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戴辉、通讯员高俊龙、李智、实习生袁旻)8月8日凌晨,武陵山里挑灯夜战,随着最后56立方米混凝土精准浇筑到位,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宜来高速晏家坪大桥右幅中跨合龙,也标志着被称作湖北最美高速的宜来高速宜昌段实现单幅贯通,为冲刺年内建成奠定基础。
晏家坪大桥实现单幅合龙。通讯员李智摄
在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茅坪村,沿着351国道行驶,远远可见晏家坪大桥灯火通明,如同“巨人”耸立在山谷,大“长腿”达到惊人的154米。转入颠簸的便道,近观大桥两侧绝壁如刀砍斧削般高耸。
乘坐施工电梯爬升3分多钟到达桥面。12米多宽的桥面上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地振捣混凝土。“桥址区有串珠型溶洞,建造难度很大,施工犹如串起糖葫芦,桥台的峭壁连骡马都上不去,修建一条1公里长的便道,用时一年多。”中国铁建大桥局项目部工程部副部长郭裕强说。
大桥施工现场。通讯员李智摄
他指着10多个大水袋说,在54层楼高浇筑桥梁也十分不易,因为以墩柱为支撑点向两边浇筑数百吨的箱梁,如同跷跷板一样,稍有不慎就会“翻车”。为此,项目部巧用单个重量5.4吨的水袋找平衡,保证145米长的单节箱梁浇筑顺利完成。
作为湖北山区建造难度最大的大桥之一,晏家坪大桥为何要选在凌晨合龙?“因为要实现毫米级对接,温度要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郭裕强介绍,团队提前15天监测温度对梁体伸缩的影响,最终选择在凌晨低温时段完成浇筑。此外,为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及耐久性功能,项目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在混凝土中掺入无机纳米抗裂减渗剂,确保结构稳定。
合龙采用新工艺。记者戴辉摄
投资168亿元的宜来高速宜昌段起于宜都市姚家畈,止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田家屋场,全长92公里,桥隧比达73.3%,建成后不仅带动鄂西武陵山区乡村振兴,也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快捷通道。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