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老兵讲故事 童心向党行:青云社区暑期托管班开展红色教育,播撒“三大精神”种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7-25 15:25:44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胡鹏)7月23日上午,在清泉镇青云社区暑期托管班的教室里,一堂特别而珍贵的课程正在上演。清泉镇退伍军人事务站联合青云社区精心策划,特邀辖区内的老兵饶龙水,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课。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感悟并弘扬三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亲历者与传承者,老兵饶龙水首先向孩子们讲述了他1972年12月入伍后在河南信阳市部队的经历。他特别提到了当年学习的艰辛:那时候学习条件艰苦,想看书学习,又怕影响战友休息,就常常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偷地看。你们现在有这么明亮的教室,这么好的书本,这么优秀的老师,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番朴实的话语和生动的细节,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过去的不易,也更加明白了珍惜当下学习机会的重要性。这种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求知、百折不挠的意志,正是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生动体现。饶龙水强调,“就像我们在大别山区的革命先辈们一样,为了理想,再难也要坚持。”

1978年5月,饶龙水光荣退伍回到家乡浠水;同年12月,他进入轮胎厂工作。饶龙水特别分享了在散花镇亲身参与抗洪抢险的经历。“那一年,洪水来势汹汹,威胁着堤坝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和战友们、乡亲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堤坝上,大家万众一心,扛沙袋、堵管涌,风雨无阻,没有人喊苦喊累。那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至今让我热血沸腾”。但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铭记军人的本色。他告诉孩子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退伍不褪色,在部队锻炼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守纪律、讲奉献的精神,一直带到工作中、生活里。并鼓励孩子们,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学习这种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军人品格,做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老兵饶龙水还作为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深情讲述了在社区抗疫一线的亲身经历。“前几年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们,连续一个多月没日没夜地守在小区里,组织核酸检测、配送生活物资、安抚居民情绪,确保每一位居民的安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他动情地说:“那时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每一个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都是英雄!”正是带着这份对责任与奉献的深刻理解,他分享了一个令他动容的身边小故事:“他最近看到一个9岁的小朋友,在暑假期间卖冰棍锻炼自己。这个小娃娃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想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能力,学习与人交流,体验生活的不易。这种从小自立自强、勇于实践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它和我们在抗疫中看到的邻里互助、共克时艰的公民担当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老兵、老支书饶龙水以此激励托管班的孩子们,从小就要培养独立自主、勤劳肯干的品质,不怕困难,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这堂特殊的红色教育课,没有宏大的说教,只有老兵、老支书饶龙水用亲身经历讲述的动人故事和殷切期望。它像一颗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通过这位身边榜样的“活教材”,大别山孕育的坚定信念与艰苦奋斗(大别山精神)、抗洪抢险中淬炼的众志成城与顽强拼搏(抗洪精神)、抗击疫情时展现的生命至上与公民担当(抗疫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鲜活的力量,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孩子。饶龙水同志身上所展现的执着专注、甘于奉献、热爱劳动,正是“三大精神”在新时代普通人身上的生动写照和宝贵财富。青云社区通过组织这样“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活动,将“三大精神”具象化、生活化地传递给孩子,让红色基因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激励孩子们珍惜当下、努力学习、锤炼品格,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少年!

责任编辑:杨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