明代墓志铭原碑。此碑为明代进士、天津兵备副使曹麟为好友商圭所撰,碑石约1米见方,字迹至今清晰可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曹麟(1515—1580),字汝祥,别号西野,湖北黄梅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湖广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登庚戌科二甲第三十二名进士。其仕途历经许州牧,户部云南司、山西司、陕西司员外郎,大名兵备道、天津兵备副使等职。晚年辞官归乡,隐居冯茂山,与黄安耿定向,蕲州顾问、顾阙,黄冈王廷陈,京山李淑等名士交游,共同研讨穷理尽性之学。著有《肖鹤诗》《算老吟》《菊侣咏》等作品。
长子曹飞(1574—?),字长卿,是万历元年(1573)举人、理学家瞿九思(1545—1616)之婿,以廪膳生考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武科举人。曹飞学识渊博,慷慨有大志,曾依据《御览筹兵药言三十六字》推演治国长策,伏阙上奏,获授兵部参谋加司务衔,另著有《说剑集》《小游草》。
曹麟所撰《大明故商府君墓志铭》全文如下:
予少与枫洲商公友善,及长,宦游殊方。至嘉靖辛酉,以母丧起复,适予宦地。曹与公相见于京师,公疾作,竟弗禄。予痛为之殡,且以其枢归。越数载,其子之臣泣告曰:“吾先府君衔先生泽大矣,母氏亦以昨岁逝。今将合葬于祖墓之旁,敢请先生铭。”予义不容辞,为之志。
公讳圭,字君锡,别号枫洲。考炀,妣宛氏,生公体貌奇伟,不苟言笑。游国学时,众推之,拜蜀保宁少府,视梓橦篆,有异绩,当道交章奖。寻奔母氏丧,一如礼,蜀人思之。制终起复之京,丧于旅邸。孺人张氏,大夫石湖君女,以选婿适公,《列女传》《内则》诸书,无不熟解。孝敬慈仁,内外贵贱,皆宜之。长子之臣,游泮,娶王氏;幼子孝即;长女适明,仲女适汪。孙男四人,未名也。公生于弘治庚申二月四日寅时,终于嘉靖辛酉五月九日戍时。孺人生于弘治已未四月二十八日巳时,终于嘉靖乙丑六月二十六日午时。葬之日,嘉靖丙寅十一月二十八也。
铭曰:维兹山兮土垅,维兹水兮流长。若翁若母兮,永永其藏。宜尔子孙,延世泽于无疆。
赐进士出身 天津副使 西野曹麟撰
查阅《商氏家谱》可知,墓主商圭不仅是明代御史商玖的玄孙,更是追赠兵部尚书汪可受的外祖父,这一发现为研究地方家族谱系提供了关键佐证。
商玖(1392—1449),字以琼,号李轩,为乐耕征士商显次子。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湖广乡试第二名举人(亚元),官至御史,勅授文林郎,获御赐登科坊(坊址现已无考)。
商玖长子商溥(1414—1484),字汝宗,太学生;商溥长子商集,字惟义,文学生;商集长子商炀,字南明,亦为文学生,后追赠迪功郎。
商圭(1500—1561),系商炀之子,字君锡,号枫洲,官至迪功郎,诰封修职郎。其次女商氏(1532—1604),嫁与万历十四年(1586)岁贡、赠荣禄大夫汪勋(1530—1613),育有两子:长子汪可观,次子汪可受。
汪可受(1559—1620),字以虚,号静峰,晚号三槃居士。明万历七年(1579),湖广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登庚辰科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其仕途历经浙江金华令、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吉安知府,山西提学副使,江西右参政,山东霸州兵备道,山东按察使,顺天府尹,大同巡抚,兵部左侍郎、蓟辽总督等职。神宗曾赐宴表彰,称其为“天下清廉第一”。去世后追赠兵部尚书,著有《静峰集》《道心亭说》《下车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冬月初二,汪可受的母亲商氏逝世,享年七十三岁。汪可受当即辞去山东按察使一职,回乡丁忧。其父亲汪勋更是悲痛不已,当时,汪可受的业师、同科进士石昆玉特意寄来一首《慰汪太公失偶》,以表悼念与宽慰之情:
“鸿老应添举案思,每因相慰复凄其。妆台纵有新开镜,衣箧终无旧结褵。逢石晨惊星婺落,窥池夜想月娥嬉。一生离合皆成梦,莫向苔阶问履綦”。
