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芷晴)近日,在农业农村部和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主办的中国农业品牌甄选会上,汉川市马鞍乡虎得滋太空莲大放异彩。这份来自田野的荣耀,不仅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高光时刻,更生动折射出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实干身影。
村干部是连接群众与政府的“连心桥”,更是带领乡亲们闯富路的“领头雁”。在“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推动下,马鞍乡广大村干部干劲十足、方向明确,凭借过硬本领和扎实作风,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奋笔疾书。而马鞍乡太空莲从田间走向全国、赢得市场青睐,正是这份“实干答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村书记们俯身钻研技术、务实苦干的坚守。三位村书记的故事,正是无数基层干部躬身为民、聚力兴村的生动写照。
紧跟潮流,直播助农拓新路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村刚摘的新鲜莲蓬,莲子又脆又甜,纯天然无污染……”镜头前,马鞍乡高岭村村书记万永江手持手机,熟练地向网友介绍着村里的农产品,已然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带货主播”。
在学习中,万永江认识到,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就必须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当看到直播带货火遍全网时,他萌生了学习直播助农的想法。刚开始接触直播,万永江可犯了难,对着镜头说话紧张,不知从何说起,操作流程也一窍不通。但他没有退缩,白天处理村务,晚上就对着手机观看他人直播,一点点学习直播技巧,还专门向懂行的年轻人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的直播愈发熟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玉米、莲蓬等农产品通过直播平台畅销全国各地。
线上求医,村民袋中添收益
“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就得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今年莲蓬大面积枯萎时,马鞍乡双山村村书记熊国栋的这句话,显得格外掷地有声。看着田间本应饱满翠绿的莲蓬日渐枯萎,他心急如焚,饭都吃不下。
熊国栋明白,仅靠村里传统的种植经验,无法解开莲蓬枯萎的谜团。他想到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在手机上刷农业技术视频时,一条讲解莲蓬腐败病的视频让他眼前一亮。视频里的症状与村里的莲蓬如出一辙,专家指出,这种病由土壤里的病原菌引发,一旦暴发便会大面积蔓延,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轮作,换种水稻、玉米等不感染该病菌的作物,让土壤“休养生息”。
熊国栋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白天在田间仔细查看莲蓬发病程度,统计受影响的地块;晚上则对着专家提供的轮作计划表反复研究,在笔记本上绘制村里的田块分布图,标注轮作的作物和时间安排。
确定方案后,熊国栋立即召集村民开会。起初,部分村民不理解:“种了一辈子莲蓬,咋突然要改种别的?”熊国栋将手机里的视频和专家的话展示给大家,并算了一笔明白账:“今年就算勉强收点莲蓬,品质也上不去,卖不上好价钱。轮作两年,土壤养好了,以后种出的莲蓬品相好、产量高,赚的肯定比现在多!”
尽管今年莲蓬收成受到一定影响,但在熊国栋的努力下,轮作方案顺利实施。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熊国栋不仅掌握了莲蓬腐败病的防治知识,还成为村里的农业技术带头人。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新技能,才能带领村民在致富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协调流转,规模发展促振兴
马鞍乡陡山村农户大多零散种植,不仅效益低下,还不利于新技术推广和规模化经营。村书记熊文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学习中,熊文俊进一步坚定了为村民谋福利的信念。他决定帮助农户协调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然而,土地流转并非易事,部分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会失去生活来源,不愿配合。
面对这种情况,熊文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向农户详细讲解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好处,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打动大家。如今,村里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户收入也翻了一番。
三位村书记的故事,正是马鞍乡村干部在“干部素质提升年”中积极作为的生动缩影。
“马鞍乡太空莲种植规模已扩展至万亩以上,通过‘线上电商+线下商超’的双渠道模式,不仅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还借着央视曝光的热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三成,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达两个亿。”马鞍乡人大主席何志学介绍道。
这些实打实的产销成绩,是村书记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破解难题的有力证明,既诠释了新时代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更让“素质提升”与“规定践行”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相信在这样的实干劲头下,马鞍乡的丰收故事将愈发精彩。
(编辑:陈思 制作:周艳 审核:李盛兰)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