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十堰市230个暑假“爱心托管班” 让每个夏天都闪耀成长的光
湖北日报 2025-07-21 15:31:36

郧西县城关中学暑假“爱心托管班”组织开展防溺水课。

为持续推动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全力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团十堰市委、十堰市少工委链接各方资源、汇聚社会力量,在十堰市组织开办暑假“爱心托管班”230个,近万名少年儿童在这里接受自护教育、解锁新奇体验、触摸历史温度、种下红色种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中收获满满的爱与成长。

竹溪县城关镇西关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组织开展防溺水课。

安全自护:筑牢少年儿童防溺水堤坝

7月初,团市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少工委联合行动,为暑假“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堂干货满满的防溺水安全公开课。十堰应急飞鲨水上救援队的专业人员化身“安全导师”,围绕“坚决预防、自救技能、施救原则”三大核心板块,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敲响安全警钟。通过沉浸式教学,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危险场景、练习掌握了应急处置技巧,更在亲身实践中真切感受到生命可贵、安全至上。在各县(市、区)的暑托班里,防溺水安全课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孩子们的夏日安全保驾护航。

房县城关镇小西关祥和小区邻里中心暑假“爱心托管班”组织开展防溺水课。

竹山县桃花源街区工人文化宫暑假“爱心托管班”组织开展防溺水课。

特色课堂:解锁校园外的奇妙世界

7月7日,一丢书屋暑假“爱心托管班”的长桌上摆满拓印工具,湖北医药学院“只此青绿”实践队带来的植物拓印活动,让孩子们瞬间沉浸在自然与艺术的碰撞中。有的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将三叶草铺在白布上,用木槌轻轻敲打,看着叶片的纹路慢慢晕染开来;有的则直接蘸起颜料,在画布上按下胖乎乎的手印,红黄蓝交织成一片童趣花海。志愿者们蹲在孩子们身边,手把手教大家调整拓印力度,活动室里满是“老师你看我的树叶印好不好看”的雀跃声。

7月11日,红卫街道红河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的“赛车奇遇记”点燃了孩子们的科技梦。湖北汽车学院的志愿者们化身“赛车导师”,从“车城十堰”的历史讲起,为孩子们介绍东风HUAT车队的车辆构造、组装过程与参赛荣誉。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赛车的独特魅力,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以后我也要造自己的赛车!”科技的种子,在惊叹声中悄然萌芽。

天津路社区“爱心托管班”变身“空中乐园”。7月4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春机电”低空科普飞行实践团带来的简易无人机,让孩子们过足了“飞行员”瘾。“左手推摇杆是上升,右手控制方向……”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无人机盘旋升空的瞬间,孩子们涨红的小脸与空中的“小飞机”相映,成了夏日里最鲜活的风景。

7月15日的文家沟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仿佛有了魔法。汉江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刚演示完如何做出一朵玫瑰花,小朋友们就纷纷拿起扭扭棒,开始琢磨怎么拧出花瓣和叶子。活动室里散落着五颜六色的扭扭棒,每个作品里都藏着独一无二的童真世界。志愿者笑着说:“孩子的想象力,永远比我们能想到的更精彩。”

走出教室,探索的脚步更远。7月16日,竹溪县西关社区“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走进科技馆,在互动体验中触摸科学的脉搏。

7月18日,郧阳博物馆的展厅里响起阵阵惊叹,郧阳小草义工协会联合团郧阳区委、兴郧路社区、郧阳博物馆,带着“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开启“历史探秘之旅”——从远古文物到千年故事,鲜活的历史在孩子们眼中苏醒,更悄悄埋下了“热爱家乡”的种子。

红色浸润: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

房县庆口村“爱心托管班”的室外课堂上,村党支部书记肖本清的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大架岩战斗发生在哪一年?”“共产党人为啥要坚持奋斗?”一个个问题相继抛出,孩子们争相举手回答。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稚嫩的歌声里,爱党爱国的种子悄然扎根发芽。

丹江口市石鼓镇完全小学“爱心托管班”里,一场“弘扬三大精神”主题电影展映活动触动人心。石鼓镇团委、湖北医药学院“薪火相传 医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特邀市电影放映公司带来的红色影片,让孩子们读懂了大别山精神的坚韧、抗洪精神的无畏、抗疫精神的担当。“长大后我也要做勇敢的人!”看完电影,一个小男孩认真地说。

7月4日,张湾区红卫街道王湾社区联合汉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志愿萌芽”实践队开展“弘扬三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图文讲解、视频资料、互动提问,让“三大精神”在孩子们心中具象化——原来英雄从来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众多身边榜样每一次坚守的力量。

7月17日,竹山县桃花源街区工人文化宫暑假“爱心托管班”组织30余名少年儿童观看红色电影《一生交给党》,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震撼心灵的红色教育课。光影流转间,革命先辈的满腔赤诚,成为打动孩子们最为生动的“人生教材”。

爱与陪伴:守护每个孩子的纯真笑颜

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暑假“爱心托管班”里,湖北医药学院“医路童行”实践队把“文化+健康”融进每一天:上午带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读历史故事,下午教大家做护眼操、讲健康常识,让孩子们的成长既有厚度更有温度。

房县城关镇泉水社区“爱心托管班”里,互动游戏的笑声此起彼伏,志愿者与孩子们围坐成圈,掌声与欢呼把夏日的燥热都驱散了。

“这些年轻人是真心疼孩子们。”竹山县潘口乡暑假“爱心托管班”外,一位家长望着教室里的热闹场景,语气里满是感激。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13名志愿者在这里蹲点服务。这些“哥哥姐姐”会蹲在孩子身边一遍遍讲解难题,会记得每个孩子的小习惯,用耐心和爱心为孩子们筑起快乐、安全、充实的假期。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青童行”志愿服务队在丹江口市泰山庙社区、王家营社区、张家营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小朋友们带来法治教育、绘画阅读、趣味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多方协同:让“民生痛点”变“幸福起点”

7月10日,十堰市关工委在张湾区红卫街道王湾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开展“弘扬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报纸展览,特别邀请“五老”宣讲员程培长为孩子们讲述报刊承载的壮阔史诗。在生动的讲述中,泛黄的老报纸里藏着的长征故事、革命先辈的奋斗历史在孩子们眼中逐渐变得鲜活。

7月7日,在阳光社区暑假“爱心托管班”,市文联的艺术家为小朋友们带来近在咫尺的文艺演出。歌声与音乐中,满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真挚祝福。

这个夏天,十堰市230个“爱心托管班”用特色课程点亮探索兴趣,用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用爱与陪伴守护健康成长。团十堰市委书记张璟璇表示:“我们的‘爱心托管班’不只是看护孩子,更要为他们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这颗小小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时光中生根发芽。这些孩子的人生,都因这个夏天的温暖陪伴而更加闪亮多彩!

湖北日报通讯员肖玉莹

责任编辑:余宽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