石昆玉(1548—1636),字汝重,号楚阳,湖北黄梅人。万历七年(1579),他考中己卯科顺天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登庚辰科三甲第二百三十九名进士。历任户部主事、苏州知府、大同巡抚等职,诰封嘉议大夫,晋秩总督,其事迹载于省志及邑乘《宦绩传》。长子石有恒(1569—1624),为万历四十年(1619)己未科三甲第一百九十六名进士,官至太仆卿;孙子石确(1597—1641),是崇祯四年(1631)辛未科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进士,曾任宜兴知县。
《商氏家谱》中,还收录了汪可受为其舅父商之臣所撰的《见洲公碑志》,可与曹麟所撰商圭墓志铭相互印证,原文如下:
茂才商公见洲,讳之臣,其长子选贡士海门是也。伯仲计葬公于三塔庵之右,与两孺人合墓。因乞予言以表之,余退谢未遑。海门曰:“余何难乞吝荐绅一言?但君吾父爱甥,有能如甥言舅之,言之亲且切哉!”噫!贡君之言是矣。
夫梅经兵火,仅存老户七,垅坪商其一也。宋仁宗时迁白湖镇之西,垅坪山之来也,秦与晋与编户,首商政。政后以文,则商公梅坡官翰林院学士;以武,则商公曦,官锦衣卫正堂。至商公显,以贤良闻。永乐初,以特征赴阙下,固辞放归,赐号乐耕征士。子玖,发永乐辛卯科魁;子瑜,发宣德乙卯科解元。一越圭,官迪功郞,娶升州刺史张公桂之女,是余外祖父母也。生我舅氏见洲公,籍於庠,浑厚淳谨,状木如,言缄如,惟孝友仁慈,为兢兢。外祖补官,卒于京。舅闻讣,不越宿即被发往,从者追之莫及。出死力以扶柩归,族以徭赋尽逋,舅罄赀代赔。事竣,舅曰:“吾财资可遗弃,吾祖血脉可遗弃他乡乎?”悉招之归,归尽还厥产,毫不取偿。与乡人处,周恤逊让。死之日,举国痛称曰:“好人!”不置口。娶王氏,王户各隆族最贵显。孺人来嫔,贤且才。舅氏之操行粹淑,亦王孺人赞之也。生子有五(海门、景杨、泗水、乐滨、京扬),惜中殂,继之则程矣。五人克守忠厚,一脉高尚者,力田代禄,家各丰隆。
长公海门,少而颖。舅氏教之往往吟咏,示之曰:“纲常担子千斤重,老眼睁睁看着儿。”海门益发奋,每读书敲梦惊宵,口血鲜流,卒艰一第,仅以选贡去。虽不克遂舅氏志,但其品高才富,道德文章赫然有声,且以教若孙。若孙长者,庠次一班,玉笋焱焱炎炎,扬光飞文。有不乘长风破巨浪而去者乎?子五,孙十一,曾孙九人。独次孙商寅,以弱冠折,媳胡氏,少寡无子,且贫而窘,刻以苦节,老诚可风,表此尤有光于舅氏者也。
奉议大夫、总督蓟辽等处,经略备倭兼理粮饷、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外甥汪可受顿首拜撰
据家谱记载,汪可受的舅父商之臣,系迪功郎商圭之子,字见洲,为文学生,后追赠修职郎。商之臣长子商海门,为拔贡生,诰授修职郎,曾入博学鸿词科,选任教谕。
明代中晚期,以曹麟、曹飞父子为代表的黄梅曹氏,与瞿氏(瞿晟、瞿星、瞿九思、瞿甲、瞿罕)、石氏(石昆玉、石有恒、石有定、石有信、石确)、汪氏(汪美、汪勋、汪灼、汪可受、汪道春)并称为“黄梅派”四大文学世家。曹麟为好友商圭所撰《墓志铭》,结合相关史料印证可知,商圭父子(女)虽名不见经传,却是举人商玖的后裔,属地方名门,且与“黄梅派”文学世家曹麟、汪可受、石昆玉等渊源深厚。这些珍贵的墓志与诗词作品,堪称古代文化世家间交往与联姻的生动缩影,为研究明代地方社会文化生态提供了重要实物与文献依据。
作者:商宏志,号风草堂主,1973年2月生,湖北黄梅人,供职于县民政局。热爱书法、写作和摄影。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员,黄冈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理事、黄梅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梅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对地方文史有深入研究,曾负责黄梅“千年古县”地名文化遗产申报和红十五军军史馆的布置工作,并参与了《黄梅县地名志》《古县黄梅》《大美黄梅》《黄梅县老区革命故事选》《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史》《黄梅县姓氏志》的编辑、校对工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